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替漢 >第十七章 泛舟而來
    翌日一早,周瑜將兵來到吳縣外二十里處,離吳縣不過咫尺之遙。

    到了此處,他便命手下軍卒安營紮寨,以待吳縣內的消息。

    他此番將兵前來,只是爲了扶保孫翊,如今他的軍隊已經逼近吳縣不足二十里,要是再往前,饒是張昭也會懷疑周瑜的意圖了。

    其實周瑜自將兵從巴丘離開之日起,就想到他此番行動可能會引起吳縣方面的猜忌。

    在孫策剛死的節骨眼,他這個鎮邊大將將兵奔喪,很難不引起別人的遐想。

    主少國疑,這番話說的不僅是臣子擔心少主的能力,也說的是剛繼位的少主會不信任底下的臣子。

    在將兵一路朝吳縣而來的途中,因爲前期江東地方動盪,可能他的舉動還未來的及報送給吳縣。

    但在接近吳縣百里後,吳縣不可能沒有收到探報,周瑜已經做好被吳縣遣使責備的準備,甚至還想過,吳縣會派兵出來阻攔。

    可是沒想到等他直到了吳縣二十里處時,吳縣方面也沒有任何反應。

    既無遣使問責,又無大軍阻攔。

    這讓周瑜對吳縣的臣子頗爲不滿。

    他們都是怎麼匡助幼主的,雖說自己這番前來沒其他意圖,但是吳縣的臣子後知後覺到這種地步,卻是不該。

    讓周瑜還有點安慰的是,在其安營紮寨好,就差自己主動通報自己將兵前來時,呂範單騎入營,奉孫翊之命迎其相見。

    呂範見到周瑜的第一時間,就對這位好友笑問道,“公瑾既得君侯密令將兵入吳,何不早點與我通氣,害我昨晚在君侯面前差點與程公拔劍相向了。”

    周瑜聽到這話,心中詫異,他何時有得過孫翊密令了。

    但周瑜聰慧,臉上不動聲色的問起呂範昨晚發生的事,好似他真有這密令一般。

    聽了呂範說了昨晚發生的事情後,瞬間就明白了一切來龍去脈。

    原來不是吳縣的羣臣沒有反應,相反反應還特別大,只是這一切只是讓孫翊以“密令特許”的由頭按壓下去了。

    周瑜知道他根本就沒收到過什麼密令,孫翊這是以孫策遺命,他之密令爲自己遮掩。

    少主,如此信任自己嗎

    而後呂範又對周瑜言道,“君侯在城外一處江邊等候公瑾,只是吾出來前,君侯命吾先帶公瑾去先主靈前拜祭,再去江邊覲見。”

    周瑜聽後點點頭,孫翊心思細膩,竟連這點都想到了。

    想到孫策,周瑜心中又是一陣悲痛,他低頭看了看懷中的佳釀,本來打算將此佳釀的灑於孫策靈前的他,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可將此酒與少主共飲矣。

    在和呂範往吳縣去的路上,周瑜主動問起了孫翊這段時間來的所爲,呂範知無不言,言語中對孫翊頗爲讚許.......

    ...

    吳縣城外的一處江上,有幾艘小舟在江上緩慢行駛着。

    有一艘小舟位於中心,被其他小舟拱衛着。

    昨夜,吳縣下了一場大雨,因此在早上的時候,江上就起了大霧,霧起雲生,互相纏繞,籠罩的這片山水猶如仙境一般。

    而孫翊就在這中心的小舟上,於雲霧朦朧間煮酒等待他心中的賢臣。

    孫翊身穿白色單衣,頭着青巾,姿勢慵懶的臥於小舟上凝神小憩,配上他那副如美玉般的容貌,在這如山水畫一般的風景中,孫翊就像是落入凡塵的謫仙一般。

    本來孫翊是想在府中接見周瑜的,但昨晚發生的事,讓他意識到這段時間來自己是太過壓抑了。

    孫翊本性溫和,前世的他根本不敢殺人。

    昨晚高由之死,主因在於其當衆質疑孫翊,威脅到了孫翊的權威。

    孫翊殺他的目的是想借他人頭震懾羣臣,一個主君的權威都能被隨意冒犯的話,那麼這個主君離被架空不遠了。

    但讓孫翊當庭殺人的誘因在於,自穿越以來,他時刻處在一個緊繃的狀態。

    面對江東現在的局勢,時刻有一種如履薄冰之感,還有的就是身份的轉變,讓他的心態也在慢慢轉變,因此昨晚在憤怒之下,他執劍殺了高由。

    後來冷靜下來後,孫翊也感到自己這段太過易怒了,他需要好好放鬆一下自己,平和下心境。

    因此他將召見周瑜定在了江上,欲借這天地山水洗滌自己的心境。

    孫翊小憩了有一個時辰左右,侍衛在旁的朱然輕聲喚醒他,說是周瑜來了。

    朱然是由朱治前段時間引薦於孫翊的,對於日後這位東吳的大將,孫翊也頗有好感,因此便留在身邊聽用。

    而孫河這個親衛統領,則被孫翊委以守城大任,平時不在孫翊身邊。

    孫翊在朱然的喚醒下,睜開眼睛,朝朱然所指方向看去。

    就見從遠處駛來一處扁舟,舟上立着兩位俱都氣度甚佳的男子,其中一人是呂範,另外就是那美周郎了。

    周瑜已到,孫翊也不好再慵懶的躺着,他起身端正坐姿,以一副莊重的姿態等待着周瑜到來。

    扁舟順流而來,很快就靠近了孫翊在的這方小舟,不一會兒,孫翊苦等日久的周瑜就踏上了孫翊在的舟上。

    周瑜上舟後,對着孫翊大禮參拜。

    對孫翊的禮儀之鄭重尊崇,勝過昨夜之前的任何江東臣子。

    孫翊笑着點頭,看着這位泛舟而來,氣度斐然的江東重臣,心中對這次江東亂局,不由得多出了幾分底氣。

    他示意周瑜入座,同時屏退舟上其餘人等,如今舟上只餘他和周瑜。

    周瑜入座後,將隨身攜帶的佳釀開封,隨之從酒罈中就飄出了一陣怡人的清香。

    在孫翊的允許下,周瑜將原本在煮的酒水倒掉,而後將自身攜帶的佳釀倒入爐中,輕撫袍袖,素手添柴,就這麼默默的靜心煮酒起來。

    江水波光粼粼,舟上君臣相對無言,一人青衣煮酒,一人白衣凝眸,唯有碧綠的水波在飄搖,傳來一陣陣悅耳的水流聲。

    在來之前,周瑜從呂範的口中瞭解到了孫翊是一個怎麼樣的主君。

    英武卻不輕佻,仁愛卻不柔懦,謀定後動,善斷臣言。

    對周瑜來說,現在的孫翊和他印象中那個孫策三弟差別很大,但無疑的是,如今的孫翊是個頗爲優秀的主君。

    孫翊不知道的是,周瑜願意將他與孫策之間的酒拿出來跟他分享,是代表着什麼。

    舟上的君臣都是聰明人,都在心中暗暗觀察着對方。

    周瑜沒有問孫翊爲何爲他欺衆臣,孫翊也沒有問周瑜爲何將兵前來,第一次見面,但君臣間初步的信任已經在無形間建立了。

    直到周瑜爲孫翊倒上了煮好的第一杯酒,孫翊舉起酒杯嚐了一口後,開口對周瑜言道,

    “江東,已亂矣。”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