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第293章 薩爾滸(2)
    當然,在決戰之前,他還要玩點兒老把戲,摸哨、夜襲、偷糧食之類的活沒少幹,等到杜松不堪騷擾,在薩爾滸紮營的時候,他已然是勝券在握。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已無懸念。三月二日,努爾哈赤發動八旗中的六旗,共計四萬餘人,猛攻明軍薩爾滸大營。明軍寡不敵衆,全軍覆沒。站在吉林崖大營的杜松,親眼看到了薩爾滸的覆滅。他一言不發,穿上了自己的盔甲,集合了剩餘的士兵,準備迎接最後的戰鬥。努爾哈赤再次發動了進攻,這一次,他帶齊了八旗的全部兵力,向吉林崖發動了總攻。

    面對絕對優勢的敵人,杜松毫無畏懼,他率領明軍拼死作戰,激戰直至夜晚,重創敵軍。

    然而實力就是實力,勇猛無畏的杜松終究還是戰死了,和他一起陣亡的,還有上萬名寧死不屈的士兵。

    西路明軍就此全軍覆沒。其實無論是決策錯誤,還是指揮錯誤,都已經不重要了。作爲一名勇敢的將軍,杜松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因爲,他是戰死的。

    最先知道西路軍覆沒消息的,是馬林。因爲此時,他距離薩爾滸只有幾十裏。作爲一個文人,馬林沒有實踐經驗,但再沒經驗,也知道大禍就要臨頭。

    關鍵時刻,馬林表現出了驚人的理論天賦,他將所部兩萬餘人分爲三部,互相呼應,並且挖掘壕溝,加強防禦,等待着努爾哈赤的攻擊。

    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作爲第一次上戰場的將軍,有如此表現,就算不錯了。可是不錯是不夠的。一天之後,努爾哈赤發動了攻擊。事實證明,馬林的部署給他造成了相當大的麻煩,六萬多人打了半天,一點兒進展都沒有。努爾哈赤沒有辦法,竟然帶了一千親兵上陣衝鋒,纔打開突破口。

    但馬林同志的表現也就到此爲止了,畢竟他面對的,是三倍於己的敵人。而作爲文人,他的觀念也有點兒問題,最後關頭拋下了兩個弟弟,自己先跑了。

    北路馬林軍就此覆沒。

    西路軍完了,北路軍也完了,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遼東。但東路的劉綎卻對此毫不知情,因爲他連路都沒找到。劉綎的運氣相當不好(或者說是相當好),由於他的行軍道路比較偏,走後不久就迷了路,敵人沒找着他,當然,他也沒找到敵人。但這種摸黑的遊戲沒能持續多久。努爾哈赤已經擦掉了刀上的血跡,開始專心尋找劉綎。

    三月初四,他找到了。

    此時,劉綎的兵力只有一萬餘人,是努爾哈赤的四分之一。勝負未戰已分。然而,還在山谷中轉悠的劉綎並沒有聽到震耳的衝殺聲,卻等來了一個使者,杜松的使者。

    使者的目的只有一個:傳達杜松的命令,希望劉綎去與他會合。此時,杜松已經死去,所以這個使者,是努爾哈赤派人假冒的。但是劉綎並沒有上當,他當即回絕了使者的要求。不過他回絕的理由,確實有點兒搞笑:“我是總兵,杜松也是總兵,他憑什麼命令我!”這下連假使者也急了,連說帶比畫,講了一堆好話,劉綎才最終同意,前去與杜松會師。

    然後,他依據指引,來到了一個叫阿布達裏崗的地方,這裏距離赫圖阿拉只有幾十裏。

    在這裏,他看見了杜松的旗幟和軍隊。

    但當這支軍隊衝入隊列,發動攻擊時,他才知道自己上當了。寡不敵衆、深陷重圍,必敗無疑,必死無疑。但劉綎仍然鎮定地拔出了刀,開始奮戰。之後的一切,史書上是這樣介紹的:

    陣亂,劉綎中流矢,傷左臂,又戰。

    復傷右臂,猶鏖戰不已。內外斷絕,面中一刀,截去半頰,猶左右衝突。殲數十人而死。

    用今天的話說,大致是這樣:陣亂了,劉綎中箭,左臂負傷,繼續作戰。在戰鬥中,他的右臂也負傷了,依然繼續奮戰。身陷重圍無援,他的臉被刀砍掉了一半,依然繼續奮戰,左衝右殺。最後,他殺死了數十人,戰死。這就是一個身陷絕境的將領的最後記錄。

    這是一段毫無感情,也無對話的文字,但在冷酷的文字背後,我聽到了劉綎最後的遺言和呼喊:

    寧戰而死,絕不投降!

    劉綎戰死,東路軍覆滅。現在,只剩下南路軍了。南路軍的指揮官,是李如柏。

    因爲他的部隊速度太慢,走了幾天,纔到達預定地點,此時其他三路軍已經全軍覆沒。

    於是在坐等一天之後,他終於率領南路軍光榮回朝,除因跑得過快,自相踐踏死了點兒人外,毫髮無傷。

    就軍事才能而言,他是四人之中最差的一個,但他的運氣卻實在很好,竟然能夠全身而退。

    或許這一切,並不是因爲運氣。因爲許多人都依稀記得,他是李成梁的兒子,而且他還曾經娶過一個女子,這位女子偏偏就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女兒。無論是運氣太好還是太早知道,反正他是回來了。但在戰爭,尤其是敗仗中,活下來的人是可恥的,李如柏終究還是付出了代價。回來後,他受到了言官的一致彈劾,而對於這樣一個獨自逃跑的人,所有人的態度都是一致的——鄙視。偷生的李如柏終於受不了了,在這種生不如死的環境中,他選擇了自盡,結束自己的生命。

    薩爾滸大戰就此結束,此戰明軍大敗,死傷將領共計三百一十餘人,士兵死傷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人,財物損失不計其數。消息傳回京城,萬曆震怒了。

    我說過,萬曆先生不是不管事,是不管小事,打了這麼個爛仗,實在太窩囊。覺得窩囊了,自然要找人算賬,幾路總兵都死光了,自然要找楊鎬。楊鎬倒是相當鎮定,畢竟他的關係搞得好。自他回來後,言官彈劾不絕於耳,但有老上級兼老同黨方從哲保着,他也不怎麼慌。可這事實在是太大了,皇帝下旨追查,言官拼命追打,特別是一個叫楊鶴的御史,三天兩頭上疏,擺明了是玩命的架勢。那邊努爾哈赤還相當配合,又攻陷了鐵嶺。幾棍子掄下來,楊鎬實在是扛不住了。

    不久後,他被逮捕,投入詔獄,經審訊判處死刑,數年後被斬首。責任追究完了,但

    就在追究責任的時候,努爾哈赤也沒歇着,還乘勢攻下了全國比較大的城市——鐵嶺。至此,遼東北部全部被努爾哈赤佔領,明朝在遼東的根據地,只剩下了瀋陽和遼陽。

    看上去,局勢十分危急,但事實上,是萬分危急。

    薩爾滸之戰後,明軍陷入了徹底的混亂。許多地方不見敵人,聽到風聲就跑,老百姓跑,當兵的也跑,個別缺德的騎兵爲了不打仗,竟然主動把馬餓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