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抗戰之開局讓少帥下跪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明之亡,實亡於萬曆!
    抗戰之開局讓少帥下跪正文第二百五十五章大明之亡,實亡於萬曆!衆人紛紛是看向張宗卿,他們都被張宗卿的這番話給徹底震驚。

    </p>

    不過了解這段歷史的人細想,卻是發現站起來那人說的沒錯。

    </p>

    萬曆皇帝的三大徵幾乎是耗盡了大明朝的最後一絲元氣,所以說“大明之亡,實亡於萬曆”這個論斷可謂是出彩至極。

    </p>

    也是別出心裁的觀點與看法。

    </p>

    歷史學的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們,都是驚詫的往張宗卿看去。

    </p>

    即便是以他們專業知識,在聽到張宗卿的這句話時,也是覺得似是有一道閃電劃過腦海一般。

    </p>

    在這之前,他們研究的都是女真族實力的不斷壯大、明朝末年的天災人禍引起的民變以及明朝崇禎皇帝的多疑、才大志疏等等。

    </p>

    但似乎從來沒有人將目光往前移動,在萬曆年間就發現大明逐漸走向末路的端倪。

    </p>

    “大明之亡,實亡於萬曆”這句話在信息爆炸的後世中,是被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

    </p>

    但在這個時代,張宗卿所說的這句話卻足以掀起一陣驚濤駭浪。

    </p>

    無論是專研歷史的學生還是對大明歷史有着偏愛的學子,都是對張宗卿提出的“大明之亡,實亡於萬曆”這一觀點,表示極度的認同。

    </p>

    張宗卿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對他們的研究歷史思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p>

    此時,陳音恪教授也是一臉震驚的看向張宗卿,他沒想到竟然會有人猜透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p>

    正如張宗卿所說,陳音恪教授之所以不願意往下講這段歷史。

    </p>

    便是因爲這段歷史與五胡亂華一般,屬於華夏文明的至暗時刻。

    </p>

    陳音恪教授雖然沒像張宗卿一樣,說出“大明之亡,實亡於萬曆”這樣一句話。

    </p>

    但其實他的見解與張宗卿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p>

    即便是陳音恪這樣的教授,他也不願意回首這段並不是很美好的歷史。

    </p>

    ……

    </p>

    在華國大明的中後期,有不少有識之士已經是認識到了朝廷之中的積弊,像高拱、張居正都是其中之一。

    </p>

    但即便是高拱、張居正這樣的人物,也無法改變整個大明的走向。

    </p>

    而自認爲很是聰明的萬曆皇帝,也是將大明朝中興的機會錯失,徹底將大明朝給玩掉了。

    </p>

    “不過,陳教授,古人有一句話: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p>

    “對沉痛的歷史隱匿不談,又如何能夠讓後人不再重複錯誤的道路呢?”

    </p>

    “如果後人不知道歷史上曾發生過同樣的一幕,他們又如何能夠最大限度的規避這種錯誤呢?”

    </p>

    張宗卿那雙極爲有神的眸子,緊緊盯着陳音恪教授。

    </p>

    不知爲何,陳音恪教授突然間覺得眼前這人,似乎有種極爲熟悉的感覺。

    </p>

    但到底具體是哪裏熟悉,陳音恪教授又有點說不上來。

    </p>

    還是一個關注時事的學生,驚訝無比的的站了起來,他看向張宗卿道了句。

    </p>

    “你是二公子?”

    </p>

    此言一出,嘩啦啦的一大片學子都是站了起來,他們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張宗卿所在的方向。

    </p>

    誰也沒有想到,名震華夏的二公子張宗卿竟然會出現在這裏。

    </p>

    不少學生都是從報紙上看過張宗卿的報道,而張宗卿作爲華國重要的統帥級人物。

    </p>

    他的照片自然也是會被國內的新聞記者捕捉到,儘管這個年代的報紙印刷水平並不高。

    </p>

    而張宗卿即便是出現在報紙上,面部樣貌也是與實際中有些區別。

    </p>

    不過京北大學的一衆學子們,依然是很快就認出了張宗卿。

    </p>

    聽到講臺下一衆學子的高呼、興奮的聲音,陳音恪教授微微一愣。

    </p>

    記憶中張宗卿的樣子與站在自己眼前的這人,開始逐漸重合了起來。

    </p>

    的確就是張宗卿沒錯,當年他該從華清大學專程跑到京北大學蹭課。

    </p>

    還曾經用幾個問題,一舉問倒自己。

    </p>

    只是幾年沒見,這小傢伙倒是變得越發的英姿勃發了。

    </p>

    對了,他是一名統帥級的人物。

    </p>

    有這種感覺再正常不過了。

    </p>

    “張宗卿,你這小子!”

    </p>

    “還終於捨得來看老師了?”

    </p>

    與面對其他人的高傲不同,陳音恪教授在面對張宗卿的時候,頗有種亦師亦友的感覺。

    </p>

    即便是旁人,也能聽得出陳音恪教授發自內心的高興。

    </p>

    衆人都是一陣訝然,不過很快就有人做出了相關的解釋。

    </p>

    “當年二公子在華清大學讀書的時候,就經常到我們京北大學蹭課。”

    </p>

    “而二公子最喜歡蹭的就是陳教授的歷史課,在一堂課中,二公子給陳教授提出了幾個問題。”

    </p>

    “當時就連陳教授也沒有回答出二公子的這些問題。”

    </p>

    “這可是陳教授到京北大學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從那之後,陳教授看二公子就和常人不同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