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鬼穀神謀 >第五百四十四章西宮夷陵
    第五百四十四章西宮夷陵

    西宮夷陵,本不該算是秦國王陵,是當今秦王追封。

    自哀公上位之後,就被封爲太子,只是哀公執政秦國三十六年,他沒能熬過哀公之壽,就先哀公而逝。

    自當今秦王上位以後才追封他的父親,也就是贏盤的祖父爲秦夷公。

    從秦王繼位史來看,並沒有他這一位秦王,所以陵園也較其它真正的秦王的要小。

    可自當年秦景公之後,其墓葬已經與天子墓葬規格相當,超出其它諸侯列國。

    當然也正因爲有秦國這例,吳國王闔閭的墓葬也是按天子規格來辦,所以地宮才如此宏大。

    剛纔青裳有惑,其實若依常理來論,卻又十分正常。

    王禪是楚國使臣,出使秦國,順路祭拜秦王之父的陵園,以示對秦王的尊敬。

    而此陵也是贏盤祖父之墓,這意義就更加好理解了。

    若是祭拜其它秦王的陵墓,反而沒有如此效果,畢竟自大周秦之先祖非子以來,也有不少秦王之陵,而唯獨此墓,雖然並非真正的王墓,可卻與當今秦王及當今太子關係最爲緊密。

    而秦夷公也是楚國孟贏王祖母的大哥,這一層關係也是秦楚相交的一個聯繫。

    陵園朝南,是坐南而北之地,與南方墓葬有別,也是依此地之勢。

    此地四周到十分平整,並無高大山丘,只有一些低矮的松柏,而整個陵園,皆用白玉砌成,兩根高大的華蓋是全陵的山門之所,一共三層臺階之上,纔到陵園。

    整個陵園與南方相似,高大的封土堆四周都用白玉砌成,足有丈餘。

    而圍繞着陵園之外,尚有三丈有餘的寬大步道相連,一排高大的松柏置在步道邊上,正與陵墓相對,卻又與外圍的松柏相差別。

    此時贏盤帶着三人來到墓碑之前,已有屬下準備並擺好的祭祀用品,這到十分充足,看起來秦國對已故先人十分尊重,自己反而卻十分節儉。

    “鬼谷先生,兩位公主,這就是先祖之陵。

    先祖歷二十多年太子之位,只是可惜未能繼承秦國大統,因病而逝。

    可先祖輔佐曾祖有功,當年未按秦王之禮來建陵園,可父王知先父之功,繼位之後,也依秦王之禮尊之,並追認選祖爲夷公。”

    贏盤說完,親自點燃三隻青香,跪在墓前十分恭敬的叩頭祭拜,然後才緩緩起身,對着王禪與兩個公主一請。

    王禪與兩個公主也都各執三隻青香,站在墓前深揖一躬,祭拜秦王之父秦夷公之靈。

    “秦夷公之靈,在下楚國鬼谷王禪,今日出使秦國,促秦楚兩國交好,特來祭拜先靈,還望先靈保佑秦楚百年交好,天下太平。”

    王禪像是怕秦夷公先靈不認識一樣,自報家門,祭拜秦夷公在天之靈,以保佑秦楚之誼。

    “在下身爲長孫,代先祖謝先生及兩位公主。”

    贏盤說完,也是對着三人的揖以表達謝意。

    “有勞太子相帶,敢問太子當年先祖該是天命之時,爲何卻因病而逝,不知先祖是得了什麼病?”

    王禪一問,兩個公主也是眉頭大皺,在死人陵前問別人死因,這似乎有些失禮。

    況且以現今大周天下百姓生死,其實能到知天命之時已算是長壽,十分正常,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不可王禪爲何會有此問。

    贏盤到並不奇怪,反而苦笑道:“先祖一直輔佐曾祖治理秦國,身爲秦國左庶長,兼管秦國內務,日夜操勞,身體虛弱,有如油燈,爲我秦國油盡燈枯,身體衰竭而去。

    當年我的曾祖也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十分悲痛,自責不已,以至曾祖未過多久,就於兩年前也就仙逝了。

    當年曾祖知我先祖體貼百姓,所以就把此陵建於雍城這西宮之中,守望着大秦疆土。”

    王禪一聽,側身一看,若依着墓碑之向看去,卻正是巴蜀與楚之方向,而西宮地勢較高,雖然並非山丘,可這黃土高原之上,這裏卻也視野開闊,一望無際,那些連綿的山就好像就在這西宮腳下而已。

    “太子殿下,此地距秦都尚有多遠?”

    “不足十五里,這裏有十數人在守護,平時也都會清理這陵墓,保持着整潔,父王也常會來此祭奠先祖,獨自在陪先祖說說話,相反在下卻一直戎軍,少有來此,到讓先生笑話了。”

    王禪與贏盤兩人邊說着,也邊順着整個陵墓步道在轉。

    而青裳與青苹則並沒有跟隨,只在墓前等候。

    “先生善孝,在下也有耳聞,特別是此次楚國盛會,江湖民間傳聞是神乎傳神,先生該是已通天地之道,楚國有先生是楚國之幸。

    先生一入楚國就爲楚國贏得三城,緊接着提出中興之策廣開國門,爲楚國擴源增收,充實國力。

    聽聞此次楚國令尹與司敗大人都自動向楚王獻出二十二城,如此一來楚王已是名副其實,可以一展所長。

    不知先生將來會有何打算,是長久在楚國爲相,還是會遊走列國。

    若說楚國左相之職,實有屈先生之才。

    將來我繼承秦國大統,這左庶長之職也不知該有誰來任,實在讓在下憂慮。

    吳國用人以賢,在列國之中傳爲美談,而吳國由一個與中原隔離的小國,一躍成爲不可小瞧的強國,實是因爲吳王的用爲之道。

    在下對此十分羨慕,不知先生對秦國左庶長之位可有舉薦之人。”

    贏盤也是轉彎磨角,想讓王禪爲秦國效命,可卻又不好直言,卻拿將來他當上秦王之後,秦國左庶長自然空缺來說事,讓王禪舉薦。

    “太子高看了,在下一直偏居楚國虎踞小鎮,一直孤陋寡聞,出吳國才真正讓在下知道什麼是治國之道,什麼是以民爲本之思。

    在下與宋國墨翟也是知交好友,他一心爲天下百姓而奔波,止戰非攻,讓在下廣開胸路,才慢慢審視如今天下大勢。

    而在下是楚人,而楚國一直受吳國之困,所以在下有責任爲楚國與吳國百姓而謀,而且楚國內禍不止,在下也不可坐視不理,至於在楚會呆多久,在下也不好預言。

    只是若楚國迴歸正常,在下也不會貪戀權勢,遊歷列國是在下的心願,也與在下性情相符。

    剛纔太子殿下擡舉問詢,在下實不敢妄言,不過在下確實也有一個朋友想舉薦給太子。

    只是此人心性同樣淡迫,亦非長久爲官之人,而是修行天地之道之人,而此人卻有緣於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