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替漢 >第一百四十章 柴桑
    豫章郡,柴桑。

    柴桑位於豫章郡東北角,乃是一塊在軍事意義上來說,對江東極爲重要的縣城。

    從地圖上來看,柴桑縣不僅東面上與丹陽郡相連。

    而且從地圖上的北面來看,柴桑隔着一條長江與廬江郡的尋陽縣,以及江夏郡的蘄春縣依依相望。

    而在西面,荊州的長沙郡與南郡,則與柴桑一縣相距不遠。

    若是劉表派水軍輕兵突進,不過數日,這兩郡中的兵馬就可快速抵達柴桑城下。

    柴桑縣,可謂是荊揚兩州中勾連南郡、長沙、廬江、江夏、豫章、丹陽這六郡的重要樞紐。

    對於江東的孫翊來說,若是其想進兵荊州,最方便最快捷的一條路徑就是從柴桑出兵。

    因爲從這出兵,江東兵馬兵鋒所向之下,可涉及荊州三郡。

    對於荊州的劉表來說,他要是想攻打江東腹地,相比於從江夏出兵進攻廬江郡,或者從長沙郡出兵進攻廬陵郡來說,

    他從南郡出兵拿下柴桑進而繼續深入,實則是最佳的一條路徑。

    所以無論是荊州之主劉表還是江東之主孫翊,都知道柴桑一地對彼此的重要性。

    不過在孫策平定豫章郡以來,江東從來沒有在柴桑佈置過重兵,而劉表也從未派兵攻打過柴桑。

    這一切的原因都源於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江東的建威中郎將周瑜。

    柴桑一縣又名巴丘。

    當初孫策平定豫章郡之後,南北劃分豫章郡爲豫章與廬陵兩郡。

    這兩郡孫策分別派了孫賁與孫輔,兩位宗室重臣鎮守。

    但對柴桑如此緊要的一地,孫策獨屬意於周瑜鎮守。

    孫策讓周瑜鎮守柴桑一地時,曾問周瑜,“弟所需兵馬幾何?”

    周瑜慨然答曰,“三千新兵足矣。”

    當時跟隨孫策的衆將皆對周瑜此話驚恐,認爲周瑜過於海口。

    柴桑一地如此緊要,要面對荊州三郡數萬兵馬的威脅。

    尋常宿將率五千老兵鎮守尚嫌不夠,當時年僅二十出頭的周瑜竟只要三千兵馬,而且還是新兵。

    這讓許多人皆言周瑜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

    但當時孫策卻對周瑜的這番言語深信不疑。

    他相信他的結義兄弟所言,所以最後孫策竟真的在當地招募了三千新兵交予周瑜,而後領着大軍以及諸將施施然的回吳縣去了。

    對只讓周瑜率三千新兵鎮守柴桑這事,雖有勸諫者,但都被孫策力排衆議,壓下去了。

    只是旁人不知道的是,當時周瑜對孫策還說了一番話。

    “兄且東歸籌集糧草,整頓兵馬。

    弟率三千新兵於柴桑且練且守,不出一年,這三千新兵可爲討劉表之先鋒。

    屆時吾率先鋒在前,兄領數萬大軍在後,可共同西進,全取荊襄七郡。”

    柴桑與南郡遙遙相望,而南郡乃是劉表的大本營,其中何止數萬精兵,數百將校?

    而周瑜的這番話表明了,他就是要在柴桑帶着這三千新兵,邊練兵邊守城。

    這樣既能守住城,又能練好兵以待來日之用。

    孫策聽完周瑜的這番話之後,哈哈大笑起來。

    “吾弟壯志,觀敵練兵,寡兵守重,公瑾概有古之名將之風也。”

    沒有人比孫策更相信周瑜,在別人看來周瑜是誇下海口,但孫策卻深信不疑。

    後來事情的發展也證明了周瑜。

    儘管周瑜只有三千新兵守城,但劉表的兵馬別說攻取柴桑了,他們連柴桑的一寸雜草都沒奪到過。

    在周瑜鎮守巴丘的那段時日裏,江夏,南郡,長沙三郡與柴桑簡直是模範鄰居。

    周郎巴丘練兵,也在江東內部傳爲一時佳話。

    後來周瑜將兵奔喪亦成爲巴丘練兵這佳話的後續,時人皆以這兩件事稱讚周郎忠義有能。

    只是時移世易,孫策死後孫翊繼位之後,周瑜被孫翊召回吳縣共參軍政。

    而柴桑一地自周瑜之後,先由韓當率兵鎮守,現在則是孫翊兄長孫皎率兵鎮守。

    自當初在宣佈對張暠一事的處決之後,孫翊當日就命孫皎爲靖武校尉率兵兩千鎮守柴桑。

    加上原本週瑜將兵奔喪時留下的一千兵馬,鎮守柴桑的兵馬共有三千之數。

    孫皎字叔朗,乃是孫翊叔父孫靜第三子。

    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與其兄長張暠桀驁不馴,包藏禍心不同,孫皎對孫翊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在他被孫翊任命爲靖武校尉領軍兩千鎮守柴桑之後,孫皎一直兢兢業業,就怕因爲自身懈怠而辜負了孫翊的信任。

    孫皎爲人輕財能施,善於交結,他與江東中的淮泗士人與江東士人關係都不錯。

    因爲有柴桑第一任守將周瑜的優異表現在前,孫皎自到任後,他自知若是憑才能是比不上週郎的。

    故而他爲了不辜負孫翊的信任,他採取了另一類鎮守柴桑的辦法。

    他招攬廬江劉靖、江夏李允、廣陵吳碩,河南張梁等士人爲賓客。

    他對劉靖委以得失,對李允委以衆事,對吳碩與張梁二人付以軍旅。

    孫皎深知自身才能不算高超,所以他招攬有才的人爲其效力,令他們各司其職,爲其一起鎮守好柴桑。

    孫皎所招攬的這些人算不上什麼大才,但也有中人之資,在他們的輔助下,孫皎鎮守柴桑以來,也算是得心應手。

    加上孫皎對這些人傾心親待,莫不自盡,引得這些人對孫皎也是感激涕零,傾心效力。

    所以自孫皎鎮守柴桑以來,雖然與江夏的兵馬發生過幾次小衝突,但終究沒有造成什麼大的疏漏。

    孫皎在孫氏這一輩兄弟當中序齒爲八,排在孫翊之後,但其實按年紀他是孫翊的兄長。

    當初孫氏兄弟在排序之時,孫翊本來是族中小八。

    不過因爲在吳中俚語中的小八,發音與傻有點像,當時孫翊就不樂意了。

    於是乎他把孫皎揍了一頓,然後拉着孫皎去孫堅幾個長輩面前,讓孫皎成爲了小八。

    因爲剛被孫翊揍過,鼻青臉腫的孫皎被孫堅幾個長輩問起,是否樂意轉換序齒時,兒時的孫皎摸着頭上的包含淚答應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