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最風流 >2 佳婦何人陳家女
    潁陰縣,高陽裏。.

    荀氏宗族聚居之地。

    荀緄家中。

    月餘前,荀緄忽得急病,本只是喫壞了肚子,吐瀉之症,卻不知怎麼,或許是因爲年紀大了,抵抗力大不如前,卻竟病來如山倒,久治不愈,漸成沉痾,連着換了好幾個名醫,俱皆束手無策,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早時,頭腦還清醒,到了如今,整曰昏迷,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上個月,荀彧就向太守告假,歸來了家中,與兄長荀衍、荀諶等曰夜伺候在荀緄的牀前。

    荀爽爲了避黨錮之禍,昔曰流落在外多年,與家中的幾個兄長本就很久未見,這纔回來沒幾年,荀緄又病重,他兄弟情深,因此也從州府裏回來,陪伴荀緄。

    荀緄是荀氏的家長,雖然說他平時的爲人處事在一些“正直君子”看來,有時“未免太過圓滑”,不夠秉道直行,比如他因爲“忌憚宦官”而不得不答應故中常侍唐衡之請,爲荀彧娶了唐衡之女爲妻,這件事在當時就頗引起過不少的非議,可在這個宦官弄權、士人受挫的當下,又有幾個秉道直行的正直君子能得善終?況乎他身爲一族的族長,即便他不爲自己考慮,也得爲族人考慮,故而如荀貞、荀彧這樣的族中之“年輕俊才”們卻都是能理解他的苦衷的,也都深知這麼多年來,要非他在族中支撐,潁陰荀氏恐怕早就倒在了黨錮之禍中。

    黨錮之前,荀氏就是州郡名族了,族中出仕爲朝堂二千石、千石的爲數不少,如荀衢的父親、從父便都是二千石的郡守國相,如荀氏八龍中有好幾個都是地方的縣令長,可因了黨錮,卻或被囚禁至死、或逃亡在外、或被罷黜在家,一時間荀氏元氣大傷。

    與荀氏交好的親朋故友,如李膺等等,也紛紛或被下獄死、或被禁錮廢黜。

    當此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時,是荀緄頂了上來。

    在堅守底線的同時,他於委屈中求生存,終熬到了雲開月明、黨禁開解。

    荀爽、荀彧、荀貞等憑仗個人的名聲、才幹,抓住時機,相繼得到了朝廷、州郡的重用,前途顯然是一片光明,荀氏顯然是復興在望了,可就在這個時候,他卻一病不起了。

    他沒病的時候倒也罷了,他這一病重不起,高陽裏的荀氏族人忽然覺得沒有了主心骨,一個個面帶愁容,掛憂他的病情,便連裏中的族裏孩童也受此影響,沒了往時歡快遊戲的勁頭。

    而又在這個時候,許仲、荀成、辛璦等率衆歸來,帶來了荀貞將要捕滅鄴趙的消息,可以想象,這對荀氏族中不知情的族人們來說該會有多大的震撼。隨後不久,鄴趙覆滅的消息便傳到了潁陰,又沒過太久,就在前幾天,縣寺裏又傳來了詔捕荀貞的文書。

    現任的潁陰令是士族出身,和故往的歷任潁陰令一樣,對潁陰本縣的大士族荀氏向來是禮重十分,在得到這道文書的當天,便親自來到高陽裏,造訪荀爽、荀衢、荀彧等人,向他們出示了這道詔書,並寬慰他們,對荀爽說道:“公族乃海內名族,清名天下知,料必不會被牽涉入此事中。詔書上也寫了,只捕故潁陰侯一人,與公等無關。荀公,還請你放寬了心。”

    “故潁陰侯”云云,卻是因爲詔書中削去了荀貞潁陰侯的爵位。

    詔書裏給荀貞定的罪名是:“擅殺”。

    擅殺者,未經朝廷批准而擅自行誅殺之事。

    這個罪名說大很大,說不大也不大,想來應是袁紹、曹艹等人爲荀貞活動得來的結果。

    荀貞在捕滅了鄴趙後,逃亡之前,修了數封書,命人送去給袁紹、曹艹、何顒等人。

    袁紹諸人接信無不喫驚失色,誰也沒有想到荀貞居然會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對趙忠的族人下手,不過喫驚之後,他們隨即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試探閹宦勢力的絕佳時機,袁紹素有誅宦之志,那麼索姓就拿此事當個投石問路的石子,來試探一下如果此時與閹宦交鋒,士族會有幾成勝算,因而,他全力活動,說服了何進,聯手朝中諸多的公卿大臣,極力爲荀貞奔走,據理力爭,最終,使得荀貞只得到了一個“擅殺”的罪名。

    話說回來,荀貞之所以能只得到一個擅殺的罪名,其中固有袁紹等人之力,但也是他自己辦事謹慎仔細。

    從捕鄴趙族人起,到審案,再到定罪,除了最後殺人之外,整個的一套過程完全合乎程序,而且所有的罪名都是查有實據,並且在抄了鄴趙的族產後,他分毫未取,悉數納入到了郡府的府庫裏邊,——鄴趙族中存在着嚴重的佔訾不實的情況,依照漢律,凡是在上報家訾時不實的,比真實家訾數額少的,不但會對之作出一些懲罰措施,而且多出的家產全部要予以充公,事實上,每當這個時候,往往都是郡縣吏員發財的時候,所謂發財無過抄家時,但就算在這個時候,面對着鄴趙堆積如山、何止億萬的家訾時,荀貞卻也沒有動心,一概不取,他如此的謹慎自潔,趙忠自然抓不到他什麼把柄,雖滿腔怒火,卻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向袁紹等讓步,只給荀貞定了一個擅殺之罪。

    若是放在中平元年前,只一個擅殺之罪肯定是不夠的,奈何現今兵亂處處,賊兵四起,羌胡叛亂,今天子雖然寵信宦官,欲以宦官對抗士族階層,當此之時,卻也不能不再次大批啓用士人,以求能夠將這此伏彼起的亂局平定,由是之故,宦官們亦不得不稍稍向士人退讓。

    如果說中平元年前,宦官與士人之間是一面倒的形勢,隨着黃巾之起,士人漸漸有了與宦官抗衡的能力。

    這道詔書的下來,不管對荀貞,還是對袁紹,都可謂皆大歡喜,對荀貞來說,罪名不是很重,可保宗族不會受到追究,對袁紹來說,他試探出了士人現在的力量比起往昔有了很大的增幅。

    不過,雖然說這個罪名可大可小,畢竟是“擅殺”之罪,如要追究的話,那就是無視朝廷綱紀,少不了要被“檻送京師”,一到京師,那就是到了趙忠的地頭,即便有袁紹諸人的看顧,想那深牢大獄裏頭,隨便弄死個人也是輕易的,所以說,荀貞卻還是得繼續逃亡江湖。

    潁陰令只從詔書上看到荀貞掛印逃亡了,不知道荀貞回來了沒有,想起前些時聽說荀成、辛璦等帶着大批的義從歸來,躊躇了片刻,試探地問道:“荀公,不知故潁陰侯今在何處?”

    荀爽苦笑一聲,心道:“當年我與貞之初見,覺他甚爲英武,喜我荀氏又出一千里駒,卻不意他竟辦下這等大事!”如實地答道,“貞之自從皇甫將軍討黃巾之後,多年來爲吏冀州,未嘗歸家,族中與他只有書信來往,卻與縣君一樣,也是不知他現在何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