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風起南海 >第七十六章 郡守呂正
    公孫度此時如墮冰窟,他的心都涼了半截,說實話,他確實是一個梟雄,他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還能使出這一招驅虎吞狼之計,讓鮮卑、烏桓兩支胡人騎兵爲他火中取栗,也確實是好本事。

    若是鮮卑、烏桓聯軍勝了,那公孫度便能夠順勢拿下玄菟郡,那樣的話,他的勢力便會大張,可是誰又知道鮮卑、烏桓聯軍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居然慘敗在高句麗郡的騎兵鐵蹄之下。

    趙雲、夏侯蘭、陳明徐榮、太史慈這幾個名字,公孫度已經牢牢記住了,就是這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名字,立下了如此偉業。

    公孫度現在很恐懼,若是黃巾軍打過來了,他該怎麼辦?他可不認爲自己郡中那些雜牌軍,就能夠頂住如此強大的黃巾軍。

    不過公孫度肯定不能束手待斃,他將自己手下的部隊全部都佈置在了邊境上,以抵擋黃巾軍可能的攻擊,同時,他也加大了對郡中豪強地主的清掃力度,因爲他一點兒也不相信這些豪強地主,他不希望在和黃巾軍作戰的時候,內部還出亂子,後院起火,所以他要將這些豪強地主清除乾淨,將郡中能夠利用的力量全都統合起來。

    可是讓公孫度意外的是,黃巾軍居然並沒有趁勢殺過來,與遼東郡相鄰的玄菟郡平靜得讓人心悸。

    當然,其實玄菟郡也不算平靜,因爲他們一直都在給新去的流民授田,動靜鬧得不小,這讓遼東郡的漢民不斷往玄菟郡跑,玄菟郡的人太少了,似乎不管去多少人都有田可以分給他們一樣。

    這讓公孫度有一些無可奈何,雖然他也下令禁止郡中百姓逃往玄菟郡,可是他總不見得能夠在雙方的邊境砌起一道牆,無論管得怎麼嚴,總還是有缺口可以鑽的。

    這樣下去不是一件好事,遼東郡的人口雖然不少,可是照這樣跑下去,要不了一兩年,他們的人口就得全跑到玄菟郡去,那他公孫度還玩個屁啊?人口就是兵源,人口就是稅源,人口就是實力啊。

    公孫度迫於無奈,也只能是跟着玄菟郡玩授田這一套,反正他現在已經砍了不少豪強地主,手中的空地不少,只不過他定的稅率不可能像玄菟郡那麼低,因爲他還要養兵,他的裝備水平也差,跟玄菟郡玩軍備競賽,什麼都需要錢。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爲什麼玄菟郡能夠定下那麼低的稅率,還能保持這麼高的裝備水平的,他根本就不知道,玄菟郡後面有一個南海在支持,而且定北郡現在的工業也發展得很不錯了,他們的裝備成本低到了公孫度無法想象的地步。

    正是稅率的區別,讓公孫度還是無法阻擋郡中百姓逃往玄菟郡,這讓公孫度一天一天的虛弱了下去,可是公孫度卻無計可施。

    在趙雲等人一戰而定高句麗郡之後,定北郡、樂浪郡、玄菟郡和高句麗郡便迎來了長足的發展。

    童鐸之前便在定北郡建了不少工廠,定北郡多山,這裏的礦物資源非常豐富,光靠發展農業是很難將經濟發展起來的,但是發展工業就很合適了,除了糖廠這裏因爲缺乏原材料而不適合興辦之外,南海其它的工廠基本上在這裏進行了複製。

    這些年,南海培養了大批工匠,特別是近幾年的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每年都有上千人畢業,有這些技術人員爲基礎,興辦工廠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這些工廠的產品,需要一個銷售地,而廣闊的草原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銷售地。

    草原上的財富其實很多,最多的就是馬匹、羊皮、羊毛、牛羊肉等等,對於這些東西,整個交州勢力都有很大的需求。

    以前,由於到草原的商路不通,這些東西要想賣到交州那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可是現在交州已經佔領了玄菟郡和高句麗郡,也就直接和草原接壤,兩者之間通商就非常容易了。

    於是,周曄便將呂正派到了高句麗郡擔任郡守,讓他去發展高句麗郡的商業。

    呂正是南海官學第一批學生當中的一個,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一直都在英才班裏,如今他已經從南海大學畢業,又在南海郡中實習一年,對南海的政務體系已經非常熟悉了,而且他的年紀比較大,已經二十二歲了,性格也是老成持重的,所以周曄纔將他放到了高句麗郡。

    這也是完全從南海教育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出色人才第一次擔任郡守這樣的高官,也算是檢驗南海教育成果的一個嘗試。

    反正高句麗郡有趙雲、徐榮這樣的大將壓陣,又剛剛大勝,四夷賓服,不可能出什麼大亂子,將呂正派到那裏,周曄也可以放心。

    臨行前,周曄親自召見了呂正,對他多有勉勵,這讓呂正十分激動,他表示一定不會辜負周曄的期望,必定將高句麗郡治理好。

    呂正也早就結婚生子,因此,周曄讓他將妻子帶到了高句麗郡,而他的兒子由於幼小,怕不能適應高句麗郡的天氣,便留在了南海,交給了呂正的父母撫養。

    另外,周曄也將數十名郡吏派給了呂正,作爲他的幫手。

    高句麗郡雖然是一個邊郡,可是由於之前是高句麗國,他們的土地十分廣闊,也有三十餘萬百姓,算得上是一個大郡了,對於呂正來說,他肩膀上的擔子很重。

    周曄給呂正出了主意,高句麗郡的發展首先的重中之重就是農業,高句麗郡有大片平原,很適合種植水稻、棉花等作物,發展得好的話,可以成爲交州勢力的又一個糧倉。

    然後便是工業,以當地的棉花、羊皮、羊毛等特產爲原材料,可以大力發展紡織業、服裝業。

    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商業了,呂正完全可以在高句麗郡開展與草原民族的貿易,用東北四郡的工農業產品與草原民族交換他們的馬匹、羊皮、羊毛、牛羊肉等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