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此生,做這樣一個女子 >第15章 做一個精緻的女子(2)
    我們每天從老闆那裏分到一批傳單,按照要求必須老老實實地將每份傳單發到每戶人家手裏。這樣一來,我們就必須要逐門逐戶地敲開人家的門,發完後還要在牆上畫圖標示,老闆說會不定時抽查。剛開始乾的時候,大家還充滿熱情,帶着新鮮感走街串巷,猶如流動的郵遞員。

    我們認識並熟悉自己的城市。所以沒過多久,大家都疲軟下來。疲累,炎熱不說,最重要的是會遇到兇惡的看門狗。只要一開始敲門就會戰戰兢兢。後來我們想了一個辦法,每次都將傳單當做廢紙偷偷賣掉,但牆上的標示還照樣畫上去。然後,大家就可以坐在樹陰下面聊天、打牌,一直玩到夕陽西下再回家。

    我不怎麼愛講話,但喜歡聽大家七嘴八舌地亂講。儘管不是開會,但只要一說起來,每個人都還是離不開聊自己走街串巷的經驗和感受。我聽來聽去,發現大家都在罵娘:比如,有錢人家那條兇悍的狗;比如,門打開後那張拉長的臉;比如,那些戒備森嚴的高級住宅。再仔細聽下去,我發現空氣中充滿仇恨的火藥味。那種感覺真的很不好受。

    我聽見有男生在說:“長大了非掙夠一百萬不可,老子絕不受這種鳥氣。”事實上,那個假期父母們用心良苦,的確都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我卻禁不住一陣陣悲傷。夕陽下拖着長長的影子,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腳蹬三輪車的掃街工人,背上立刻陣陣涼意,彷彿有着他們一樣佝僂的卑微。

    擡頭看天時,覺得灰濛濛的,畢業後的茫然變本加厲,不知道如何排解。未來突然變得無可捉摸,不可確定。人就彷彿跌進了深淵裏,掙扎、撲騰,都只是爲了想要活出一條路來。但出路到底在哪裏,似乎又遙遙無期。

    多年後再回想那段經歷,才發現那是我第一次走近現實,並且真切地看到現實。但遺憾的是,在我走向現實的第一步,就直接蒙上了自己的眼睛。我沒有看到城市的美好,沒有感受到動感和力量。我不是通過體驗來衝擊自己的熱血,變得熱情澎湃,而是逐漸冰冷,緊縮自己的心,退守到黑暗的角落。

    就這樣,我緊抱着這自卑自憐,甚至還有些仇富的孤苦,工作了好多年。第一次踏入社會的經歷,就好比是鼻樑上配置的第一副眼鏡,屏蔽了隱藏在視野背後的光明。

    直到今天恍然醒悟,原來我是在透過那一次的孤苦經歷來看待環衛工人、餐廳服務員、送外賣的大學生、超市裏的銷售員。我以爲他們就像我當年那樣,佝僂着脊背,迷茫無知,而事實上,他們何嘗沒有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一份職業怎麼能輕易定義幸福和自由?

    這就像是我們的人生。我們總在透過自己的經歷,和豐厚的生活狹路相逢。要知道,生活就是浩瀚的海洋,怎麼能只有一種面貌?我們看到的那一個側面,又怎麼能涵蓋生活的深度?

    即將跨入三十歲那年,我變得心平氣和。有時候會靜靜觀察掃街的老人,看他們閒坐一刻的安詳和淡定;有時候會欣賞餐廳服務員的不卑不亢;有時候會對一個孩子的縱情嬉水樂於嘗試而心生欽佩。

    也就在那一刻,我發現了自己一直堅守的夢想。我終於明白我想要什麼。我想要的只是一個溫暖、真情,而且毫不虛飾的自己。只有那個自己,才能帶給我無比的喜悅和自在,我不會再怨嘆命運不濟,更不會恐懼未來的不確定。我會將我看到的、欣賞到的每一點光明,拿來打開自己的世界。

    自感卑微,或者遷怒於他人,遷怒財富、權勢,都是基於對自我的不信任,導致負面情緒的疊加和爆發。只有擦亮眼鏡,試着欣賞,才能釋放內心的能量,照亮自己的夢想。

    我們並不貧乏,也不困頓,但是我們缺乏一雙能夠發現自己,發現他人的眼睛。一旦看見存在於世間的美好,內心就會打開一道門,迎接屬於未來的光明。而那份光明,只存在你的眼睛裏,和別人的金錢、權勢,毫無關係。

    時時頓悟,修煉幸福

    小孩子藏在樹後面,問:“我在哪裏?”

    有人跑過來,一邊叫:“你就在這裏,我看見你了!”

    然後孩子咯咯笑了,一路都是歡樂的海洋。

    我一直好奇小孩子爲何醉心於捉迷藏的遊戲,並且樂此不疲。

    而最有趣的是,他們僅僅將自己的臉埋藏在小小的臂彎裏,就可以問你:“快來找我,我在哪裏?”

    孩子最開心的時刻,莫過於被人抓到,並且聽人大聲對他說:“你就在這裏,我看見你了!”

    那時候,他們會咯咯咯咯地笑,彷彿整個世界都是歡樂的海洋。

    那不是孩子單純,而是他們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個還沒有長大的孩子,內心裏只是想要證明:我到底在哪裏,有沒有被人看見並且證實過,僅此而已。

    不管是誰,多少年來我們一直都逃不過三個問題:我是誰?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

    正是因爲我們不知道問題的答案,所以常常會寄希望於外在世界和他人。那個躲藏在身體包裹着的自己,到底是誰,我們並不知道,卻一直希望能夠被世界見證,被他人的眼睛看到,並且大聲對我們說:“我看到你了,你就在這裏!”

    不被發現和不被見證存在的恐懼和寂寞,類似於孤身棲居荒島,置身死亡邊緣,求救、吶喊,就是我們釋放出的本能力量。同時,我們在生活巨浪裏掙扎、奔逃,努力做出種種行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向世界宣佈:我來過,我存在。可惜的是,當我們寄希望於他人,寄希望於外在環境的昭示,卻常常會收穫失望。

    要知道,他人眼中看到的那個人,未必就是真的自己。我們在外在世界表現出的封閉、齷齪、自私、自大、卑微,就像空中的浮塵,因爲視而不見,最終不知不覺抹黑內心的鏡子。透過這面鏡子,我們看到了他人身上存在的污漬,並不斷放大。

    就這樣,我們無數次被人忽略,也無數次被自己忽略,直到某天發現,世界也正在忽略自己。而那時,我們再也找不到當初的豐盛。

    心理諮詢和心靈療愈正是基於人心的迷失和忽略,建立起一種嶄新的信任和喜悅,重新見證自我的存在。

    《愛麗絲夢遊仙境》裏,當愛麗絲不知道該如何取捨時,她去找智慧大師——即將化蛹爲蝶的毛毛蟲告訴她,如果連自己都看不清自己,那麼誰也幫不了。愛麗絲找不到答案,只有自己選擇一條路,在手持英雄的利劍迎戰惡魔炸脖龍的那一刻,她終於明白原來自己註定要做一個英雄。她勇敢地告訴自己,沒有什麼不可能,只要肯去相信,就一定可以見證自己的可能。這個瞬間來得多麼漫長,卻最終使得愛麗絲活出了生命的光彩,逃出了與生俱來的命運魔咒。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