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梟雄之明末爭霸 >第四百五十九章 異邦人(中)
    張亦隆覺得蹲着和一個將死之人說話有些喫力,乾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儘管我倆不是自願來到這裏的,可既然來了,就要做點事。”

    “我不敢說假以時日,我可以逆天轉運,保住大明江山。”說到這裏,張亦隆自己都笑了起來,對於大明朝廷的士大夫來說,穿越三人組就是典型的海外蠻夷,就算諸葛再生、孔明覆活也沒用,別說見不着崇禎皇帝的面,恐怕連個三品大員都見不着。

    “就算我們兄弟有這本事,光憑外面這數千人馬也遠遠不夠。除非我能練出五六萬精兵,還要有充足的錢糧供應,否則就算武候復生都沒戲。”

    “沒戲?”老人一臉苦笑,“是說不成嗎?”

    “對,”張亦隆同樣苦笑了一下,自己這說話的習慣看來還得繼續改,“不過,要說擊敗林丹汗,幾年後再打敗南下的後金軍,我還是有把握的。”

    “真的?”老人的氣息已經越來越弱了。

    張亦隆本來還想幫他止止血,可用氣死風燈一照,止血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真的,”張亦隆恢復的平靜,“之前在堡外的糧倉,我指揮數百人據倉而守就擊敗了三四千鄂爾多斯萬戶的鐵騎。”

    於碩在後面繃着臉,不然會笑出來。因爲張亦隆確實是說了實話,只是沒說全部的實話,振威軍之所以能據守糧倉擊敗三四千蒙古鐵騎,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率振威軍主力及時趕到。

    老人用非常認真的眼神看了張亦隆好一會兒,微微點頭,“好,我信你了。異邦人,我知道讓你們去拯救大明是不可能的,我對大明朝廷也沒什麼好感。更不在乎皇帝的死活。”

    “漢人當皇帝能有昏君,女真人當皇帝就不能出個明君?”老人這話顯然是在自問自答,“我覺得能出。所以我只希望二位異邦人如果真有餘力,請多多照拂我大明百姓!”

    “好,我答應你,在我能力範圍之內,盡力就是。”張亦隆回答的沒有絲毫猶豫,“而且我還可以向你保證,就算日後我們兄弟擁兵數萬,只要大明不主動挑釁,不會有兵馬南侵。”

    “不過,老人家,”張亦隆掃了眼老人的傷勢,“我能問個問題嗎?”

    “將死之人,我沒什麼不能說的。”隨着體內鮮血的不斷流出,老人的氣息越來越弱了。

    “您在這裏見過幾個異邦人?”

    “一個半吧。”

    張亦隆這次是真的有些被驚到了,他扭頭看向於碩,一個異邦人還好說,這半個是什麼鬼?

    難道也和自己三人看到的蒙古邊防軍屍體一樣?

    “一個矮壯的光頭漢子,常年混跡在仁善堂裏,自稱姓藍,是明初大將軍藍玉的後人。外人不知道,我是知道的,他和馬東仁私下有交易,他一直受到馬東仁的庇護。”

    “不過,二人私下到底有什麼交易,我就不知道了。”老人眼睛中的光芒正在快速消失,“另外半個就是吳家的主事人吳忠信老爺子的義子,趙焓。此人是數月前突然出現的,吳老爺子帶人外出打獵,遭遇了什麼意外,此人救下了吳老爺子後順勢成爲了吳忠信的義子。”<spanstyle=“font-size:20px;margin-top:-20px;width:0;height:0;display:block;color:transparent;transform:scale(0,0)skew(0,0);“>谷</span>

    “趙焓?”張亦隆把這個名字記在心裏。

    “這人出身神祕,沒人知道他的來歷,吳忠信老爺子也嚴禁任何人打聽此事。”說到這裏,老人已經是有氣無力了,“可我知道他和那個姓藍的禿子是認識的,二人私下多有交往。”

    “所以你懷疑趙焓是也是異邦人,只是沒證據?”

    老人點點頭,然後擡起手,指向財庫一角,“那裏埋着一個,商會廚房旁邊的柴草房裏還埋着一個。”

    “好,”張亦隆看了一眼已經是進氣少出氣多的老人,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句:“您還有啥要求?”

    “老夫姓崔,名玉川,字元放!大明大同府人氏!此生最後一事只求墓碑向北而立!”老人忽的高聲說道,“望二位成全!”

    “好,”張亦隆點點頭,然後從地上爬起來,緩步走向崔玉川剛纔手指之處,身後的老人雙眼已閉,氣息全無。

    看到四周再無活人,於碩跟上張亦隆,用英文輕聲問道:“你早就知道這裏有穿越者?”

    “一點也不早,”張亦隆在牆上找到一個用來插燈籠柄的小孔,把氣死風燈插好,然後一邊清理地上堆積的空板條箱一邊說,“你離開大營後,馬東仁來談判,最後談崩了,他直接掏出個火雷管。”

    張亦隆說得輕描淡寫,於碩卻差點驚掉了下巴,“什麼?!火雷管?!”

    “對,而且還是一枚制式的8號火雷管,雖說是一枚民用火雷管,可在近距離爆炸時是能炸死人的。”

    於碩的臉色也凝重了起來,穿越三人組之所以能在明末的草原混得風生水起,首先就是手上有超越此時代的武器,然後纔是三人腦中和手機中的各種知識,最後纔是三人掌握的歷史知識。

    畢竟張亦隆知道一點,穿越後的歷史並不一定會延着之前的軌跡走下去。現成的例子就有。

    如果按照書上的記載,林丹汗的西征應該是1627年4月,也就是整整一年以前。穿越三人組中無人能解釋爲什麼歷史沒有按照史書上的軌跡走下去,身邊之人也無法給出答案。就算是達陽也只是說林丹汗之前連戰連勝,已經擊敗了蒙古右翼三萬戶聯軍主力,可就在兵鋒抵達歸化城之時忽然選擇了撤軍。

    具體原因沒人知道,達陽也只是聽父汗說過,林丹汗急於回師是爲了鎮壓敖漢、奈曼二個鄂托克的叛亂。可真相到底如何,他也說不好。

    因爲也有與察哈爾萬戶關係較好的臺吉說,林丹汗回師是因爲皇太極出兵襲擾其後方,掠奪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

    也就是說,歷史已經出現了偏差,那麼穿越三人組的三大優勢的最後一項就要受到削弱了。

    現在連最大的優勢都受到了挑戰,難怪於碩臉色變得極其難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