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古鎮幽魂 >0219 兩腳羊
    0219《千古一帝半個妃》兩腳羊

    各諸侯國之間新老大王交替,小朝廷風雨飄搖之際,漠北草原也不太平,東胡和匈奴等數個遊牧民族迅速崛起,他們人強馬壯,劫掠諸侯國的人口,牲畜,糧食和財物,更有胡人,打仗不帶軍糧,一路燒殺搶掠,甚至以俘虜爲戰糧,將諸侯國的人稱之爲“兩腳羊”,年輕女人擄掠後,先jian後殺,小女孩則像羊圈裏的羊一樣,圈養起來,慢慢享用。

    這就是秦趙燕三國爲何要在北邊修築長城的直接原因,這要這裏我們先從戰國時期的形勢說起,戰國時期,是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隨着各諸侯國之間政治、經濟關係的加強,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的趨向日益強烈。

    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併戰爭,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時,陝北、晉北、冀北和內蒙古草原上的諸少數民族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大秦在宣太后羋月主政時期曾經成功的收編融合了義渠等遊牧民族,宣太后還和義渠王有過一段可歌可泣波瀾壯闊的愛情故事,然而北邊還有其他匈奴遊牧部落,他們驍勇善戰,神出鬼沒;趙國西北有林胡、樓煩,北有襜襤、匈奴;燕國北界東胡,這些遊牧部落尤其好喫被他們“兩腳羊”的人肉。

    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更是軍事素質高,作戰能力強。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人以遊牧、狩獵爲生,牲畜以馬、牛、羊爲最多,其次則爲駱駝、驢、騾等,他們“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男子從小就學習騎射,“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爲食”,因此,一到成年,“盡爲甲騎”。

    戰國之際,匈奴已經進入奴隸社會,並且有了國家政權機構,國王稱爲單于,其下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賢王外,其餘大臣都是世襲。東胡、林胡、襜襤、婁煩與匈奴基本相同。

    戰國中期以來,他們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地區,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來去飄忽,難於捉摸,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穿着寬衣大袖的服裝,行動遲緩,日行三五十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東胡的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百姓生活和農牧業生產,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

    大秦國自商鞅開始變法,推行富國強兵,軍隊逐漸改變成步兵和騎兵,並以軍功論賞和升遷,因此軍隊的戰鬥力增強,所向無敵,爲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於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並派軍駐守。

    趙國也早在武靈王十九年始改革兵制,實行胡服騎射,自此兵力遂強,武靈王二十六年,長驅直達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又西北拓地至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於是,下令築長城,從代到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一帶而西,直抵內蒙古烏加河,而置代郡、雁門、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

    爲了專門經營大西北,次年,他趙武靈王讓位於其子惠文王何,惠文王二年,出代,至山西、內蒙古間之黃河,破樓煩王而在當地駐紮軍隊,而燕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國家,南臨強齊與新起的趙國,北逼於東胡,在幾股強大勢力的夾縫中艱難的生存着,直到燕昭王即位以後,發憤圖強,招納各國賢能之士,實行改革,燕國才強盛起來,其時東胡更是野蠻瘋漲,日漸強大,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百姓苦不堪言,人口的自然增長繁衍,還抵不過東胡時不時的擄掠。

    燕昭王爲了保持北部的安寧,被迫向東胡王媾和,而以大將爲人質,昭王時,大將秦開去了東胡做人質,他智勇雙全,東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動自由,得以瞭解東胡南部的山川險要、佈防情況與軍隊的活動規律,期滿歸國之後,即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餘裏,又“度遼東而攻朝鮮”拓地至朝鮮清川江,於是,“燕亦築長城,自河北康保縣與內蒙古太僕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戰國時期,秦、趙、燕之所以在北邊修築長城,其目的是爲了防禦匈奴、東胡的南掠,長城的建築特點是由城、堡發展而來,作爲軍事上的防禦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開始了,由於它能起有效的防禦作用,進入封建社會以後,得到了普遍的發展,長城,最早出現於春秋,如楚國的河南南陽地區,到了戰國,魏西河郡有長城,趙漳水上有長城,中山國西部有長城,燕易水有長城,齊沿泰山山脈有長城,這些長城,在戰爭中曾經起過很大的作用,北方遊牧民族行動迅速的騎兵,行蹤莫測,諸國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都無法阻止他們襲擊和擄掠,只有修築長城,加上駐軍防守,纔有可能阻止他們的南掠。

    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作爲軍事防禦工程,究竟在戰爭中起了什麼作用?關於它的作用,特別是秦長城和燕長城的作用,歷史文獻記載幾乎沒有,趙長城的記載也很少,這是不是說,它們沒有起什麼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說明三國修建長城後,匈奴、東胡等沒有越過長城南掠,長城在軍事防禦上起了重要作用,衆所周知,昭王時,是秦國疆土擴展最快的時期之一,如果匈奴大軍南下,由於有長城防禦,一時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陽距此不遠,一日一夜或兩、三晝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敗。

    而此時匈奴和東胡也聽聞諸侯國朝廷動盪,而大秦大將蒙驁等一批老將相繼過世,消息也轉到了匈奴和東胡那裏,那些人又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已經問到了“兩腳羊”鮮美的氣味。

    蒼茫的大帽山上、神樹林中,用石塊壘築的祭壇裏,燔燒着聖潔的羔羊,匈奴各部落首領正虔誠地祭拜他們的圖騰,一頭氣勢威武的白狼!匈奴頭曼單于將羊羔的血液滲入青稞酒中,用雙手將盛酒的瓦缻舉過頭頂,跪在白狼的幡旗之前,“驍勇的列祖列宗啊,請保佑我們的部族捍衛先祖的榮光吧,我們願意將鮮血,灑滿這片不離不棄的土地和草原,並南下奪取我們的‘兩腳羊’!”

    匈奴方面從各部落之中抽調人手、集結兵馬,準備進擊秦趙兩國,頭曼單于頗受信賴的帳中謀士李琦卻是個中原人,素有謀略,他向單于進言:“單于,此番進攻秦趙雖然情勢危急,但我們不能與中原諸國翻臉,掠到多少算多少吧,點到爲止!邊境上的互市不要譭棄,我們還要善待中原商旅,畢竟草原上所需的糧食、布匹、茶葉、鐵器還需要友好貿易維持,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