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的芳華時代 >第221章 不是虛言(求訂閱)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我的芳華時代 熱門”查找最新章節

    五位師兄師姐怪異的表情,顧秋風看在眼裏。

    他微微一笑,語氣客觀而冷峻。

    “試想,如果董承、伏完這些人密謀成功,奪取了軍正大券,他們會不會饒過曹操一家老小呢另外,整個曹氏宗族,乃至於夏侯氏家族,他們會不會刀下留情”

    五位師兄師姐沒有立即回答“會”或者“不會”,而是皺着眉頭,陷入了思考。

    這算是一句話把天給聊死了嗎

    顧秋風暗自嘀咕了一句,繼續說道“其實曹操做事非常有章法,他有着自己的準則,比如像出賣董承、王子服等人的董府家奴秦慶童,事後向曹操討賞,曹操卻毫不留情地將他就地斬首,第五十七回,出賣侍郎黃奎的苗澤,事後向曹操說“不願加賞,只求李春香爲妻。”曹操卻笑道“你爲了一婦人,害了你姐夫一家,留此不義之人何用”便教將苗澤、李春香與黃奎一家老小並斬於市。這個畫面也挺慘的,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羅貫中在這後面還寫了一首詩苗澤因私害藎臣,春香未得反傷身。堅雄亦不相容恕,枉自圖謀作小人。”看看,羅貫中他老人家就是力挺曹操的。”

    “你想表達什麼”鄭宗緒突然問道。

    這傢伙文學素養可以啊

    顧秋風暗暗驚歎,又說道“同樣是投降,第六十七回,張魯走途無路歸降曹操,曹操優禮相待,封他爲鎮南將軍,爲什麼因爲他戰敗逃走的時候,身邊的人都勸他放火燒掉倉廩府庫,但是他認爲府庫是果家所有,於是盡數封存,全部留給了曹操;前面曹操平定中原之時,張繡用賈詡之計,殺了典韋、曹昂、曹安民,官渡之戰前夕,劉曄說張繡、賈詡來降,曹操卻不計前嫌,封張繡爲揚武將軍,還和他做了兒女親家,又封賈詡爲執金吾使;還有關羽,屯土山而約三事,下山歸降之後,曹操反倒對其敬重有加,這說明什麼說明曹操是個公私分明,看重“忠義”的人,可別小看這八個字,真要做起來可不容易,孫權做不到,劉備同樣也做不到。”

    五位師兄師姐又不說話了。

    “哈”

    沉默了一陣,吳剛笑了起來,“現在纔有點煮酒論英雄的意思啊。”

    他這麼一插科打諢,氣氛又變得活躍了。

    “秋風學弟。”

    孔澤神神叨叨地說道“你說的這些東西,我以前從未見哪個人講過,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

    施文秀感嘆道“我感覺跟他看的不是同一本小說。”

    “我也是”李小紅連忙表示贊同。

    顧秋風笑道“我看的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不知道你們看的作者是誰”

    胡侃了幾句,六個人又繞回去了。

    吳剛、鄭宗緒、孔澤、施文秀、李小紅分別援引小說中的內容說了下曹操的堅詐狡猾。

    作爲三國迷,他她們說的東西,顧秋風自是瞭如指掌。

    三國演義的第一回,曹操一出場,羅貫中首先對其外貌進行了一番描述,然後就指出這傢伙從小就不是個“好東西”

    操有叔父,見操遊,蕩,無度,嘗怒之,言於曹嵩。嵩責操。操忽心生一計,見叔父來,詐倒於地,作中風之狀。叔父驚告嵩,嵩急視之。操故無恙。嵩曰“叔言汝中風,今已愈乎”操曰“兒自來無此病;因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信其言。後叔父但言操過,嵩並不聽。

    第十七回,曹操攻打淮南袁術,日費糧食浩大,諸郡荒旱,接濟不及,他令小鬥放糧,卻移禍糧官王垕,又借其頭息事,並說出了那句令後世網友們引爲笑談的話汝死後,汝,妻,子,吾自養之,汝勿慮也。

    同樣是第十七回,曹操割首代發,羅貫中還寫了一首詩,評論了一番。

    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衆難禁。拔刀割發權爲首,方見曹瞞詐術深。

    第二十三回,假手殺彌衡。

    第三十回,曹操幼時好友許攸自袁紹處來投,問及軍糧多少,他自始至終無一句真話,被拆穿後,仍以“兵不厭詐”搪塞。

    第三十六回,僞造徐母手書,從劉備那裏騙回了徐庶。

    加上所謂的“夢中殺人”、“殺楊修”,充分爆露了曹操堅詐狡猾的本質。

    但是,他也有“雄”的一面。

    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終生未稱帝,而是清醒地意識到,過早稱帝不能成功,體現出正至上的成熟。

    此外,他在重視人才、任用人才方面也可圈可點。

    如小說第五回,關東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曹操信任馬弓手關羽,使其出戰華雄,並釃熱酒一杯壯行,與袁紹、袁術兄弟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還是以龐統爲例,來說說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吧。

    龐統首次出場,是在第四十七回,他因避亂寓居江東,後遵從周瑜的安排,跟隨志大才疏的蔣幹來曹營獻連環計,此時,他空有一個“鳳雛”的名頭,而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聲勢正隆,儘管如此,曹操還是親至轅門,迎接他入帳。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和孫權第一次見到龐統,是什麼反應

    彼時龐統因獻連環策,成就第一功,可是呢劉備僅僅因爲他顏值低就對其能力打了個差評。

    孫權也差不多。

    且看原文是如何說的吧。

    於是魯肅邀請龐統入見孫權。施禮畢。權見其人濃眉掀鼻,黑麪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乃問曰“公平生所學,以何爲主”統曰“不必拘執,隨機應變。”權曰“公之才學,比公瑾如何”統笑曰“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權平生最喜周瑜,見統輕之,心中愈不樂,乃謂統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時,卻來相請。”統長嘆一聲而出。魯肅曰“主公何不用龐士元”權曰“狂士也,用之何益”肅曰“赤壁鏖兵之時,此人曾獻連環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權曰“此時乃曹操自欲釘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

    三人的用人之術,在此高下立判。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不是虛言哪

    基於此,所以顧秋風纔想去“投奔”曹老闆我的芳華時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