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唐風流軍師 >第374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二)
    西域和靜城王宮之內,議政殿上羣臣嚴肅,今天接到邊軍報告,吐蕃大軍五萬,分成兩條路向吐谷渾進攻。已經佔領白蘭和党項,兵鋒正盛。

    錦兒其實就是等待時機,自從接到李彥的信,錦兒哭了,還是哥哥理解自己。信中沒有責怪一句,而是很能理解自己。李彥沒有忌諱,直接告訴她班傑來信了,信裏談到了他的擔心。

    李彥用了幾個時辰寫的信,當然十分詳細。也爲錦兒分析了班傑的擔心有道理,告訴她自己不可能去西域。既然已經建立一個龐大的國家,就要對得起那些擁戴她的百姓,對得起支持忠於她的臣子。

    有時候這是上天給的使命,不是隨便就可以不幹的。可以使人仇恨,可以讓人怨恨,但不能讓人心寒。你已經是百萬之衆的希望,不能辜負這些人的信任,當以國事爲重。

    告訴他郭慶不一定是壞人,但誰也不敢保證。人是會變的,環境不同,會改變一個人,所以纔有‘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句話。你們是生活一生一世,不是幾年,十幾年。人即使到了六十歲也難保不會變化,所以婚姻和愛情都是經營呵護,不是一旦找到愛情就會永遠。

    對這種循循善誘的話,錦兒聽得心裏暖,她沒有怪班傑他們,只是心裏一時難以接受而已。

    心情開朗了,也就不是那麼牴觸。想了一天多時間,召集羣臣商量。班傑沒接到李彥的信之前,心裏並沒有底,揹着女王向李彥寫信,有告狀背叛的嫌疑,也顯得自己很卑鄙。

    如果李彥心胸不寬闊,自己就是出力不討好。但李彥的信中把他誇獎一頓,同時給予理解,也答應相勸錦兒。委婉的提出,一個君王是需要臣子監督的,不要因爲害怕就什麼都不勸諫,那還要臣子幹什麼?只要講方法,盡心盡力,就能避免事情發生。君王不是萬能的,也有錯誤,也有想不到,更要勸諫。不過現在郭慶不是壞人,那只是班傑的擔心。也不能因爲擔心就什麼都不去做,怎麼處事主要看方法,不是什麼都不做。

    能臣是有能力處理突發事件,有能力扭轉局面,不是因卡廢食,嚇得什麼都不敢幹。李彥接受他的意見,郭慶不適合擔任要職,當然最好是什麼職務也沒有。但閒飢難忍,飽暖生閒事,所以有點事幹也好。

    這樣理解的信,讓班傑感激涕零,他很希望李彥是國王,有這樣英明的國王,西域國會橫掃天下,一統萬里江山。可惜了!

    當李錦兒宣佈和郭慶訂婚,選擇吉日完成婚禮的時候,同時宣佈,王夫作爲女王的輔助,不擔任任何職務。不過尊貴地位和女王相同。儀仗規格,禮儀都是和女王一樣的。

    王位只能由和女王有直系血親的親人才可以繼承。還必須是六相四票以上通過纔可以。

    這樣一來,只有李錦兒的子女,再就是兄弟姐妹可以繼承。錦兒只有一個哥哥,還不在這裏。

    如此傳位制度,那就是郭慶根本沒機會繼承王位。雖然地位高,但是最重要一點,就是沒有權利。西域國是沒有爵位的,要是不擔任職務,就什麼權力也沒有。

    宣佈的時候,雖然錦兒和郭慶也說過,但是他的臉色還是很難看。因爲這是不信任自己,防備自己,讓他心裏很是不舒服。

    當他把錦兒摟在懷裏的一剎那,那時候錦兒提什麼條件他都會答應,可也不用在這裏宣佈吧?

    也是郭慶出身太低,根本不瞭解這些。大廳廣衆之下,大殿上的羣臣躬身道喜,他也沒辦法。這時候說我不幹,再說錦兒宣佈的是西域國的制度和法律,他同不同意都無法改變。

    想想錦兒說的話,郭慶心裏也就釋然了。畢竟錦兒答應以後慢慢來,不會把他養在後宮,只是暫時不擔任什麼職務而已。再說他也不會什麼,文化不高,江湖遊俠,不能安邦,不能定國。

    郭慶很是不服氣,自己要開始學習,不能讓他們小瞧了,以後自己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國王大婚,那可是西域國的頭等大事,舉國慶祝三天。有錢,生活富裕,安定的西域國,集中了不下上百個民族,大部分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即使過去一個多月時間,西域國的人還是念念不忘那個讓他們懷念的狂歡日。最奇怪的是,西域可以爲慶祝女王大婚,減少一個月的商稅,但卻沒有大赦天下。很多漢人官員都提出疑問,這一點爲什麼和中原王朝不一樣。

    無論是哪個朝代,皇上登基,太子大婚,誕生皇子或者什麼喜慶的日子,都會大赦天下以示慶祝。可女王直接否決了大臣的提議,很簡單一句話;“犯法犯罪被判刑,是他們應該伏法,女王結婚是個人的事,不能因爲喜慶,把危害國家的罪犯放出來,那是極不負責任的。要是他們再次犯罪,罪孽將是女王造成的。減稅賦惠及的是奉公守法的百姓,大赦寬縱的是罪犯。

    這不但讓羣臣佩服,更讓很多罪犯感到絕望。因爲這樣的大赦哪國都有,很多人都等着這一天,他們知道死不了。哪個國家會沒有喜慶的事情?只要有一件,他們就可以逍遙法外。

    但在西域國失望了,這樣的事現在沒有,今後也不會有。開國之王的李錦兒宣佈,這些記錄到西域國法典中,成爲祖制。

    李彥沒有讓錦兒實行什麼憲法。建立祖製法典,就是約束後來繼位者的。將來要是違反祖制,有可能被趕下王位。這一點李彥不知道是否有用,反正後世的憲法也能被修改,先這麼着吧。

    五年時間過去,百姓文化程度最高的不是大唐,是西域。每一年,都有畢業的人。各州和各縣都有學校,他們在普及啓蒙教育。高素質的人,必然帶來高效益,所以西域最不缺的就是各行各業的人才。

    李彥的理想沒有在大唐實現,卻最先在西域、臺灣實現。臺灣畢竟人口太少,幾年的發展,人口也不過三十萬,還是整個臺灣島上。其實相比人口密度,臺灣超過西域,畢竟臺灣太小。也就是西域有大量的沙漠,要不人口更顯少。

    錦兒本身沒什麼事,班傑和王元直他們越來越熟悉這套流程,內閣運行平穩。都是艱苦打下基礎的人,更珍惜眼前的不容易,一個賢臣明君的政權,必然造就國泰民安。

    今天的報告讓錦兒有些精神振奮,哥哥把自己安排到這不就是爲了這個嗎?既然吐蕃向吐谷渾進攻,那就是來機會了。看到大臣們都很嚴肅,錦兒問道:“諸位大人,對吐蕃進攻吐谷渾,你們怎麼看?“

    一般這樣的事都是班傑出面,可他今天沒有說話。第一個站出來的是巴楞,他是兵部尚書:“陛下,我認爲是吞併吐谷渾的最好時機。我們可以打着幫助吐谷渾抵擋吐蕃的旗號進入,大唐也說不出什麼。”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