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從軍事片開始當大佬 >第212章:依葫蘆畫瓢,掀了瓢
    “大家好(中文)!非常高興第一次來華夏就能來到美麗的上京電影學院做客,站在這裏之前,我已經與張院長以及這裏的老師和導演們有一個愉快的交流……

    這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校園,孕育了像張、陳、何這樣在國際電影節上很有名氣的導演,還有李先生這樣充滿創造活力的年輕導演。李先生的作品我看過,他真的是一位東方的創作天才,在好萊塢也沒有比李先生更年輕的成功導演!我很高興今日能和他坐在一起交流。”

    卡羅冒出了句挺順溜的漢語招呼之後,後面回到洋文,說一段停一段,由後臺的翻譯給翻譯出來。

    一句句翻譯下來,臺下也是聽明白了老外的巴拉巴拉。

    誰說老外說話直白的,這位卡羅先生上臺的一頓招呼,就給旁邊的異國同行誇讚了一番,而且從一個獲得奧斯卡導演的嘴裏誇張出來,就很讓人受用。

    老外打完招呼後,李南池和其他三位導演也拿着話筒招呼了一下。

    “接下來的舞臺時間就交給五位導演,五位導演講會彼此討論闡述對於‘中西方電影的文化差別’相關話題的看法,大家歡迎!”

    啪啪啪!掌聲一片。

    主持人說完,就踩着高跟滴滴答答的走下舞臺,整個劇場矚目下,留下臺上的五位大佬。

    這種座談更像是面試時的無領導無組織的小組討論。

    討論的主題很寬泛、也很高大上:中西方電影的文化差別。

    奧斯卡導演、國內三四代導演代表以及新生代導演齊聚一堂,自然不能直接去講電影該怎麼去拍攝,那樣太直白太粗鄙,大佬齊聚的座談會,自然是要高屋建瓴。

    怎麼去高屋建瓴呢?那自然是講文化了。

    沒有什麼座談會,比直接講文化更來得逼格十足的;也沒有其他主題,比打着文化幌子更讓人不明覺厲的。

    依舊是來者是客,帶着奧斯卡光環的卡羅自然是先說。

    “……電影是文化傳播的直接方式,對於電影產業而言,我認爲只有拍出合乎全球化語境的電影,才能吸引全球的觀衆,去年好萊塢的全年電影產量佔據全球電影產量的百分之六,但放映量佔據了全球的百分之八十,其原因就是好萊塢電影貼合了全球化語境......”

    卡羅一上來,就吐出了一個讓人不明覺厲的詞:全球化語境。

    坐在下面的大多數學生直接瞪大眼,有些茫然。

    這一刻,課堂學霸和學渣就區分出來了,雖然藝校對於學霸學渣的區分並不是很有意義,但這會兒上課聽了一點的人,就不會被“全球化語境”這個詞給震懾住,而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就悲哀的發現自己連座談會的門檻都進不去了。

    尷尬的是,李南池也不知道“全球化語境”這個詞的含義。

    於是,李南池手裏默默的轉了轉話筒,稍稍正了正坐姿,眼角餘光瞥向臺下第一排的老師們。

    依葫蘆畫瓢。

    老師點頭我也點頭,老師頷首我也頷首。

    其餘的,面帶一點微笑,控制面部表情深感有理,一切都是從容不迫的樣子......

    講座開始的與此同時,這一次文化周活動,京影也是在官網上開闢了直播通道,供無法到達現場的人在線聆聽。

    不過這個文化人的座談會太濃了,除了特定圈子的文化圈,座談會一開始也沒有多少路人進來關注。

    直到現場有人拍了照、發動態。

    六度分離理論在此刻展現了一波威力,有李南池的粉絲髮現自家偶像跟着國內三位名導大佬坐在了臺上,開始將這條消息散播了出去,率先就引來了李南池自帶粉的涌入。

    通過京影官方的文化周座談會直播鏈接進來後,發現直播鏡頭對着一個老外,老外正在誇誇其談,鏡頭的旁邊坐着三位電影圈大佬巨,對比之下,自家偶像面孔過分年輕的也佔一席。

    這些粉絲只是衝着李南池來的,可是聽了一會兒,除了聽着老外巴拉巴拉、翻譯的聲音以及三位影圈大佬說話外,並沒有如他們期待的偶像大談特談。

    轉播不能發彈幕,觀看網絡轉播的粉絲就在圍脖評論區和論壇蓋了一個樓,嘰嘰喳喳了起來:

    “感覺池大的參與度並不是很高啊。”

    “嗯,剛纔還在轉話筒,似乎並不感興趣。”

    “你們不懂,這是謙虛,另外的四位裏,一位是奧斯卡獲得者,另三位既是京影畢業、亦是國內影圈大佬,池大要是抓着話筒大談特談,那其他四位面子擺哪兒?”

    “……”

    整個交流的過程中,平均另外四位導演說七分鐘李南池只會說一兩分鐘的樣子。

    交流的層次很高端,不少屏幕前的李南池粉絲聽得頭上冒出一個個問號。

    自家偶像話不多,又不大能聽得懂,圍觀羣衆開始流失……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座談會已經進行了兩個小時。

    再次輪到卡羅時,這位好萊塢導演總結自己前面的話說道:

    “目前佔據全球百分之六產量的好萊塢電影擁有全球放映量的八成,放映量已經說明目前的好萊塢所倡導的人性挖掘、英雄主義、想象創造......華夏本土電影雖然走向國際電影節的數量愈發增加,但主要還是一些導演的個人魅力,比如我面前的四位導演……

    因此我認爲,華夏的電影要更深一步融入全球化市場,就需要從東方文化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要更加的突出個人挑戰困難、想象創造的英雄主義氣質,而這是華夏文化中所欠缺的,我注意到華夏電影中更注重的是強調集體的力量,但這並不太適應全球化的語境表達。”

    最後的這段總結,卡羅說得頭頭是道,中間歇了三次,喝了三次水。

    坐在下面的人不斷的點着頭,覺得頗有道理,坐在第一排的老師,頷首點頭很是投入。

    李南池依葫蘆畫瓢的點頭本來已經有節奏了,可是聽到這最後,眉頭卻是皺了起來。

    本來自己就是在摸魚,就聽四位大佬誇誇其談,輪到自己的時候,就說一些毫無營養也挑不出錯的話。在院裏給出座談會的話題時,他也沒有去可以準備,這些日子他除了打卡出勤上課,就是投入到三毛的後期剪輯和特效加入工作中。

    但是現在,聽了卡羅最後的這段,心中有一團話抑鬱着,就是不吐不快。

    什麼叫缺乏英雄挑戰?

    什麼叫缺乏人性挖掘?

    什麼叫缺乏想象創造?

    一脈相傳的華夏文化中缺乏這些嗎?

    不缺!

    戴着翻譯耳機的詹姆斯卡羅看到了李南池的表情變化,微笑着問道:“李先生,你是有什麼想說的嗎?”

    李南池拿起一直擱在大腿邊的話筒說道:“是的,我不認同卡羅先生你最後的這種觀點。”

    這一刻。

    一直跟着老師後面依葫蘆畫瓢點頭頷首的李南池,直接掀了瓢。

    《從軍事片開始當大佬》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