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怪物的美好生活 >268、棚戶區
    太史言在離開榮建裏15號院後,當天的下午6點,就趕到了昆巖省南部的景園縣。從景園縣再往南8公里,就是百翠山所在的天石鎮,也是羅建族人的聚居地。太史言基本上,是按着公路線疾奔到這裏。由於,出了巴耘省南部,一路向南,全是高原地區。地勢忽高忽低,都是盤山公路和隧道。他怕自己迷路,便沒有翻山越嶺。按照曾西魯所繪的,公路路線跑到這裏。而且,他也沒有全力疾奔。他怕錯過了,高速路和國道上的指示牌。所以,兩千多公里的路程,他用了3個來小時。

    太史言這次的目標,一共有3個人。是曾西魯的爺爺曾樊額、爸爸曾諾霖、哥哥曾冼哆。據曾西魯交待,這3個人,實力都在他之上或相若,是都可以操縱5環杖傷人的大祭司。至於,五環杖以下的祭司,還沒這種能力。當然,曾西魯不會自己說出,他這三位親人,爲人的善惡。而且,太史言一氣之下,就把他殺了。也沒想着,事先逼問一下他,這些人是否有過惡行,該不該死?

    所以,太史言還是想着,事先了解一下情況,再動手殺人。他現在心境有了變化,更不想錯殺無辜。他從景園縣出發,一路向南部山區,天石鎮方向奔去。幾十秒鐘後,在盤山公里上的太史言,已經能看到遠處山窪裏,有一大片稀疏的星火在閃動。那裏,應該就是天石鎮。

    天石鎮佔地,約6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佔地面積40平方公里的百翠山。鎮中心面積10平方公里,周圍是20多個小山村。常駐的羅建族人,有5萬人左右。劫難前、這裏的村民,大部分是開墾梯田,種植茶樹、果樹、鮮花、草藥,和一部分糧食蔬菜的農民,也有靠養殖業謀生的農戶。還有一部分人,進山採集山貨販賣,也能生活的不錯。正所謂:靠山喫山。

    這裏叫天石鎮,是相傳萬年前,一塊從天而降隕石,把百翠山北側山坡,砸出個大坑。經過千年的地質變遷,形成了一個山窪。有人類在此定居後,便命名爲天石鎮。至於那塊天石跑哪去了?那誰知道呢?也許是摔碎了,崩的滿那兒都是。

    當太史言,在國道上靠近天石鎮鎮口一公里時。在他的神念中,感應到了,在鎮口的公路和山坡上,聚集着大批的喪屍。同時,那些喪屍,也是被一道透明的屏障所阻擋。太史言到了鎮口後,好奇的在這山窪的四周,繞了一大圈。在山窪周圍的高處的山坡上,找到9座,8米高,5米見方的石像。這9座石像,是形象各異的9只怪獸。有豹頭猿身怪;蟹鉗蜘蛛怪;羊頭巨蛇怪;犀頭巨鷹怪;蠍尾鱷頭怪;鯊頭章魚怪;狼頭鼠身怪;有些像霸王龍,但上肢粗壯的怪獸;還有一隻六翅人身蠅頭怪。

    這九石雕像中,有八座的水平高度和間距基本相同,包圍着整個山窪。只有那座,六翅人身蠅頭怪的石像,矗立在正南方,百翠山的半山腰。比其他八座石像的水平高度,要高一些。而在這座石像的坡下,有一座依山而建的,三層廟宇式建築。這裏應該就是,娿晶羅神廟的總壇。而像個罩子一樣,籠罩着整個山窪的透明屏障,就是由那九座石像上,發出的透明能量物質而形成的。和巖赫良村,那九根石柱一樣。可太史言,並沒有在這些石像上發現玉晶。

    太史言覺得這些雕像很怪異,但也並沒特別在意。他沒有管鎮口那些,在公路上和山坡上,徘徊的幾萬只,身着各種民族服飾的喪屍。自己從山坡上,晃進了天石鎮的外圍,向鎮中心奔去。沿途的梯田,沒有遭到任何破壞,還種植着蔬菜和果樹。因爲這裏屬於南方高原,四季如春。植物一年到頭,都是綠色的。

    太言接近鎮中心時,就發現鎮中心北部外圍,村鎮結合部的荒地上。有一大片由木板、石棉瓦、帆布等材料搭建窩棚。這裏應該是,逃到這兒的倖存者們居住的地方。太史言發現,這片簡易的窩棚,比他原來居住的小平房,條件還要差的多。在通往鎮中心公路的東西兩側,分成兩大片,如同城外的棚戶區。

    太史言大概轉了一圈,估計這裏容納了有7,8萬人。肯定都是其他各縣、鎮、鄉村、以及城市逃到這裏的倖存者。不過,可以看出,這些人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兩片棚戶區的環境,只能用髒亂差了描述。太史言心想:“這裏的原住民,對待外來倖存者的態度,和巖赫良村,那些羅建族村民們相比,截然不同。看來,那曾家人,確實不是什麼好東西!”

    此時,應該是到了晚飯的時間。棚戶區內,所謂的各家各戶,已經開始做飯。他們基本上都是,在地上挖個竈坑。用樹枝、秸稈、破碎木頭等生火。然後,架上口破鍋子,不知道里面煮着些什麼?這些倖存者裏,大人孩子都有,也有幾位老人,但看着身體還都算硬朗。只是,他們的衣着和氣色,和戰亂時的戰爭難民毫無區別。衣衫襤褸,面黃肌瘦,蓬頭垢面的。

    太史言身形一晃,便穿過了這片棚戶區。前面橫貫着一道,幾公里長,兩米高的鐵皮柵欄。把棚戶區隔絕在鎮中心之外,分割成兩南北部分。而柵欄的南側,也就是天石鎮的中心區。這裏,卻是完全另一番景象。這裏應該是天石鎮,原來的行政管理機構,市場,商貿區和鎮上的居民區所在地。此處,仍有電力供應。因爲,山窪的最西南側,百翠山中,一條落差很大的河流上,架設着一座小型水電站。電力通過電纜,傳輸到整個山窪的各村,和鎮中心。但到了棚戶區那裏,就中斷了。棚戶區的倖存者,只能靠篝火或是蠟燭、油燈照明。

    此刻,這鎮子的中心區,卻如劫難前的小縣城一樣繁華。各種商鋪林立,燈火通明。星羅棋佈的住宅小區內,也是萬家燈火。街面上,身穿各色羅建族,傳統服飾的人流,熙熙攘攘。飯館、茶館、理髮店等,裏面也是人頭攢動,吆五喝六。就如同這裏,根本沒發生過任何災難。

    太史言站在這裏,最高的一棟八層建築物樓頂。看着下面,在大街上,來來往往;在各類商鋪中,進進出出的人羣。用神念感知到,他們用於各種消費的東西,不是貨幣,而是一張張卡片。太史言暗想:要了解曾家的情況,還是應該先到棚戶區去。那裏的難民,很有可能是被,這裏的羅建族人,奴役和剝削着。

    他想到此,便飛身回到了鎮外的棚戶區。他剛想隨便找一家人聊聊,卻在神念中發現,在西北側有一間,如臨時倉庫一樣,面積比較大的工棚,裏面聚集這十幾個人。而這些人紅色的身影,明顯比普通人要濃重一點。太史言知道,這些人應該是練過一些功夫,很可能是軍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