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替漢 >第五十五章 江東,我又來啦
    皖城外十里,一支數百人的隊伍正在行進着。

    這支隊伍便是魯肅的舉家南下隊伍了。

    魯肅六月初從下邳郡東城縣出發,按照常理來說,正常一個多月就可以抵達廬江郡了。

    特別是因爲先前有被劉馥派州騎追擊過的經歷,所以魯肅存了一份小心,加快了腳程。

    在魯肅這支隊伍到達廬江郡時,比預計的時間的更早了幾天。

    可是在進入廬江郡後這個情況就變了。

    廬江郡瀕臨大江,向來雨水充沛,如今正是七月,大江流域下雨的旺季。

    一場大雨下下來,綿延幾天也是平常,這就使得道路十分泥濘,大大延緩了魯肅這支隊伍行進的速度。

    就算不考慮道路問題,在大雨傾盆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冒雨趕路呀,萬一因此得了風寒,那可是會有性命之憂的。

    而且魯肅畢竟不是一個人南下,是帶着幾乎整族的人,其中老弱婦孺居多。

    現在又是六七月,是南方天氣最炎熱的時候,之前在淮南境內的日夜兼程趕路,已經讓隊伍中的老弱婦孺疲憊不堪了。

    如果再這麼高強度的趕路下去,他們遲早會受不了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魯肅這支隊伍進入廬江郡後,一路上相遇的流民隊伍多了起來。

    每支流民隊伍至少都有數千人,浩浩蕩蕩的朝皖縣方向而去。

    在初期,魯肅的這支隊伍與一些流民隊伍發生了衝突。

    因爲魯肅這支隊伍每人都攜帶了不少乾糧,這對那些餓了許久的流民來說,簡直就是香餑餑。

    幸虧魯肅這支南下隊伍中有百餘青壯,加上魯肅本人指揮得當,纔沒有因爲這些衝突發生大的流血事件。

    但也因此讓魯肅變得更爲謹慎起來,他爲了躲避這些流民,常常帶隊繞路而行。

    魯肅不怕那百餘州騎,是因爲他們有理智,而這些流民是餓昏了的人,他們發起狠來,往往會失去理智。

    以上多種因素讓魯肅到達皖縣外時,已經是七月下旬了。

    在到達皖縣外時十里時,他沒有繼續再往皖縣前進,而是讓人前去稟報如今在皖城中的孫翊。

    他隊伍中有手持兵器的百餘青壯,若太過貿然接近皖城,很是不妥。

    他在江淮之間養名數載,尚有一些薄名,而且他與孫家也算是故交,所以他提前叫人前去通稟。

    這樣在得到允許後再進城拜見孫翊,避免引起什麼誤會。

    他此番南下爲了不徒增變數,並沒有告知周瑜,自然的孫翊也是不知道的。

    魯肅雖外貌粗壯,但實則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魯肅沒有在城外等待太久,就見從城池的那個方向快速的奔來了一隊人馬。

    魯肅心中一喜,莫不是吳侯得知自己來了,親自來迎魯肅趕緊下馬來,在地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外貌行裝。

    在地上的魯肅引目遠望,漸漸看清了駕馬行在前頭的那人,不是孫翊卻是孫權,魯肅目光中略顯失望。

    在孫權來到魯肅身前後,他高興的下得馬來朝魯肅一拜道,“子敬,竟不意乎汝會南下,好久不見。”

    魯肅之前曾在周瑜引薦之下拜訪過孫策,因此孫權、孫翊是認識魯肅的。其中孫權好養士也善識人,他對魯肅這樣的奇士頗有好感。

    魯肅南下就說明他是來投奔江東來了,想到江東能得此大才,孫權心中自然高興。

    魯肅也朝孫權回拜,口中第一時間問出了他最關心的事,“仲謀,吳侯在城中否”

    孫權一愣,隨即答道,“今月初七,君侯就領兵回吳討伐山越去了。”

    然後孫權笑道,“子敬,你可是晚來了一步呦。”

    聽到孫權這麼說,魯肅心中失望。

    將近兩個月多的舉家南下,其中艱苦勞累不必多說,本想到來到皖城拜見孫翊後能一展所長,抒發心中謀略。

    沒想到卻晚了一步,孫翊先一步回吳平叛去了。

    不過心中的失望也就一會,如今已經平安到達皖縣了,等孫翊平定完山越之後,自然會有相見之日。

    現在最重要的便是安頓好他的族人。

    孫權因爲出於對魯肅的喜歡,又看到魯肅一行人風塵僕僕的,想來這一段時間以來很是辛苦。因此他便盛意邀請魯肅入城,他好爲其接風洗塵。

    魯肅自無不允。

    在去往皖城的路上,孫權主動與魯肅談起了近來在皖城發生的一切。

    自從孫翊回吳後,擔任廬江郡守一職的孫權就一直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懈怠。

    但有時候忙碌之餘他也想找個說話的人,雖然呂範同在皖城,但是他主要負責軍務,而且除了有公務,他一般是不會找孫權的。

    孫權因爲年少的事,在看到呂範時還是會有點犯怵,怕他一會看自己哪裏做的不對了,上書孫翊參自己一本這種事,他又不是沒幹過。

    所以在得知魯肅來時,他挺開心的。

    魯肅智謀不凡,孫策在時就多加稱讚過。他來了,除了可以與自己談話外,還能爲自己參贊政務,避免自己因爲經驗不足處理錯政事。

    所以一路上,他很主動的告知魯肅目前廬江的情形。

    而魯肅在進入廬江郡後,一路上晝伏夜出的,很多情報他都不知道。就連孫翊月初時,率軍回吳討伐山越也是剛剛纔知道的。因此對於孫權的主動告知,他很感興趣。

    情報,是一切謀略的基礎。

    在孫權談到他被孫翊表爲廬江太守後,魯肅只是拱手朝孫權祝賀,言道,“仲謀終於可以一展所長了。”

    孫權又談到孫翊發佈屯田令後,許多流民蜂擁而來,廬江的人口一下子就充實了不少,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不斷增加着。

    並跟魯肅說道,他如今主要負責的就是這項政務,安撫流民,屯墾荒田。

    魯肅點點頭,這項政令能在短時間內增加江東的國力,的確是良策。

    只是中原曹操早已經實施屯田,就是在他的家鄉東城,屯田戶就已經有數萬戶,雖是良策,也不是什麼讓人驚異的地方。

    不過知道了這事,也就能解釋爲什麼一路上,那麼多流民遷徙來皖城了。

    可是突然之間,魯肅想起一路上看到的那浩浩蕩蕩的流民隊伍,他敏銳的察覺到哪裏不對。

    怎麼會這麼多,中原也有屯田呀。

    他馬上問起了孫翊頒佈的屯田令的內容。

    孫權身爲廬江郡的一把手,早就把孫版屯田令的內容記個爛熟,他便一點一點的告知了魯肅。

    魯肅越聽眉頭越皺。

    天下奇士往往能在同樣的事務中,發現別人無法發現的事。毫不疑問,魯肅就是這種人。

    他趕忙問孫權道,“君侯臨走前,可對明府吩咐了什麼嗎”

    魯肅的語氣頗爲焦急,孫權不解,難道是這屯田令有何不妥

    孫權回想了下,回答魯肅道,“君侯臨走前一日,曾對本府說過一句話。”

    孫權簡略的將那句話說了出來,“西面不足慮,北面必多慎。”

    一聽這話,魯肅再聯想到那屯田令中的內容,魯肅心中大喊一聲糟了。

    吳侯這是動了北進之念了。

    可是現在不是北進的好時機。

    想到這的魯肅,本來與孫權並排牽馬而行的他,立刻翻身上馬。

    他在馬上對孫權拱手拜道,“如今形態緊急,吾要立刻往吳縣一行。吾之族人還望明府好生看顧了。”

    孫權詫異,他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城牆,這都要進城了,怎麼這時候就要立馬往吳縣一行了。

    剛纔不是還說要先安頓好族人嗎

    孫權就要勸住魯肅,魯肅卻急不可耐的調轉馬頭,他狠狠用馬鞭抽了下胯下馬匹,馬匹喫痛之下,急速得朝南方而去。

    孫權的話還沒說出口,魯肅已經漸行漸遠。

    孫權此刻心中十分懊惱:魯君,我本來還想在飲宴時,榻上問你治廬之策呢。

    想到這,孫權心下嘆息,他又轉身看向了身後那數百雙眼睛,那數百雙眼睛中全都表露出一個意思我要休息。

    兩方之間面面相覷了一會,

    最後孫權又重重嘆息了下。

    ...

    魯肅在駕馬往江東而去的路上,心中一直反覆着一個念頭。

    欲成帝王之業,必先圖帝王之基。曹操之帝王之基在河北,孫氏之帝王之基在荊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