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鬼穀神謀 >第五百九十四章圍點打援
    第五百九十四章圍點打援

    夜已深,人已酣,酒未盡。

    晚宴之後,王禪送回兩個公主,此時正坐在孫武的客堂之中,半斜着身子,正喝着熱茶。

    而孫武則忙裏忙外,正在親自爲王禪端着水果茶點。

    “孫將軍,何必勞煩,小子酒醉,隨意休息片刻就行了。”

    “先生勞累,百忙之中還爲我吳國着想,孫某若是不盡些本分,實在有負先生好意。”

    王禪一聽,到也自在,也不理孫武了,自己翹着二郎腿,酒後之餘又開始哼起小調。

    這兩年王禪很少哼此小調了,來孫武這到也放鬆,畢竟孫武身爲武將,本就不注重小節,而且他與孫武十分合得來,心情放鬆之時,就會不由自主的哼起小調。

    孫武忙活完,也坐在王禪一邊,爲王禪斟着茶水。

    “孫將來,孫大哥爲何不在?”

    “他隨軍而去,不要吳都,若不然自會來見先生,再者犬子無能,成家之後到也讓本人省心。”

    王禪一聽,嘿嘿一笑道:“一句無能而省心,到也是將軍心裏之話,將軍能看得如此之開,實是難得。”

    王禪雖然酒醉,可卻十分清醒,他聽得出孫武是真心的欣慰,三個兒子只留一個在身邊。

    而且在吳國只是一個偏將,想來若依孫武的功勞,而夫差也與他的兒子相熟,此時該是重用之時。

    之所以一直未受提升,其中原因當然是孫武不願自己的兒子走同一條路。

    他知道他的兒子有什麼本事,並非像他一樣,自小就對兵法韜略有興趣,而且能依自己的學識經驗,自立門戶,自成兵法。

    在戰場之上,若是無過人本事,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所以對他的兒子不能繼承其兵法之能,不僅不失望反而十分開心。

    這或許就是孫武與人不同之處。

    “孫將軍,今夜來此,你該有事與我相說,還是儘快言明,反正你我相知,簡單一些的好,等會兒,我看伍大人與伯大人也會來此,還要請孫將軍安排做些夜宵,免得待慢了尊客。”

    孫武一聽,知道王禪謀算得準,所以此次只是拍了拍手,家奴就趕了進來。

    “孫伯,你安排廚房做些夜宵,再備點藏酒,等會有貴客臨門,你就不必在此等候了,有鬼谷先生在此,沒有什麼宵小敢來此放肆。”

    孫武說完,家奴也就匆匆的走了出去,並不過問,已經習慣了孫武這種令行禁止的規律。

    “剛纔孫將軍言謝,在下並不感承此謝意,此次若說是對吳國的機會,卻也是對越國的機會,只是要看誰更能把握住局勢的變化而已。”

    王禪還是開門見山,直接把來此的意圖說出。

    “先生此次讓吳國出兵巢邑,其實於先生所謀清除楚國內禍來說,並不重要,可卻對吳國十分重要。

    孫武一生征戰不休,或許這是最後一次爲列國征伐,所以在下才會謝先生成全之恩。”

    孫武對王禪的佈局十分清楚,也能從佈局之中掌握到時機,這就是一個頂級兵法大家的覺悟。

    這一點讓王禪也是既佩服又欣慰,畢竟有的東西不用解釋得過於清楚,省了許多麻煩。

    “不錯,縱然吳國不出兵巢邑,那些對楚國有不軌之心之人,也會趁此機會,而這也是他們作亂的最後機會。

    若是錯過了此機會,他們就會沒有任何機會。

    所以我特意派兩位俠客來傳此信息,也是想暫時解決吳與越之間的矛盾,讓兩國百姓能得幾年休養生息之日。

    同時也給孫鐵將軍一個退隱的機會。”

    “三年前,得先生指點,成全了先王,兵勝將亡,先王得嘗所願戰死沙場,此次先生又知老夫心有退意,可卻礙於先王之死,所以不敢輕言退隱,可此次借得先生所賜良機,正好可以解決吳與越的糾葛。

    老夫這一生殺伐太重,餘生不想再輕易言兵,我三個兒子,也不想他們涉及列國兵事,所以纔會深感先生之恩。

    可我知道此事若想成功,還得仰做仗於先生。”

    孫武十分誠摯,對於王禪他是真的心服口服,做人也並不虛僞,所以能與王禪有如此忘處之交。

    此時說話雖然並沒有明角,可他相信王禪一定能夠理解。

    “在下猜測,你們幾位柱國之臣一定想好了對付越國之策,特別是孫將軍。

    吳國出兵五萬於巢邑,而此次在下又如此折辱於吳王顏面,越國自然會認爲我楚國與吳國由交好變交惡,而吳國會藉此機會轉投於晉國。

    半月之後,晉國出兵於鄭楚邊境,而秦國依然有十萬大軍陣於秦楚邊境,這樣一樣,楚國是三面受敵。

    而吳國也會隱入孤立,楚國雖然有我鬼谷王禪,可三面受敵,兵力不足,也幫不了吳國,更不會幫越國。

    所以越國必然會趁此良機攻吳,這該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可在下也說過,此事識勢者知足。

    識得此勢者並不會輕起兵事,可越王受三年前之辱,定然不服,對吳用兵,該是箭在弦上。

    而吳國已有了惑敵之機,於孫將軍兵法之方,我知彼,而彼不知我,用兵以奇,這五萬大軍,正是用奇之處,爲何還有如此說辭,這又與在下有何關係?”

    王禪有些明知故問,可卻還是試探着孫武。

    “自與先生相交以來,孫武一直自醒這一生,覺得有違天道。

    當年爲了求得賞識之人,遊歷列國,只有先王賞識於我,並對孫武信任有加。

    就算當年孫武一時衝動斬殺了兩位王妃,可先王對在下都並不懷疑,反而重用本人。

    所以本人歷經與楚與越多次征伐,都大勝而歸,卻也讓無數無辜的百姓爲此受難。

    三年前,先生之計,留了一口,讓越王迴歸越國,一開始在下也並不理解,戰場之上敵我之間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可依當時先生之計,本可以生擒勾踐與范蠡,可先生卻大人不計小人之過。

    雖然范蠡與勾踐曾欲圖謀害先生,先生卻放他們一條生路,以德報怨,讓孫某十分感懷。

    所以此次孫謀之策並不想過多傷於無辜,而只是以取勝爲重。

    可當今王上,雖然年輕之時一直受教於孫某,卻一生善武而好強,並不想只是以勝爲主,而是想借此機會多殲越國兵甲,甚至於直接滅了越國。

    如此一來,吳與越勢必會發生連場大戰,雖然孫某並不懼怕,也有策略贏得此仗,卻不想讓兩國百姓因此而流離失所。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