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國戲子 >033 祕聞
    要問流連在錢塘江畔上的都是什麼人那肯定是閒人。

    冬日閒暇,閒人多,話多,整日裏東家長西家短的,所以,關於梅園的事情很開就傳遍了江畔,進而傳遍錢塘,有信者,亦有不信者,大抵是不信者居多,坊間裏議論紛紛,不少人指着梅園指指點點、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大抵說的不是什麼好話。

    而今梅園裏愁雲籠罩,自然是顧不上那些的,晚娘臥牀不起,衆人都情緒低落,梅長青看在眼裏卻束手無策,這種事是需要時間來撫平的,一切也只能等晚娘好起來了。

    過了七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過了頭七,衆人悲傷的情緒緩和了些,晚娘也已經下牀,如今她是梅園裏的精神支柱,這點她心裏清楚,所以白天她堅強的打點着梅園,唯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纔是那個柔弱無助的女人,梅長青不止一次在半夜裏聽到她的嗚咽聲,心痛之餘,也只能讓小瑾兒多陪着她,小丫頭傻乎乎的,有她陪着,晚娘的心情倒也舒緩了些。

    讓梅長青意外的是,幾天後大周朝廷竟然下了一道嘉獎令,沈老親自送來了一塊皇帝親書的匾額,隨行的除了幾個衙役,還有一個宣旨的小太監,晚娘激動的情不自已,帶着一園子人跪地接了聖旨。

    聖旨裏只是簡單的表彰了幾句梅闌幾人,賞了些絹布銀兩。

    宣了旨,李慶之偷偷的塞了幾十兩銀子給那小太監,小太監滿意的點了點頭,沈老上香祭拜了梅闌,隨後拍了拍梅長青的肩膀,道了聲“節哀”,兩人也沒聊幾句,由於要送天使,所以很快沈老便帶人離開了。

    等人走後,晚娘帶着弟子們去靈堂告慰亡靈,一羣人哭哭啼啼的,想來也是,在這個君權神授的大時代裏,朝廷的嘉獎令對於普通人來說,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天大恩賜,更何況是這羣可憐的戲子。

    門前能掛個皇帝御筆親書的匾額,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梅園人沐浴焚香換上新衣,晚娘還讓李慶之買了些炮仗,江畔邊上一陣噼裏啪啦聲後,在往來路人商戶的圍觀下,梅園前院門頭換上了新的匾額。這是御賜的匾額,看着自然要比原先的貴氣多了,上好的黃花梨木製作,除了刻有梅園兩個大字外,還刻有一方鮮紅的天子大印。

    不少路過的儒生面色複雜的看着這塊匾額,心道,“活見鬼了,一羣戲子竟然獲此殊榮,實屬千百年來頭一遭。”

    梅長青面色平靜的攙扶着晚娘,一切不過是大周朝廷爲了收買民心搞的噱頭而已,皇帝只是隨手寫兩個字、在聖旨上蓋了個大印,有什麼好激動的若非身份卑賤,若是生在公卿世家,又豈止是這點恩賞這可是十多條轟轟烈烈的人命啊,如今就換來這點虛頭,梅長青捫心自問,這一切值得嗎在他看來或許不值,但若是換成梅闌或者其他人,他們一定覺得值。

    事實上,他有些小看了這張嘉獎令,對於王公大臣來說,這或許並沒什麼,但細數歷朝歷代,能得到皇帝下旨嘉獎的平民能有幾個

    他不知道的是,下旨前,幾位朝臣對這份嘉獎意見不一,有人認爲不過一羣有些義氣的戲子罷了,賞賜點財物就是,用不着弄的這麼隆重,也有人認爲這是收穫民心的機會,不能這麼草率了事,雙方爭吵不休,不得已下請示了皇帝,最後由皇帝拍板定奪,這才下的旨。

    不過就算梅長青知道了,大抵也就嗤笑幾聲罷了,這種事兒對於那些朝臣們來說,不過是他們一時無聊掀起的點波瀾,給他們勾心鬥角中增添的一點調味品,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上輩子看了那麼多宮鬥、歷史劇,他豈能看不清這些權貴階級的嘴臉

    短時間來看,這份嘉獎令還是有些好處的,一來坐實了梅闌幾人的功績,讓那些關於梅園的流言蜚語很快隨之平息了,二來對梅園的生意也有幫助,連日來場場滿座,倒是讓梅園賺了不少。

    隨着晚娘身體的一天天好轉,日子總算逐漸恢復了往常,梅長青在接旨的第二天就被晚娘趕往劉府讀書,他倒也樂得如此。

    劉府今日倒挺熱鬧,沈老這一早跑來劉府,拉着文成先生在書房裏嘀咕半天,話題竟是關於一個懷孕的女人,只不過這女人的身份有些特殊,是大周的女皇陛下。

    本來梅長青還覺着有些奇怪,女子懷孕似乎沒什麼稀奇,便是女皇帝也終究是個女人,如今她纔不過而立之年,正當如狼似虎的年紀,懷個孩子也實屬正常,後來才聽明白,非是這孩子的原因,而是他爹身份的問題,這位“爹”先生來頭不小,處理不好就會引發朝野動盪,眼下這羣雄爭霸的節骨眼兒上,大周可禁不起這番折騰。

    事關皇室祕聞,也算是朝廷機密,梅長青本應該避開的,但文成先生似乎有意讓他接觸這些,既然二人對他毫不避諱,他倒是也沒在意,這種事兒他聽聽就好,反正又不是他“爹”,也礙不着他啥事兒,就當是聽個故事了。

    關於這位大周女皇帝武明月,梅長青從文成先生那兒聽過一些,在他內心看來,這女人簡直就是一個翻版的“武則天”,二人一樣的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也一樣的工於心計、心狠手辣。

    隋末亂世爭雄,應國公武文慶率武氏脫穎而出,雄踞南方半壁江山自立登基,立國號:周,武文慶二子五女,七人中唯長子長女二人最爲出類拔萃。嫡長子武青麟極善權謀,亂世中四處合縱連橫,爲武氏拉攏了不少的朝臣世家,可謂是功勳卓著。長女武明月更是巾幗不讓鬚眉,立下汗馬功勞不說,還深得衆將士擁戴。武青麟重世家輕寒門,大周世家大族皆盡擁護武青麟登上太子之位,逼迫武明月交出兵權。武明月則不同,門下唯纔是舉,奇人異士匯聚一堂,大爭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衆人拋頭顱灑熱血爲的就是搏個功名利祿,一旦武明月交出兵權,這羣人則何去何從

    所以武明月反了,一來是爲野心,二來她不得不反,就好比那玄武門下的李世民,既有爲實現野心而高興,又有爲手足相殘而無奈,所謂天家無親情,大概就是如此了。

    武明月在文成先生等一衆心腹的支持下,趁着太子無備、老皇帝又臥病在牀時發動了政變,弒兄囚父,一舉奪了這新生的大周江山,成爲了這片土地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真可謂是一路踩着血路強勢登基了。隨後,她藉着手中刀鋒凌厲之勢,一方面大肆清除異己,能拉攏的拉攏,不能拉攏的直接抄家滅族,手段之狠辣震的舉世皆驚;另一方面又勸課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所以朝內賢才輩出,一時間吏治清明,造就瞭如今南方的一片欣欣向榮,從而深得民心。

    除此以外,這兩位女皇帝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共同點,那就是“好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