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賊 >第1366章 毀天滅地,來與我一戰!
    ~~~~~~

    “呵呵。”

    李元慶一笑:“陳大哥,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元慶其實也不想這麼貿然,不過,富貴只在險中求,天上地下,也不過是一線之間那。”

    以陳繼盛的精明,又豈能不明白李元慶的心意?

    這是李元慶要搏命了啊……

    旁邊,張攀的眉頭也緊緊皺起來,李元慶這……哪怕到了這時,他依然這般銳氣十足,而反觀他……

    糾結片刻,還未待陳繼盛說話,張攀道:“元慶,哎……罷了罷了。我張攀一世小心,到頭來,卻差點鑄成大錯。老陳,我張攀欠你一條命,他日有機會,我必定還回來!元慶,韃子囂張了這麼多年,也該消停了!幹他孃的啊!”

    衆人都沒想到張攀會這般激動,陳繼盛更是一愣。

    便是李元慶的眉頭也微微挑起來。

    一旁,陳忠卻是對李元慶使了個眼色。

    李元慶自是會意,笑道:“張大哥,都是自家兄弟,有什麼事情是化解不開的呢?一罈子酒不夠,那就來兩罈子。”

    “呃....”

    周圍衆將都是一愣,但片刻,卻都反應過來,許多人,直接笑出聲來。

    陳~良策哈哈大笑道:“老張,元慶說的對。你什麼時候,拿兩罈子好酒給我解解渴?”

    看着陳~良策的大度,再想起自己的愚蠢,張攀一時眼淚都要涌出來,片刻,忙抹了一把眼睛:“元慶,諸位弟兄,你們就看我老張的表現吧!”

    廳內氣氛一時更加熱烈。

    陳繼盛心底不由深深嘆息一聲,‘李元慶氣勢已成,天下間,誰人又還能阻止?不過……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以他和李元慶的關係,還愁着沒有榮華富貴嘛?’

    “元慶,我們東江,沒有意見。隨時都可再出徵!”

    …………

    此時,不論是長生島、遼南還是東江,都處在尖銳的上升期,哪怕個人之間,會有一些矛盾和情緒,但整個大勢擺在這裏,誰又敢不給李元慶面子?

    但李元慶也很明白,這種矛盾,此時之所以能夠遮掩,被蓋住,還是因爲他的聲勢和威望,順境自是沒問題,但一旦逆境,很容易會產生化學反應。

    話又說回來。

    這世間,哪有不帶風險、穩賺不賠的生意?

    想要有所得,必定要有所付出,甚至是付出生命。

    他李元慶兩世爲人,卻皆是最窮的泥腿子出身,不也照樣混到了此時?還有什麼,是割捨不下的呢?

    只要滅掉了皇太極,天下間~,誰人還是他李元慶的對手?

    誰又敢當他李元慶的對手?

    不過,穩妥起見,整個軍議足足進行了兩天,李元慶也給了衆將足夠的考慮時間,思慮其中變數,考量應對的籌謀。

    十月初七,諸將依次返回駐地,收攏兵馬糧草。

    李元慶給諸將的命令是,各部攜帶一月糧草便足矣,其餘的,由他李元慶來補齊。

    就在諸將返回各自駐地的下午,朝廷方面也傳來了消息,崇禎皇帝最終點了頭,冊封李元慶爲遼南伯,總督遼南戰事。

    雖說這冊封怕是要等到年底,但李元慶卻並未保留這個消息,而是公之於衆。這登時在整個島上掀起了新一輪的風暴,整個長生島都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李元慶更是大開流水宴,犒賞三軍,與萬民同歡!

    而這時,正身在山海關視察的孫承宗,也得到了李元慶這份驚天動地的戰報,一時久久回不過神來。

    孫承宗也沒有想到,李元慶竟然會在這種時候,在並沒有太多充裕準備的時候,對後金軍發動決戰總攻。

    但李元慶所言的四個字,卻是直接刺穿了他的內心,“出奇制勝!”

    孫承宗仔細靜下心來思量,也的確是這麼回事兒。

    如果凡事都等到後金軍準備好了,這場仗,還怎麼打?

    孫承宗很快便給李元慶回了信,表示支持李元慶的決戰計劃,同時,老孫也表示,將會盡他最大所能,給李元慶最大的支持。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此時,這般大規模的戰役,尤其是諸部後續糧草,都需要長生營來供給,對長生營的後勤補給線,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但海州作爲強有力的支撐點,尤其是長生營船隊的發達,真正艱難的,不過是三岔河口到海州一線,要完全依靠人力來運輸。

    有着楊家坳子之役的失利,李元慶在這裏面也取了大巧。

    此行輔兵雖多,但除了必須的搬運工和直接換裝可成戰兵的輔兵精銳,李元慶準備將其餘的十萬餘輔兵,全都留在三岔河與海州一線,保證陸路運輸的效率。

    等到前方戰局趨近與明朗化,再將他們調到前面來,收拾殘局。

    退一萬步說。

    &

    nbsp; 倘若李元慶此役真的遭遇到了大挫,遇到了滑鐵盧,有這些輔兵青壯在手,他依然很快便能東山再起。

    一時間,整個長生島數萬艘商船,除了去外面買糧運糧的商船,其餘所有船隻,全隊供給軍隊,爲軍隊服務。

    不過,李元慶也很明白,饒是長生島的肅清工作已經做的不錯,但紙裏究竟是包不住火。

    這般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要想讓皇太極沒有察覺,那是絕無可能的。

    但反過來說,李元慶這般作勢,卻也同樣是將壓力轉移到了皇太極的身上。

    一晃,時間已經來到了十月下旬,接連而至的幾場大雪,近海已經封凍出大半里地。

    李元慶和陳忠部都已經準備就緒,陳忠的主力船隊已經趕到長生島,隨時可以出發。

    張攀和陳~良策這邊,卻就沒有陳忠這般直接受益李元慶的制度體系了,他們還要七八天時間。

    至於滿桂,則是直接走陸路,從喜峯口直接至海州。

    滿桂部雖盡是騎兵,依照他們的速度,半月二十天便可抵達海州,但李元慶給滿桂的命令是,‘保持馬力,適應戰場節奏’,給了滿桂近兩月抵達戰場的時間。

    而只要他們抵達三岔河一線,具體情況,再依照李元慶和陳忠的主力進程。

    此時不比後世,通訊那般發達,命令可以精確到細節。

    李元慶是很相信滿桂的能力、也非常相信滿桂的戰場嗅覺的,他並不擔心滿桂趕不上戰場。

    至於張攀和陳~良策,就讓他們先在後面熟悉和調整一會兒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