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唐風流軍師 >第243章 被召回京
    長安太極宮李世民的御書房,幾個朝中重臣全都在座。剛剛被突厥送回,被李世民封爲中書侍郎的溫彥博一臉的氣憤:“皇上,應該立即召回永寧公主,堂堂大唐,怎麼能做這樣的事。這樣有損皇上的威儀,讓大唐名聲受損,如何能教化蠻夷。”

    李世民手裏是靈州大都督李叔良的奏摺,報告了李彥在靈州的活動。對此李世民還是很高興的,畢竟蕭後和楊政道投降,同時獻上傳國玉璽。

    這讓大唐天下更加名正言順。高興的李世民封楊政道員外散騎侍郎,在長安賜一座宅院。把蕭皇后迎進後宮,但是沒幾天又把她送出皇宮,和楊政道住在一起。

    李世民指示竇軌的夫人去看望蕭後,可蕭後並不是很熱情。甚至連蕭瑀的面都沒見。這讓兩個人十分不理解,既然歸順大唐,楊政道都出任大唐官員,怎麼會對他們不滿意呢?

    還是李世民解開蕭瑀心頭的不解,告訴他楊吉兒死於懷遠。蕭瑀明白了爲什麼,那是他的外甥女。

    李彥被貶流放房州,蕭瑀和竇軌誰都沒有出一言,也沒有派人去看過一回。蕭劍到長安,蕭瑀不敢安排,竟然還和他說楊吉兒的事,這才發生這一切。

    如果蕭瑀和蕭氏真的拿楊吉兒當侄女,幫一下,她會死嗎?對於蕭後對兩家的冷淡,相反長孫皇后卻經常派人接蕭後進宮。

    歷史並不像後世記載的那樣,蕭後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儘管她天生不老,可李世民還真沒有飢不擇食,並沒有把她收進後宮。

    李彥並不知道這些,要是知道他只能感嘆,野史和小說害人不淺。因爲野史記載和傳說都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蕭後的年齡。見過蕭後,好奇的李彥也問過,看電視劇中說蕭後叫蕭美娘,也是瞎說。蕭後就叫蕭氏,沒有名字。也不是太子楊勇的妾侍,是直接嫁給楊廣的。

    李彥又證實一件歷史傳聞,所以他的好奇心也就沒有了。楊吉兒已死,和蕭後之間也沒什麼關聯,只是答應有機會帶李念去看她。

    李世民還是很高興的,由於長鄂高速開工,各地民工根本不夠用,致使幾個受災的州府災民大量集中到工地,連官府賑濟都不用。

    李秀寧的運輸公司運回的糧食大部分用於工地,戶部竇蓮儘可能給提供成本資金,加上彩蝶不斷投入的李家資金,工程進展順利。

    更讓李世民感到欣慰的是,在靈州運回大批的牛羊,極大緩解了經濟壓力。這可是無本的買賣,賣的錢都歸戶部了。那些牛根據房玄齡他們提議,沒有賣,而是發放給災區百姓用於復耕。

    李世民聲望在急速上升,打壓下其他反對的聲音,這一切都是來源於李彥身上。李世民還有些埋怨李彥,怎麼就帶五百人,要是人多些不是更快?

    得到好處的戶部和三省當然不會說什麼,他們終於嚐到這樣做的好處。可溫彥博,蕭瑀,李綱和孔穎達他們卻十分不滿,認爲這是強盜的行爲,有損大唐聲譽。堂堂天朝上國,應該是對蠻夷賞賜,是給他們恩惠,讓他們敬仰,不是掠奪。這樣怎麼能讓四夷臣服?

    知道消息的時候,就有人上本參李彥,可李世民一直不說話,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還有竇蓮他們不服氣的爭論。

    可他們和這些人一樣的思想,根本說服不了誰。今天突厥使者到了,指責大唐背信棄義,進攻突厥,屠殺百姓,搶劫他們牛羊,讓滿朝文武無話可說。

    前來的突厥使者是很有口才的比利諾啜,他振振有詞囂張的很。

    看來頡利可汗也是有準備,這個比利諾啜也好像很瞭解儒家學說,引經據典,振振有詞。什麼天朝上國,又和突厥有盟約,這樣怎麼能讓突厥信服。同時充滿威脅的說,他們可汗已經集中十萬大軍,準備南下。一定要爲突厥的人報仇。

    李世民也說不出埋怨李彥,給他便宜行事權力,現在也不能責怪。另外李彥這樣做畢竟對大唐有好處。還是杜如晦反應快,說大唐進兵是收復懷遠,消滅隋朝殘餘勢力。

    可比利諾啜提出,既然是消滅殘隋,就應該把抓到的突厥人還給他們,唐軍退出賀蘭山以及懷遠地區,把那裏還給突厥。

    朝堂上以溫彥博爲代表的一些人同意這個提議。李世民不想把到手的地方吐出去,本來唐軍是守不住黃河西岸的,可騎士團在突厥腹地活動,博納金在後面追,根本無力進攻懷遠。李書同又向懷遠增加兩千兵力,加上當地軍隊,在懷遠地區唐軍已經有八千多人。

    李世民傳旨懷遠設立懷州,派關寧啓出任懷州刺史。姬康升爲振威將軍,指揮懷州兵馬。

    已經基本穩定的懷州,李世民怎麼捨得退出去。何況佔領懷州之後,已經越過黃河,隨時可以向突厥進攻,那是前沿陣地。

    李彥大肆掠奪,授人以柄,讓突厥抓到理由,特別是得到朝臣支持,李世民一時不好回答。只好說要研究一下,讓比利諾啜先等着。

    散朝後把這些重臣叫到御書房,就是想研究一下,怎麼答覆突厥。可是一張嘴,溫彥博還是這個主張。李世民也有些張不開嘴,雖然知道李彥這樣幹很好,可面子上過不去。他一個皇上,畢竟不能說搶劫好,可以發財。

    蕭瑀對李彥是十分不滿,因爲李彥蕭後不滿自己,李彥也根本不拿自己當回事。楊吉兒出事,李彥好像怪罪到自己頭上一樣。

    但他聖眷正隆,蕭瑀也不能說什麼。聽到溫彥博的話說道:“皇上,溫侍郎的話很有道理,皇上即位之初就說以誠信治天下,善待天下人。突厥是大唐盟友,這樣有違誠信,如何能讓四夷臣服。削弱朝廷威信,要是吐蕃,回紇高句麗都對大唐心生畏懼,恐怕不是好事。”

    &nb

    sp;陳明德說道:“皇上,臣以爲也是一樣,李彥一貫標新立異,不守禮教,沒有規矩。這一次要是突厥大舉進攻,使國家陷入戰亂,必然是刀兵戰火,和皇上的安定天下,與民生息背道而馳。臣認爲不是召回他的事情,應該給與處罰。”

    房玄齡很是不滿的說:“陳大人,李彥有皇上授權便宜行事,即使做法有些欠妥,但也不應該處罰。他畢竟得到的錢財都歸朝廷所有,何罪之有?”

    竇蓮也說道:“永寧公主一心爲國,征戰沙場,給朝廷弄來資金,才能安撫災區,應該嘉獎纔對。”

    諫議大夫魏徵說道:“皇上,永寧確實有功,但是殺戮太重,也有損天朝聲譽。我建議還是召他回京,免去他的兵權,安排其他職務爲宜。”

    李世民也無話可說,畢竟李彥的做法過火了,遭到所有人反對。即使不同意治他罪,但也都同意召回他。其實李世民想滅掉突厥的,所以他纔給李彥權力,也讓李靖、李績、程知節和尉遲恭協助他。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