筆趣閣 > 三國之最風流 >119 閻柔宣威潞河北(十二)
    ???

    齊周問道:“爲何不予應允?”

    鮮於輔說道:“伯治,你覺得應該應允麼?”

    齊周遂把他的意見說出。

    他說道:“若單依我軍往擊公孫瓚,如君等之憂,恐不易勝,畢竟公孫瓚部曲強盛,而且他剛敗我州軍,攻佔了薊縣與居庸,又聞他現任命鄒丹等其帳下諸將分掌幽州各郡,於下他可謂氣勢如虹,兵馬正盛。袁本初,公族俊傑,當世之雄豪也,嘗數與伯圭戰,多勝之,今其駐於我幽州南渤海、河間兩郡之卒,麴義部也,皆上等精兵,麴義西北虎臣,能征善戰,知兵之士,界橋一戰,他以八百甲騎而大敗公孫瓚,威名赫赫。故周愚見,當下之計,似當以與本初聯兵爲上,有其相助,我軍之勝,將更有把握。”

    鮮於輔說道:“伯治,你這話說的看起來有理,實則不然。”

    齊周問道:“子佐兄爲何這麼說?”

    鮮於輔說道:“首先,就算不靠袁本初,等到烏桓諸部的兵馬到了之後,我等數萬之衆,再加上幽州當地的民心,咱們也一樣能夠打敗公孫瓚。

    “其次,袁本初固公族之後,卻其人狼子野心,斷非忠義士也,他覬覦我冀州已久,之前劉幽州還在的時候,靠劉幽州的威望,我幽尚能與之抗衡,然現在劉幽州不幸已經被公孫瓚斗膽妄爲的毒殺而死,則我幽州現在可以說是羣龍無首,並無主人。如此,若我輩與袁紹聯兵,則即便是打敗了公孫瓚,之後呢?袁本初必然會又成一公孫瓚,我幽戰無寧日矣。到那時候,我等何以面對劉幽州,怎麼對得起劉幽州對我等的囑託和期望?君等難道忘了劉幽州在接到公子和的來書之後,當時是多麼的憤怒麼?——只從袁本初扣留公子和不讓他回幽州來見劉幽州,就可以判斷得出此人完全是不可相信的。

    “再往遠一點說,袁本初的冀州是怎麼得到的,還不是因爲強逼韓馥麼?他時爲渤海太守,以下犯上,逼迫韓馥把冀州讓給了他;現在,他又把高幹、曹操派去了幷州,妄圖再圖謀幷州之地,是以,我等絕對不能和袁本初聯手,共同來打公孫瓚,否則的話,幽州不爲我等所有事小,將會更加助長袁本初不臣於天子的野心,事大矣!”

    齊周想了一想,覺得鮮於輔這話說的倒是也有道理,說道:“那按子佐兄你的意見,咱們不與袁本初聯手的話,那麼郭遜現在在咱們軍中,怎麼處置他?”

    鮮於輔說道:“暫時把他留在軍中就是。”

    齊周稍微不解,問道:“把他留在軍中?子佐兄,既然不願與本初聯兵,那爲何不打發他回冀州去?”

    鮮於輔撫須而笑,說道:“若是現在把郭遜打發回冀州,那麼咱們召集諸胡,打算起兵爲劉幽州報仇此事,袁本初就會很快知曉。伯治,你想一想,袁本初他會肯放過這個機會麼?他一定會命令麴義率領其部,在我軍南下盡討公孫瓚的時候,同時攻我幽州之南面。這樣,當我軍與公孫瓚兩敗俱傷之後,豈不是讓麴義摘了桃子,讓他袁本初坐收看漁翁之利麼?”

    齊周想了想,以爲然,連連點頭,說道:“子佐兄高明,此言甚是。”

    鮮於輔說道:“所以咱們不能答應袁本初與我軍聯手共擊公孫瓚的這個請求,同時暫時也不能把郭遜放回去。”

    齊周說道:“可是如果咱們擊敗了公孫瓚之後,又不迎袁本初的話?”

    “怎樣?”

    齊周放低聲音,說道:“如兄適才所言,而下之時,幽州可謂無主,……幽州之主該舉誰人?”

    鮮於輔是從事,齊周也是從事,鮮於銀是騎都尉,他們不管是資歷也好,還是在本州的威望也好,往上升一升,做個太守足可,但都不足以當幽州刺史,更遑論軍政俱握,秩二千石的幽州牧了。包括閻柔在內,也沒有這個威望和資歷。

    那麼,如果打敗了公孫瓚,的確是就會有這麼一個問題出來,幽州該推舉何人爲主?

    鮮於輔卻是早有主意。

    他說道:“既敗公孫瓚,我等遣軍南下,迎公子和還幽州,上表天子,舉公子繼幽州刺史,不亦可乎?”

    齊周和閻柔對視了一眼。

    兩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對方的所想,不約而同地說道:“子佐,此策上佳。”

    卻是爲什麼齊周和閻柔都誇讚鮮於輔的這個主意非常好?

    原因卻也不復雜.

    一方面,自然就是因爲劉和是劉虞的兒子,並此前是在朝中任官,也就是說,資歷也好,威望也好,——當然這個威望更多指的是他父親劉虞的威望,劉和都的確是足以出任幽州刺史此職的。

    另一方面,則是劉和本人在幽州其實是並無根基的,而且他先是被袁術扣留,然後又是被袁紹扣留,他無計可施,唯能任人擺佈,又從這一點,大概的也可看出,他這個人亦沒有什麼能力,至少不夠機靈。如此一來,把他舉爲幽州刺史之後,幽州的大權,實際上等於就是掌握在了鮮於輔、閻柔、齊周、鮮於銀他們幾個人的手裏。

    比起迎袁紹來,這當然是更好的一個辦法。

    閻柔得以一個早先鮮卑、烏桓的奴隸之身,而得到鮮卑、烏桓大人的信任,甚至爲他殺掉代表漢庭的護烏桓校尉,現他又能夠得到鮮於輔,鮮於銀、齊周、尾敦等諸多漢人士子、州府大吏的擁戴,成爲討伐公孫瓚這支部隊的主將,他自然本身便是個有能力的人,深層一點分析,作爲一個有能力的人,值此亂世,他自然而然地又也是一個頗有野心的人,——要不然他要不會同意鮮於輔,鮮於銀,齊周、尾敦等人的舉薦,來做攻打袁紹的頭面人物,所以,就他本心而言之,他也是不願意和袁紹混在一起,迎袁紹來幽州的。

    他這時說道:“子佐兄此言甚是,如把公孫瓚比作是惡狼,袁本初,虎也。若是答應了袁本初和我等聯手共擊公孫瓚的請求,好有一比,即是前腳拒狼,後門迎虎,對我幽州士民,實不利也。況則,子佐兄所云之等到烏桓各部兵馬到齊以後,我等擁衆數萬,又何須本初前來相助。此言亦甚是也!公孫瓚,我自可討滅之。”

    這末尾一句話,閻柔說的很有信心。

    頓了下,閻柔顧盼衆人,接着說道:“公孫瓚酷烈之徒,弒主無道,無有民心;反觀我義軍,上爲劉幽州報仇,下爲安民,可以想見,候我軍一至,沿途士民勢必接踵相迎,肯定會有更多的忠義之士加入我軍,消滅公孫瓚,難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麼?”

    至於郭遜,閻柔也同意鮮於輔的建議,說道,“郭遜現在確實是不能把他放回去,以免打草驚蛇,且等我等討滅了公孫瓚以後,再把他放回冀州不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