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風起南海 >第二十七章 自立門戶?
    二月,真定城外,太行山裏,潘汲依然在田間察看今年的春耕情況。

    今年,從南海那邊送來了一些新奇的作物種子,都是潘汲從來沒見過的,和這些作物種子一起到真定的,還有一些農技人員,他們是來教這裏的農民種植那些新奇的作物的。

    這些作物就是土豆、紅薯、玉米和南瓜,在南海經過兩年的育種和推廣之後,現在已經具備了大規模種植的條件,農技人員也總結了不少種植經驗,所以周曄將它們運到了常山郡和定北郡分別進行推廣種植。

    這些作物都很適合在山區乾旱地區種植,而常山郡和定北郡就有不少山區乾旱地區,所以正適合這裏。

    這幾年,北方經常大旱,所以傳統的糧食作物減產得很厲害,定北郡面積大,還有不少適合種植水稻的沖積平原,所以情況還好一些,可是常山郡中潘汲控制的部分面積不是很大,人口卻達到了六十萬以上,水資源也遠遠沒有定北郡豐富,所以情況不容樂觀,要養活這麼多老百姓不容易,往往需要甄家給他們運送大量糧食。

    可是這些作物聽說產量都怪高的,其中土豆、紅薯和南瓜聽說畝產量都在十石以上,有的甚至可以達到二三十石,玉米的產量雖然沒有這麼高,可是也在七八石左右,而且可以作爲主食,養人。

    紅薯和南瓜不但根莖和果實可以喫,甚至葉和藤也可以喫,還是兩樣美味的蔬菜,做飼料也不差,玉米的秸杆也是上好的飼料,總之,這些作物全身都是寶,而且不挑地,不管什麼樣的地,種下去就能收,產量都不差,這是最重要的。

    常山郡就是地少啊,不過太行山裏面千溝萬壑,雖然土地貧瘠,可是面積大啊,這些作物能夠在太行山裏種植,這簡直是太重要了。

    因此,潘汲對這幾種作物抱有巨大的期待,他用了非常大的力度來宣傳,讓農民們都來種植這些作物,又陪着農技員到處指導那些農民們種植這些新奇的作物。

    不過,今年常山郡也是不可能大面積種植這些作物的,畢竟南海離常山郡太遠了,而且常山郡也不靠海,能夠運來的種子也有限,等今年種植之後,明年多留種,就可以大規模的種植了。

    潘汲正在一塊地裏陪着農技員指導一位農民種植紅薯,這裏是山區,土地十分貧瘠,這裏又十分乾旱,可以說是常山郡條件最差的一塊地之一,如果紅薯能夠在這裏取得豐收,那就沒什麼地方不能種了。

    這時,他的一名親衛過來稟報,說是張燕來了,要求見潘汲。

    張燕自從攻打盧奴縣城大敗一場之後,低調了許多,他的手下也縮水不少,雖然這段時間以來,他又收納了一些手下,可是現在跟他全盛時期相比,不知道差了多少,他跟潘汲的實力差距也是越來越大。

    不過潘汲也沒有乘人之危,乘機吞併他,張燕倒還是知道好歹,這段時間逢年過節都會派人來給潘汲送點禮,問候一下,潘汲每次也都給他一些回禮,兩家的關係倒是比之前好了一些。

    今天張燕親自來了,潘汲當然不能不見,他便讓親衛將張燕帶了進來。

    張燕一個人進谷來了,他大踏步走到潘汲面前,拱手道:“見過潘大哥”

    潘汲道:“飛燕啊,你不在你那裏搞春耕,你到我這裏來幹什麼”

    張燕笑道:“燕今日來此,是爲了和潘大哥商量大事的。”

    潘汲大馬金刀的在一塊石頭上坐了下來,又讓張燕坐下,然後問道:“有何大事”

    張燕道:“如今董卓亂漢,倒行逆施,關東十八路諸侯聯合討董,天下矚目,燕雖不才,但潘大哥乃天下英雄,何不領兵參與討董若是潘大哥願意討董,燕甘願附潘大哥之驥尾。”

    潘汲道:“飛燕,咱們就是黃巾,是要反漢的,你要永遠記住這一點,董卓亂漢與我等有何相干他們討董便讓他們討去,我等只需要將常山郡治理好,讓郡中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就行了。”

    張燕道:“可是若我等一直沒有作爲,在此亂世之中,又有何出路遲早會被諸侯不容的。”

    潘汲道:“這個不用你替我操心,若真有真心愛護百姓的仁君出現,我自會相投。”

    張燕急了:“這世上又豈有真心愛護百姓的仁君潘大哥何不自立門戶若是潘大哥願意打起旗號,燕願爲潘大哥一馬前卒也。”

    潘汲搖頭道:“你不必再說了,我現在的志向便是保住這幾縣數十萬百姓而已,你走吧。”

    張燕還待再說,旁邊的於毒道:“飛燕,你沒聽到潘大哥讓你走”

    張燕無奈之下,只能是離開了。

    楊鳳笑道:“讓我們興兵討董,真是可笑,這飛燕啊,老是做一些可笑的事情,朝三暮四,實跳樑小醜也。”

    趙雲在旁邊沒有說話,不過他的眉宇緊鎖,似乎在深思。

    潘汲便起身道:“咱們回去吧。”

    一行人回了真定城,於毒和楊鳳等人都回自己的宅子裏去了,只有趙雲留了下來。

    潘汲道:“子龍,你有事跟我說嗎”

    趙雲問道:“潘大哥,你說若真有真心愛護百姓的仁君出現,你自會相投,這樣的人真的存在嗎我覺得張燕有一句話說得不錯,潘大哥你不如自己打起旗號,號召天下黃巾相從,我相信潘大哥你就是一個仁君,你將常山郡治理得這麼好,百姓安居樂業,比哪一個官都要強,如今天下各地黃巾加起來只怕有數百萬之衆,若是潘大哥能夠將他們集合起來,未必不能成就大事。”

    潘汲笑了:“子龍啊,你還是這麼單純,天下黃巾和打着黃巾旗號的人確實有數百萬之衆,可是你真以爲我打起了旗號,就能讓他們前來相從他們憑什麼從我就因爲我是一個仁君我告訴你,人都是自私的,他們打起黃巾旗號只是爲了自己的權欲而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