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替漢 >第一百三十七章 忠臣義士
    雖然拿下長沙郡對江東的好處很多,但虞翻他還是勸諫道,“建安三年時,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共三郡叛逆劉表,引得劉表震怒,親率大軍征討。

    劉表精銳齊出,戰將百名,卻連年攻之張羨不下,這非張羨有才,乃是長沙郡內羣山密佈,地勢險要之固也。”

    “後劉表攻長沙經年之下,終於討平三郡。

    他因爲感於長沙郡民多懷念張羨,故而令其侄劉磐及南陽大將黃忠率兵鎮守長沙。”

    “劉表雖以劉磐侄兒之親委其重任,但劉磐此人並非全無才幹,其頗爲驍勇,加上其有黃忠相輔。”

    “臣聽聞過黃忠此人聲名,其爲南陽人士,字漢升,其雖年已半百,但作戰時其多先登陷陣,勇毅冠絕三軍。”

    “之前先君苦於劉磐、黃忠二人數次率兵入寇西境,便命太史將軍鎮守海昏領兵據之。”

    “太史將軍數次擊敗劉磐、黃忠二人,令此二賊再不敢入寇。

    太史將軍也曾攻入長沙郡中過,交戰之中雖多有擄掠人民而還,但終究無法攻下攸縣。

    這足以見劉磐、黃忠二賊之能。”

    “長沙郡地勢險要,又有這劉磐、黃忠二員驍將率重兵鎮守。

    反觀我江東,內有全柔之叛未息,外有劉表寇柴桑之憂,當此時,實在不是攻取長沙之良機。”

    “望君侯三思。”

    虞翻言辭懇切得對孫翊勸諫着,孫翊耐心聽完虞翻的勸諫之後,笑了笑,對着虞翻說道,

    “卿之所言攻取長沙數難,孤豈會不知?”

    “只是雖有難事,但公瑾已有妙計應對之矣。”

    孫翊說完後,用眼神示意周瑜,讓其將攻取長沙的妙計說與虞翻聽。

    周瑜領會孫翊的意思之後,對着虞翻一拜後言道,“長沙郡地勢險要,加之有劉磐、黃忠二人率重兵鎮守攸縣,擋住了我軍西進之路。

    這兩難之下,我軍若貿然出兵攻打長沙郡,的確是甚爲不易。”

    “但若是劉磐、黃忠二人主動引兵東進,進入廬陵郡境內呢?”

    “長沙之兵爲客兵,對廬陵郡地勢不熟,加之其又主動出擊,拋棄了高牆固壘。

    縱算其兵馬有數萬,但其已經拋棄了地利。

    吾江東兵馬精銳優於長沙兵,吾再在廬陵郡內設伏兵以擊之,敗之不難。”

    “再加上劉磐、黃忠二人雖驍勇,但驍勇之人必冒進,我以有心算無心,人和也在我。”

    “但凡兩軍交戰者,最重天時、地利、人和,若是能引得劉磐、黃忠二人率兵入廬陵,則我方可佔據地利、人和,焉有不勝之理。”

    聽到周瑜如此說,虞翻的臉上浮現思索之色,他思索一番後言道,“若能引得劉磐、黃忠二人主動引兵入廬陵,此事當有可行之處。”

    “但劉磐、黃忠二人爲軍中宿將,其二人或者智謀不算深遠,但也不會無故率重兵貿然東進廬陵呀。”

    虞翻的疑慮,正是周瑜這個計策的關鍵點。

    若真能像周瑜所說的那般,讓劉磐、黃忠二人主動率兵東進,那的確是有大敗這二人的可能。

    但問題是劉磐、黃忠這二人又不傻,叫他們來就馬上傻乎乎的來了。

    虞翻不精通於軍略,都能知道這個計策的關鍵點,周瑜身爲設計者,又是深富韜略的人,又怎麼可能忽略了這點呢?

    周瑜對着虞翻一拜道,“虞君所慮甚當。”

    “吾有一計,可調劉磐、黃忠二人率兵入廬陵,但這一計需要虞君傾力相助。”

    看到周瑜這副慎重的態度,虞翻臉色當即嚴肅起來,他對着周瑜說道,

    “若是中郎將真有計謀能讓劉磐、黃忠二人率兵東進,以此來爲君侯拿下長沙郡的話,臣爲君侯臣子,自當會義無反顧,傾力相助。”

    得到了虞翻的這番承諾之後,周瑜這才說出了他這番計策最重要的部分。

    “虞君名滿江南,若是虞君能寫一封降書遞與劉表,言己身欲獻廬陵郡與其,劉表定然會大喜過望。

    又有全柔投誠在前,劉表的疑心此刻是最低的時候。

    這時虞君獻郡投降,並言及願以廬陵太守之職權,在廬陵郡內接應荊州大軍到來。

    劉表垂涎廬陵郡之疆土,其定會就近派劉磐、黃忠二人率大軍入廬陵郡接應虞君。”

    聽到周瑜說完後,虞翻的臉色大變。

    在虞翻這番震驚的目光下,周瑜淡淡的說出了八個字,

    “亂世當頭,兵不厭詐。”

    周瑜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虞翻寫封詐降信給劉表,以詐降之計讓劉表派兵進入廬陵郡。

    劉磐、黃忠二人周瑜沒辦法調動,但周瑜可以用計讓劉表調動他們。

    周瑜這個詐降之計要想成功,必須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

    第一個就是有了全柔投降在前,劉表對江東內部有人投降的這件事,疑心不會那麼重。

    這時虞翻再寫信投誠劉表,劉表心裏的接受程度就會大幅提高。

    第二個就是長沙郡與廬陵郡接壤,並且在長沙郡內劉表布有重兵。

    在這個前提的影響之下,劉表對佔據廬陵郡也會存在一種志在必得的感覺。

    第三個就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寫信投誠的是虞翻,是江東內爲數不多的,名聲可以稱作名滿華夏的大名士。

    張竑就曾經稱讚過虞翻在天下間的名聲,“江南大賢,昭然光著。”

    名聲越大,代表着這個人的品格越高,也代表着他做的事,被人信服的程度越高。

    特別是對於劉表這個愛好收集名士的人來說,這一點在他這裏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名士對名士之間的吸引力,那是外人根本沒法想象的。

    若是虞翻寫出這封降書,那麼他的名聲天然會爲他的這封降書作保,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表信服的程度也會大大增加。

    但重點在於,虞翻今日要寫的是詐降書。

    在將來,虞翻寫信詐降誆騙劉表這件事,肯定會成爲虞翻一生的黑點,對其的名聲造成重擊。

    這一點對於看重名聲的任何名士,都是很難接受的一件事。

    所以虞翻的臉色纔會顯露的如此震驚。

    周瑜這計,這是要拿他的名聲,作爲這計成功的土壤呀。

    虞翻臉上的震驚久久的佈於臉上,他看向身旁的周瑜,周瑜的目光坦然。

    虞翻再將眼神看向孫翊。

    兩人目光對視之下,虞翻從孫翊的目光中看出了,他對長沙郡的深深渴望。

    讀出了這點之後,虞翻突地笑了出來。

    “公瑾果然好計,取筆來吧。”

    虞翻這句話一出,代表着他願意爲孫翊寫這封詐降之信了。

    虞翻的這個態度,讓周瑜彎腰對其一連三拜。

    這是士子對老師,或者極欽佩之人才會行的大禮。

    拜完之後,周瑜從案上取來一隻毛筆,交予虞翻。

    虞翻落座後正要研墨動筆,但周瑜卻接過了硯石,他親自爲虞翻研墨起來。

    而位於兩人身前的孫翊靜靜的看着這一幕,他似乎對眼前的這副場景無動於衷。

    但他眼中時不時閃過的動容之色,暴露了他此刻的心境。

    忠臣義士,莫過於此呀。

    他孫翊會記住今天的虞仲翔的。

    政廳之外,雷雨交加愈發猛烈,而在政廳之內,一場即將席捲江南大地的風暴,

    也正在慢慢拉開帷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