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賊 >第947章 軍器坊生產線!
    點子不正啊……怒求一波支持……小船跪謝!

    ~~~~~~

    長生營庫房的規章制度非常嚴謹,存貨又是相當充裕,沈世魁拿着簽字畫押的字據,直接去庫房提貨,接下來的流程已經很流暢。

    不過,這畢竟是二十萬石糧草,此時又不是戰時,兒郎們、苦力們,也不可能陪着他沈世魁沒白沒黑、晝夜不歇的幹活,搬完這些糧草,至少得一天多、兩天時間,足夠沈世魁忙活了。

    解決完了沈世魁的事情,李元慶也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聚齊到北地攻略之上。

    後世,蔣公曾有一句至理名言:“攘外必先安內”。

    對這句話,李元慶深以爲意。

    說白了,只有先把自己能力下的事情做好,先照顧好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兒’,才能去考慮其他,纔能有資格去考慮其他。

    否則,根基不穩,一切不都只是空想、鏡花水月麼?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時至此時,雄踞如此高位,李元慶自然也不可能再去犯眼高手低的錯誤。

    此時~,經過了李元慶這麼多年的辛苦經營,嘔心瀝血,長生營的體系已經基本穩固,包括整個遼南的構架,也已經趨向於穩定。

    在‘內務’方面,李元慶其實不用操心太多。

    最關鍵的,還是周邊的大環境,以及軍隊的矛和盾。

    畢竟,以長生營現在的體系,所有軍官,包括段喜亮、孔有德這些大將,也只有統兵權,而沒有調兵權,軍務方面的事務,唯李元慶一人而絕!

    但李元慶就算是要決斷,卻也總要召開一個軍方的內部會議,讓主要的兒郎們,都參與進來,大家一起討論一下,然後再拋出決議!

    至於政務方面,李元慶則是選擇大範圍的放權,然後利用規則來制衡。

    正如太祖那句名言,‘槍桿子出政權’。

    軍隊主力,李元慶隨時帶在身邊,還怕那些沒槍的,跟他耍花槍?

    更不要提,整個政事署的構架,都是李元慶的嫡系心腹,但這裏面,因爲種種糾葛,又小派系林立,誰又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敢在這種體制內‘興風作浪’?

    沈世魁走後不久,李元慶來到了軍器坊,視察軍器坊方面的工作。

    對於李元慶的突然到來,軍器坊方面的主管徐良和楊沛福老爺子,雖然沒有準備,但對李元慶的這種‘私訪’,他們早已經非常熟悉,自然也不會存在什麼貓膩。

    軍器坊是長生營、包括是整個遼南的重中之重,絕對的核心,李元慶不僅給他們厚祿,他們各方面的待遇,也是頂尖的。

    誰又敢在這種地方動手腳?

    楊沛福老爺子年紀畢竟大了,走路不方便,簡單跟李元慶寒暄幾句之後,他便回去他的公房休息,由徐良和約瑟夫,引領着李元慶,來到李元慶最爲重視的‘生產線’方面查看。

    等李元慶親自看完了,回到公房,楊沛福老爺子再對李元慶進行綜合彙報。

    這裏所謂的‘生產線’,並不是真正的軍械生產線,而是指的炸藥包、手~榴~彈、以及火藥、彈丸的小型生產線。

    對於此次北地之行,李元慶從規劃上,就相當深遠。

    與其攜帶大量的戰備物資,拖慢兒郎們的腳步,給兒郎們造成壓力很大的行軍負擔,何如就地取材,利用當地的現有條件,就地加工生產?

    尤其是有長生營強大船隊的輔助,又有軍器坊諸多經驗豐富的老匠戶們,長生營此時,已經擁有了架構前線生產線的能力。

    李元慶又怎會不用?捨近求遠?

    不過,炸藥包、手~榴~彈、包括火藥的生產線,相對簡單,但鉛彈的生產線方面,卻要複雜一些。

    主要是鉛這種金屬,誰也不能保證,隨時隨地都能找到。

    生產線的小廠房內,徐良笑道:“大帥,關於鉛彈的問題,這些時日,卑職和楊老爺子、約瑟夫先生,以及托馬斯、羅彼得等諸位同僚,也有了數次商議。將軍,卑職等以爲,這鉛彈生產線,咱們大軍可以帶上五條到十條。如果能用得上,那自然最好。如果用不上,咱們就多多攜帶現成的軍需貯備。畢竟,鉛彈這東西,並不算是太重。每個兒郎,就算是攜帶一千發,也不會造成太多的行軍負擔。主要是炸藥包和手~榴~彈的生產線控制。”

    “大帥,卑職等這些時日,也仔細分析了我軍最近幾場大規模的戰役。在很大程度上來講,一場大規模戰事中,兒郎們開銃的頻率,在五十發左右。這是卑職按照一天、最高強度的水平來計算。如果這戰役持續十天,那便是五百發鉛彈。所以,大帥,卑職給兒郎們鉛彈的初步定量,是三千發到五千發左右……”

    徐良說的很詳細,對長生營最近幾場大規模戰事,都有了仔細的總結,李元慶也是緩緩點了點頭。

    徐良的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軍器坊一老一小,相輔相成,簡直可以說是李元慶無意間的神來之筆。

    徐良此時所說,一場大規模戰事,一個鳥銃兵兒郎,每天消耗的鉛彈數量五十發,基本是決戰日、最高強度下的戰爭消耗。

    但實際上,在尋常的僵持中,鳥銃兵兒郎的鉛彈消耗量,遠遠達不到這個數字,平均數量,也就在十發左右。

    &nb

    sp;   此時,一兩銀子,也就能造五十發左右的合格鉛彈。

    每人攜帶五千發鉛彈,這就意味着,僅是一個普通的鳥銃兵兒郎,李元慶就要付出一百兩銀子。

    便是李元慶財大氣粗,也不免會有些肉疼。

    這他孃的哪裏是打仗嘛……分明就是燒銀子啊!

    不過,‘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只要能保證明軍主力,在正面戰事的勢頭,還愁着賺不回來這些銀子?

    如果能有這麼多的彈藥貯備,李元慶估摸着,明軍打到莫斯科,甚至是聖彼得堡,問題都不算大了。

    “徐良,此事做的不錯。有備無患。有備纔可無患!大軍出征,天長日久,遠非是一時一地之功。你們能考慮的這麼深遠,本帥深感欣慰啊!”

    徐良登時大喜,卻是小心看了李元慶一眼,猶豫了片刻,這才小心道:“大帥,卑職,卑職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嗯?”

    李元慶眼皮子微微翻一下,片刻,笑道:“你我之間,還需如此?有話直說便是。”

    “是。”

    徐良不由大喜,忙小心道:“大帥,卑職,卑職此次,想跟隨大帥出征……”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