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在大宋整挺好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殺令的背面
    遣走了信使,田虎再度思忖起改立太子的事情來。若真的把晉州傳給田十一的話,田家列祖列宗許是真有位列宗廟的一天。只是田十一從小就不受喜愛,也不知會不會記恨自己,田虎思來想去也沒想出個名堂來……

    </p>

    汴梁城馬行街的一間茶樓日前換了掌櫃,新掌櫃姓吳,一身文氣彬彬有禮,與四周鄰里相處得極是融洽。待得茶樓打了烊,吳掌櫃讓新買回的小妾先去後面休息,自己卻倒了碗老酒默默飲着。

    </p>

    梁山上的兄弟死得沒剩誰了,吳用想要報仇都尋不到幫手,也只好苟延殘喘地活着。

    </p>

    一個人在黑暗裏枯坐到半夜,吳用在口中輕聲呢喃道:“好厲害的天賜軍,好威風的田十一。哼!老虎尚有打盹的時候,我就不信你田十一是塊鐵板。最晚有一天,我要屠盡你滿門……”

    </p>

    若說收到戰報的這些人裏,最憋氣最不敢相信的仍是譚稹。

    </p>

    當日譚稹看着慘敗而回的吳玠、吳璘兩兄弟,氣得他差點下令將二人推出去斬首。一萬西軍精銳逃回來不足三千,天賜軍卻一人沒死,這仗是怎麼打的?

    </p>

    要說吳玠在與西夏人的戰爭中也是勇猛得一塌糊塗,咋遇到天賜軍就熊成了這個樣子?

    </p>

    爲帥者必須賞罰分明,吳玠兄弟兩人無端大敗,這事必須要懲罰。若是不罰的話,後面就不會有人賣命了。

    </p>

    譚稹下令,判吳氏兄弟二人各八十軍棍,降職三階,准予戴罪立功。戰敗逃回來的兩千四百士卒,盡皆斬首,從今往後但凡有臨陣脫逃着,定斬不赦。

    </p>

    衆將聽了這話都嚇了一跳。降職三階也就罷了,八十軍棍沒人能捱得過去,肯定逃不過一個死字。兩千四百士卒斬首更是從未有過的重罰,那可都是西軍的兒郎,說啥也不能讓譚稹隨隨便便給砍了。

    </p>

    眼見衆將下跪求情,譚稹知道自己立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但下達的軍令是不能更改的,這裏便看出譚稹的詭計和殺人不眨眼來。

    </p>

    譚稹聲稱看在衆將的面子上,吳玠、吳璘兩兄弟的軍棍可以暫時記下,若再打敗仗兩罪並罰。至於兩千四百顆腦袋是一定要有的,念在西軍士卒都曾爲國立過功,可以用寧武軍敗兵來替代。

    </p>

    當日牛通帶領天賜軍打破杭州城門,摩尼教叛軍趁機佔領了整座杭州,寧武軍大敗後四處逃竄。如今的西軍軍營之中,便有收攏來的近三千寧武軍敗兵。

    </p>

    寧武軍此時正是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時候,西軍衆將自不會爲其求情。就這樣,近三千寧武軍被綁起來封了嘴巴,代替兩千四百西軍被砍了腦袋。

    </p>

    田十一聽到這消息時也不禁感嘆起譚稹的心狠手辣來,近三千條人命啊,轉瞬間就成了譚太監的立威工具,這些個沒卵的傢伙還真是夠陰夠狠。4E

    </p>

    很快便有南行司的祕諜再度前來,向十一哥稟報了譚稹斬殺三千寧武軍的事情,只不過更加的詳細。當田十一聽說被砍頭的寧武軍敗兵中有梁紅玉的爹爹時,整個人都懵住了。

    </p>

    到處都找不到梁紅玉的老爹,卻原來是躲在西軍的軍營之中。你躲哪不好,偏偏躲到那個死太監的手下。這回好了,把腦袋給躲沒了,讓自己如何向梁小妞交代啊。

    </p>

    長長嘆了口氣,田十一決定這消息還是先不要告訴梁紅玉的好。以梁小妞的性子,此時若知她爹爹被譚稹當替罪羊給砍了,說不得會做出什麼事來。如今正是兵荒馬亂的時候,萬萬不能讓她出來亂跑。

    </p>

    與田十一的鬱悶比起來,譚稹堪稱是火冒三丈了。

    </p>

    韓世忠也算有些腦子,知道親手把田十一的“三殺令”交到譚稹手裏,一定沒有好果子喫,所以他先是混在吳玠的敗軍之中回了西軍軍營,又在夜裏潛入到中軍大帳,把“三殺令”悄悄放在了譚稹的桌子上。

    </p>

    中軍大帳被人潛入,這豈不是說換個刺客來也能隨意出入中軍大帳?所以當值的近衛親軍全都被按到地上打了軍棍。

    </p>

    譚稹身爲堂堂兩浙路制置使,自然不會被一介叛軍所威脅。西軍衆將聽了田十一信裏的內容都氣得要命,甚至有將領提出要出去斬殺一萬百姓給田十一送過去,讓姓田的小子知道西軍不是好威脅的。其實每個人都知道,提出這建議的將領只不過是想要出去搶些財物,順便再奪些婦人回來樂一樂。

    </p>

    讓西軍將領沒想到的是,譚稹並沒有接受衆將的提議,反倒說衆位將領身爲王師,卻要一介叛軍辱罵劫掠百姓這種事,難道不覺得丟人嗎?還說大家本就是官軍,愛護百姓是應做之事,要爭就在戰場上爭個長短,砍了田十一的首級纔算英雄。

    </p>

    隨即譚稹下令,但凡無顧傷害百姓者,斬。

    </p>

    衆將領大眼瞪小眼,立即有人站出來說譚大人愛民如子,是百官的典範,吾輩定當效仿之。隨後衆將一齊表了衷心,要奮勇殺敵,定要將田十一的首級獻到制置使大人帳前。

    </p>

    譚稹很是勉勵了衆將一番,這才讓衆將回去備戰,此後譚稹麾下的西軍,果然再沒敢禍害過百姓。

    </p>

    實際上譚稹對於殺上幾百幾萬個百姓是不在乎的,但最重要的是田十一的“三殺令”背面還有一行字,那行字衆將都沒有看到。那行字措辭很是隨意,但卻並無肅殺之意,只說譚稹若能約束好手下兵將的話,將來可放他一次活命。

    </p>

    天賜軍的戰績實在太嚇人了,譚稹已經沒了必勝的信心,他已經開始後悔聽了童貫童大人的話。可戰事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不論他願不願意都得打下去,田十一寫在“三殺令”後面的那段話也算安了他的心。只要能保住小命,打仗的時候再保守一些,儘量不要損傷太多的士卒,也算是立於不敗之地了。

    </p>

    譚稹初來東南之時自然是懷着豪心壯志的,但先是派出奇襲天賜軍的一萬人損失慘重,帶兵來到歙州城外又被老奸巨猾的婁敏中設計,被燒燬了近一半的糧草,譚稹此時已經變得小心翼翼起來。他甚至沒有派兵攻打歙州城,反而下令後撤至黟縣,遠遠躲開了婁敏中,擺出一副等待童貫十萬大軍的架勢來。

    </p>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