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工程師 >第三十二章基礎
    雖然同意了典韋的意見,但一想到把戰亂中流落異鄉的貧民百姓抓來做奴隸,多少受過人權教育的衛臻總有些膈應。管疤子的意見再一出,衛臻有些猶疑不定了。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採納了典韋的主意。沒法子,以現在衛家莊子的規模和開發程度,人力資源已經有些溢出了。衛臻根本沒來得及弄出幾項穿越人士攢家業的產業,用不了那麼多人。抓來做苦力還行,修路挖塘的,給頓飯就糊弄過去了。納入莊子的情況下,這個待遇可沒什麼吸引力。

    打定主意的衛臻,安排典韋帶着管疤子和親衛隊立即行動。進入十月後,秋雨連綿的,就沒見幾天好天,不解決野民這個不安定因素,開荒的莊戶下不了地,耽誤的時日可不容易補回來,沒準就要誤了計劃中的冬小麥種植。

    管疤子雖算不上地頭蛇,終究和李大眼那幫子野民相熟,對他們的活動區域和習慣略知一些,帶上也能起半個帶路黨的作用。

    本來衛臻還想搞一些形式主義的活動,例如親問撫卹李犢家,在莊子里老幼面前,立誓報仇之類的。想想還是算了,他實在不擅長搞這些。反正莊戶們平日裏實實在在的好處可沒少得,這死了個莊戶,自己又大張旗鼓的去報仇,對莊戶來說,夠意思的了,沒有一些形式主義的作秀,也無傷大雅。

    有管疤子熟悉野民情況的帶路黨,領頭的又是典韋這樣號稱古之惡來的虎熊之士,一幫子雖說不上能征善戰,鬥毆能裏卻個頂個拔尖的遊俠。拿着刀劍槍矛,對付一些勉強用木棒農具武裝的野民還不是手到擒來

    帶隊的典韋還嘀咕,若不是陰雨天氣影響,加上好幾撥野民分佈過散,他們根本用不了六日之多。除了李大眼一夥,其他野民見到殺氣騰騰的一幫人,抱頭投降那叫一個利落。頑抗到底或者說被拒降後不得不頑抗到底的李大眼,也沒翻出什麼浪花,在典韋面前一個回合都沒走完,就被典韋一鐵戟把腦袋削個稀巴爛。

    看着十來個血刺呼啦的人頭,沒見過大場面的衛家莊戶們那叫羣情聳動,不少人吐得一塌糊塗。

    衛臻其實胃裏也翻騰的厲害,臉色雪白,強忍着噁心,讓典韋將十來顆人頭置於李犢墳前,算是慰藉他在天之靈了。至於他自己晚上會不會做噩夢,都走到這一步了,哪能半途而廢,徒惹人笑做噩夢也管不了了。誰讓他自己嘴賤,說要親自祭奠呢。

    處理完首級,接下來就是被抓來的七百多野民了。對於這個數量,衛臻還是比較喫驚的。他原本以爲,襄邑附近的野民不過百餘人而已,沒想到居然如此之多。這讓衛臻委實有些頭疼。衛家莊子現在實在沒有多少活兒讓這些人幹,可也不能白養着他們不是,畢竟典韋是去抓苦力,不是請太爺的。

    說起來挺愁人的,別人穿越,三五個月就能讓屬下勢力面貌一新,名下產業一個賽一個的多,用人缺口那叫一個大,塞個千兒八百的人根本不叫事。偏偏到了衛臻這兒,穿越者慣例就不好使了,穿越幾年愣是沒整出個像模像樣的產業。糞肥、養殖那都是小打小鬧,根本用不了幾個人。燒磚衛臻倒是想弄,衛家莊子用磚地方也不少,但襄邑地處平原,木柴資源比不了山區,能供莊戶們日常所用就不錯了,燒磚怎麼算也不划算。還有穿越者兩發明兩改進,火藥衛臻搗鼓了一番,到現在都沒弄出能急速燃燒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硝石沒弄對,就他所知,硝石的種類可不少,做火藥的具體是哪種他還真不清楚。就知道廁所牆上泛白的粉末是合用的。但襄邑能有幾個廁所提純下來,能夠幾次實驗的玻璃他打定主意盜版皇室了,自己創造根本想都沒想,除了知道原材料是沙子,然後高溫處理,其他他是兩眼一抹黑,也不知道那些穿越者是怎麼搞那麼明白的,難不成都是玻璃廠出身又或者是技術工人的小舅子

    造紙術技術儲配不足,又沒有幹過造紙的大舅子,只能等着盜版皇宮。鍊鐵術倒不難,可大都在南陽那塊,襄邑可沒有這樣的人才。衛臻自己中學高中學的那點什麼高爐改良的知識忘光了不說,就是沒忘,估計也屁用沒有。衛臻還就奇了怪了。你說他上學是也算是尖子生之一,畢業後也沒放下專業知識,還成了建造師,工程師職稱也在手裏,爲嘛到了漢末,別說比學霸穿越者了,學渣都比他強得多啊。難道他就是傳說中的書呆子,只會考試,實踐零蛋的那種

    衛臻自覺不是,別的不說,起碼因爲工作時常接觸,水泥他很有把握燒出來。可惜襄邑地處平原,別說山了,小土包都難找。受地方條件所限,壓根沒有原材料,讓衛臻也只能仰天長嘆了。

    仰天長嘆後,七百多口子該安排還是得安排,總不能把他們都咔嚓了或者白白養着。考慮了一番,衛臻決定讓這七百多人男丁全去挖渠道,女人和小孩嘛,清塘挖淤去。

    六月份時,大漢朝七個郡都發了大水,境內有濟水、汳水、睢水流經的陳留郡就是這七個倒黴的郡國之一,睢水流經的襄邑也沒能倖免於難。好在陳留郡在這三條水路的中上游,雖遭了水災,卻不是太嚴重,一直因爲糞肥清塘挖淤的衛家莊子,更是屁事沒有。不像濟水下游的濟陰郡,尤其是李典老家乘氏縣,臨着大野澤,被淹了個暢快。

    水現在是退了,跟着大水來的淤泥雜物卻後者臉皮留下了,清理這些不速之客的任務是陳留郡守和襄邑縣令頭疼考慮的事。少不得要像典韋說得那樣,徵發民夫,趁冬日枯水期,好好整頓堤防,清淤除雜。事實上,據衛茲透漏,陳留郡守府已經開始起草這個告示了。本來準備利用秋後和冬日間這段空檔期,讓莊戶們突擊完成開荒工作,結果秋雨連綿不說,又遇上野民這檔子事兒,兩下里一耽誤,荒地還能在郡守徵發民夫前開出來,一開始配給的人多,衛家牛也多,又有曲轅犁這一大利器,燒荒,翻耕的活再擠幾天時間,也就完成了。配套的渠道,一開始分得人手就少,就算是有開溝機輔助,卻怎麼也完不成了。

    本來,衛臻想着,親衛隊能抓一百多口子野民,馬馬虎虎把渠道修完也就不愁了,誰成想一下典韋居然如此賣力,完成任務超額瞭如此之多。

    一分錢做一分事,一下多了這麼多的的人力,衛臻也不滿足僅僅把以前損毀的渠道修復、更新了。他很快制定了一個新計劃,弄出了一個新的渠道水網開挖計劃。

    衛臻計劃在新開墾的四千傾耕地裏,在原有渠道的基礎上,在開挖七條聯通睢水的長渠和六個蓄水塘,做到旱時能灌,澇時能排,把衛家莊子打造成一個產糧小基地。在衛臻的印象裏,後來夏侯惇做陳留太守時,好像就在襄邑的睢水兩岸建了個軍屯,進行屯田。這說明三件事,一是睢水兩岸是產糧的地方。可不是嘛,大平原,又貼着睢水,不愁灌溉,產量之地那是一定的。第二就是襄邑運輸方便。曹老闆的軍屯主要是供應麾下軍隊征戰的。運輸要是不方便,糧食都耗在路上,那就是白搞屯田,瞎折騰了。襄邑地處平原,陸地交通方便不說,最主要的是水運在北方地區也是少有的便利。運糧這東西,在火車、汽車沒發明以前,水運比陸運節省的成本那是多了去了,即使在後世,鐵路、公路阡陌交通的情況下,可萬噸巨輪比起來,也是遠遠不夠看的。襄邑有睢水流經,汳水在側,往西不遠有汝水,往北就是濟水和母親河,水運發達,作爲屯田之地再合適不過。也難怪曹老闆以後會選中這個地方。衛臻現在要做的就是先給曹老闆打好基礎。第三說明的是襄邑原本的丁口一定損失不少。不然曹老闆不會有那麼多無主之地用來屯田。不過這種情況,在三國時期,是普遍情況。先黃巾,後軍閥的,丁口能多才怪了。關中平原上百萬戶的好地方,被董胖子和他手底下幾位軍頭折騰幾年後,不也成了荒涼之地,直到諸葛大神北伐是都沒恢復過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