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回到大明做海王 >第108章 九年義務教育
    一年半的時間,南京城倒是沒有太大的變化,馬三保離去的時候是什麼樣,回來之後還是什麼模樣,他曾認爲一切會物是人非,卻轉念一想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纔多久,哪來的物是人非,又不是過了幾百年的時間。

    富麗堂皇的皇宮就在不遠處,皇宮外戒備森嚴,士兵們身着重甲在皇宮外巡邏,生怕有生人闖入皇宮暗殺朱元璋,樹大招風,朱元璋正是大明最大的一棵樹,別看文武百官表面對他忠心耿耿,其中不乏類似胡惟庸的叛黨人士。

    皇宮的正中央,便是朱元璋用於上朝的大殿,朱元璋斜靠在龍椅上,此時早已退朝,馬三保的到來讓朱元璋睜開了正在養神的雙眼,他看向馬三保,收斂起平常的威嚴,顯得和藹可親,面帶笑容,這位從邊區歸來的孩童讓朱元璋好生喜歡。

    馬三保打量着這位皇帝,兩年的時間過去,這位皇帝顯得更加精神了不少,不像是一箇中年人,不得不承認朱元璋是一個活了很久的皇帝,他立下的太子朱標等不到朱元璋去世繼位就提前讓朱元璋體驗了一把白髮人送黑髮人,當然,這都是未來的後話。

    “參見陛下!大明陛下聖躬安!”馬三保躬身道,面對朱元璋,該有的禮儀還是要有的,在他身邊的王公公連忙提醒道“要跪下,參見陛下呢!”

    “沒事,這不是上朝,沒必要講究那麼多的君臣之道,朕這次還有事想要問問文和,有求於人,何必要講究那麼多的禮儀呢?想當初,朕也是從平民一路摸爬滾打上來的,有些禮儀啊,就罷了!”朱元璋擺手,倒不是說他不講究,只是現在有求於人。

    馬三保聽聞朱元璋有求於自己,倒是有些驚訝,對於最近發生在北平和南京以及南方戰場的一些事項,他還不知情,他一臉懵逼地看着朱元璋,不知道朱元璋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

    “不知陛下此次將臣從東北戰區調回南京城,有何吩咐?是否因爲南方戰區的一些狀況?臣倒是很想了解了解自己家人的狀況。”馬三保問道,南方戰區的戰役已然結束,但是到目前爲止,他還沒有收到任何一條有關自己的家人的線索,如今,他有些不知道自己的家人是否無恙。

    “你的家裏人倒是沒有什麼問題,朕自會將他們安排妥當,你就放心好了,至於朕找你回來的原因,是朕覺得大明缺少點文人,想重新舉辦科舉,文和,你覺得如何?”朱元璋皺着眉頭,起初他不喜歡科舉考試,正是因爲科舉考試存在舞弊的現象,然而少了科舉考試,自己國家的新鮮血液就會減少,總不可能這羣老官用到死都沒有一個新人接替吧?

    科舉考試,在正常的歷史長河之中確實是被朱元璋廢除了一段的時間,也正是馬三保所在的這一年恢復科舉制度,可是,一想到科舉考試,馬三保皺了皺眉頭,科舉考試和他那個社會的教育制度比起來要荒唐不少,雖說科舉考試可以選拔人才,但是科舉考試的制度還是有不少的弊端的。

    “依臣看來,科舉考試着實太落後了。”馬三保話音未落,迴應他的是朱元璋的目瞪口呆,朱元璋有些氣急,嚇得馬三保頓時不敢開口。

    “文和,你覺得朕的科舉考試有點落後,那你一定有好主意,不妨說出來聽聽。”朱元璋雖有些氣急,皺着眉頭,但是一想到馬三保先前在他的面前完成過太多的不可思議,他又覺得必須讓馬三保繼續說下去。

    在馬三保的身邊,王公公冷汗直流,敢這麼懟當今聖上的估計也就只有馬三保一人,就算是皇親國戚亦或是先前的宰相丞相,也從來沒有人敢在朱元璋的面前覺得朱元璋的制度是落後的。

    “臣覺得,大明應當加強教育制度,如今大部分的百姓家都上不起私塾,依臣看,應當開辦九年義務教育,讓全大明的孩子們都上得起學,至少能夠學習到一些知識,有的人是依靠科舉考試翻身的,而還是有太多的人一輩子碌碌無爲,除了耕織就是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日子,依臣看來,我們大明應當掃清一切的文盲,讓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夠進的了學堂,並且以六年和三年作爲一個界限。”馬三保緩緩地開口道,他時不時瞄向朱元璋的方向,只見朱元璋緊縮的眉頭緩緩地舒展開來,雖說有些聽不明白馬三保在說什麼,但是朱元璋還是很好奇馬三保所講的內容,這九年義務教育着實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

    “朕很好奇,九年義務教育是個什麼制度?”朱元璋詢問道。

    “由我大明朝廷開辦學堂,對所有學生的入學費用進行補貼,一切私塾先生的費用由我大明朝廷承擔,畢竟我們收了百姓那麼多的稅收,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百姓們只需要少量的錢財就能夠讓孩童們上學,並且九年義務教育之後便可進行類似於科舉考試的中考,按照成績劃分階層,上流的部分還可以繼續深造學習。正所謂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馬三保躬身道,在前世,他好歹在參軍的時候邊讀邊服役,獲得了碩士的學位,若非忙着參軍,估摸着還能夠混上一個博士學位,對於學習,馬三保是有無限的熱愛的。

    聽聞要朝廷公辦,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讓所有的孩童上學,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連續培養九年,相當於朝廷白給一人九年的學習費用,朱元璋捨不得這一大筆錢。

    “陛下,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依臣來看,每個私塾先生一個月只需要一兩銀兩便可,九年的時間也不會用太多,而且我們大明只需要出十萬兩銀元用於助學,加上百姓們所出的少數學費,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朝廷每年徵收的稅費可不少,若是能夠培養出人才,這可是一筆足夠划算的買賣。”馬三保說道,如今的私塾先生,甚至有些還賺不到一兩銀兩一個月,馬三保相信這一定是非常合適的買賣,每年十萬兩銀兩的支出用於培養人才,朱元璋心動了,尤其是培養的是全國上下的人才,只需要九年時間的優勝劣汰便可知曉,並且按照馬三保所言,考試更加公正集中,全國使用的是同一套卷子,且各地至少十名官員進行批改監督,很大程度上杜絕了舞弊受賄的情況發生,也不會像科舉考試一般出現一個大考官收賄賂強行安排的情況,每一個地方最大的考官是知府大人,若是行賄到知府的頭上,那這個知府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條。

    “文和所言極是,容朕考慮考慮,畢竟十萬兩銀兩的開銷,可是不小的數目,這要和戶部商議一番,畢竟國庫財產的大權可是在戶部的手中。”朱元璋雖是心動,但是要他出錢,他還是非常摳門的,別看大明一年可不止掙百萬兩銀兩,還有不少官員的薪水是需要銀兩錢財的。

    “這很簡單,我們發動富商地主捐錢,假裝給他們一點點好處,一點口頭表揚和殊榮,他們定會爲我們的教育事業出力,當然,開創九年義務教育之後要講究的是衆生平等,我覺得富商地主們若是覺得自己的孩子能夠上個便宜學,估計也會樂意,畢竟啊,有競爭,纔有努力。”馬三保笑着說道,一時間,朱元璋虎軀一震,聽聞要讓富商地主掏錢,他倒是有些樂意,大部分的富商地主都賺取了不少的銀兩還整天吸百姓的血,他身爲皇帝也沒有這麼經常從百姓的身上謀取利益。

    “主要的財源來自富商地主,若是能成,臣願意和四殿下一同支持大明的教育事業。”馬三保說道,他和朱棣的天棣人和一年能賺不少的銀兩,如今就連他們的銀庫都裝不下賺取的銀兩,哪怕是當鋪和銀鋪都不願意收取他們賺取的錢財了,這正好有機會,就爲了朝廷出一份力,捐了。

    “不錯不錯,朕允諾了,從今年下半年考試,就實施文和的九年義務教育,來人,找來戶部尚書和禮部尚書,朕要求全國興辦私塾,就如同文和所言,公立私塾,所有的開銷費用和先生的薪資,由朝廷承擔,不過朝廷要向地主府上們徵收更多的稅額,彌補朝廷的經濟壓力,若是他們主動捐款,可減少這份稅額開銷,朝廷還會給予回報!”朱元璋說道,他依樣學樣,從馬三保的話中學習到了怎麼從富商和地主身上坑錢。

    看到朱元璋同意了自己的說法,馬三保不由地在內心沾沾自喜,改變大明的第一步正是教育,他所謂的九年義務教育只是開始,之後他還打算將大學也在大明之中推廣,當然,一切還得看九年義務教育能否在大明順利實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