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歲月流歌 >第四十一章 賣茶攤販
    王世川、衛蘭夫婦再次回到三裏街農貿自由市場,已是這年端午前後,忽然發現他們的茶葉賣不動了。

    宛如六月天裏一盆冰水從頭頂澆下,冰涼的透心。

    在炎熱嘈雜的市場裏站上一天,也就是一兩斤的銷量。

    對於那些自產自銷的茶農來說還算不錯,但紅石灣茶廠這麼大的攤子,這點量除去各種開銷,已經沒有啥賺頭了。

    又是揪心的一天,夫妻二人趁着月色,疲憊的推着自行車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句話都沒有。

    “世川,別急壞了,我們想想辦法,不行就當大葉茶賣!城裏人總歸要喝茶的!”

    儘管自己急火攻心滿嘴脣都是水泡,衛蘭還是心疼的安慰丈夫。

    “明天你蹲市場,我去沿街叫賣!”

    王世川悶悶道,他的意思是像貨郎挑子那樣挨家挨戶的兜售茶葉。

    才兩三天的時間,這個向來樂天的莊稼漢一下變成了悶葫蘆。

    他此時的心境五味雜陳,內疚和痛苦兼而有之。

    感覺辜負了老父親、老車支書,辜負了孫師傅,還有紅石灣小學的師生們。

    一時的衝動,讓妻兒跟着自己受苦,好不容易攢下來的血汗錢眼看就要打水漂了,也令他心疼的想去撞牆。

    就像一位哲人說的那樣: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得到,而是得到之後又失去。

    已經嚐到了衣食無憂好日子的滋味,再回頭去過債務纏身的苦日子,是好強的王世川無法忍受的。

    其實稍作市場分析,就會發現三裏街的茶葉忽然滯銷,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綠茶這種商品和採茶一樣,市場的需求都有很強的季節性。

    每年穀雨前後最後一波新茶上市,一般市民家庭該買的都已經買過了。

    進入三裏街市場的街坊,每天都是一些回頭客,茶葉需求的潛力沒法挖掘。

    另外,自從王世川夫婦在這個市場練攤之後,一下又多出了五六個賣茶的攤位,也把他們的生意瓜分的差不多了。

    “花錢買個教訓,這些茶賣完打死我都不幹了!活要親命!還做回我們的老本行,你販你的樹我做我的粉絲!”

    前方是一段平坦路,王世川跨上了自行車,衛蘭萎縮着坐在前樑上,嘴裏不停的嘮叨着。

    王世川一聲不吭,只顧奮力的向前騎行,他已沒有回頭路了。

    又是火熱的一天,太陽還沒露頭市場裏已經熱得像燜鍋一樣。

    那位第一個買衛蘭茶葉的何大爺照例來到攤前站了一會,一手提籃一手摺扇,退休老幹部的做派親和而又令人羨慕。

    “衛蘭姑娘!又來出攤啦!整個紅石灣的茶園都是你們家的吧?哈哈哈!”

    何大爺開心的調侃衛蘭,第一、第二次過來還能以自家採的野茶蒙人,時間長了肯定瞞不過像他這樣的熟客了。

    “老叔,茶葉難賣啦!老天熱死人!就當是可憐鄉下人,老叔你再稱上一斤吧!今天這是趙衝雲霧,你嚐嚐看!”

    見到熟客,衛蘭趕忙可勁的推銷自家的茶葉。

    “不啦不啦!我都從你這兒買過三斤了,今年的茶葉足夠了!”

    何大爺連連擺手,還是忍不住弓下身子,伸手夾了兩片放進嘴裏品鑑了起來。

    “茶是好茶,不過你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在這個市場裏賣糟蹋了!”

    何大爺是懂茶的人,不忍看到這樣極品的內山瓜片和普通大葉茶一樣,在市場裏同臺競爭。

    “整個縣城就這一個市場,還能到哪兒賣啊?我家孩子爸今天就走街串戶去了,生意難做啊!”

    衛蘭嘆道,準備招呼另一位看茶的老阿姨了。

    “你可以到長途汽車站那邊試試看,那裏出入的大多是來陸安州公幹的外地人,回頭總要帶點本地特產回去,瓜片綠茶就是我們這個革命老區最好的特產!”

    何大爺想了想,鄭重的建議衛蘭道。

    “明天我就過去!要是能打開銷路,你就是我家的大恩人!往後老叔的茶葉我家全包啦!”

    衛蘭感謝的給何大爺作揖,她潛意識中感覺這是一個擺脫目前銷售困境最好的辦法。

    “就是隨便一說!哈哈哈!你們夫妻試試看吧!”何大爺搖着摺扇開心的買菜去了。

    “去長途車站那邊擺攤像你這樣灰頭土臉的可不行!人要收拾的清涼些!這大夏天的要支一把遮陽傘,另外用這舊報紙包茶葉太不衛生了,市面上有賣專門裝食品的那種牛皮紙袋,你可買些回來!”

    看茶的老阿姨也插話道,像叮嚀自家的閨女那樣,按照城裏人公家人的標準教衛蘭如何擺攤、如何包裝。

    這些大爺大媽們都有過農村生活的經歷,都知道鄉下人太不容易了,對於衛蘭的關心也是真誠的。

    “好嘞!嬸你們公家人就是不一樣,知道怎麼做生意!這點茶不要錢,算我孝敬你的!你和何大爺幫了我的大忙了!”

    衛蘭本來人就機靈,經這麼一通點撥頓時就豁然開竅了。

    她連聲言謝着,忙不迭的包上幾兩茶葉塞到老阿姨的菜籃裏。

    “哎呀!別這樣!我怎麼能白要你的茶葉呢!稱稱看多少錢,我買下了!”

    老阿姨有點生氣的和衛蘭拉扯着,本來就是隨便看看,見衛蘭這麼熱情,就決定把茶葉買下了。

    “不要錢,不要錢!”

    衛蘭還在拉扯,老阿姨丟下五塊錢的紙票便頭也不回的走開了。

    改革開放初期,像衛蘭、王世川夫婦這樣第一代進城練攤經商的農民,很少有長遠規劃和打算的。

    有的是喫苦耐勞的精神,抱的卻是撞大運的心態。

    能夠遇到何大爺、買菜阿姨這樣熱心點撥的貴人,也是衛蘭夫婦前世修來的福分了。

    經過幾天的準備,煥然一新的綠茶攤位終於在老長途汽車站的出入口處支了起來。

    和衛蘭一起出攤的商販只有兩戶,一個賣滷雞蛋的,另一個是賣蒸饃蒸包子的。

    四五年後這裏僅僅兜售大別山綠茶的商戶,就增加了十幾個攤點,而王世川衛蘭夫婦的茶葉生意,也已升級到定點送貨批發的階段了。

    開張這一天,王世川全天都在悶熱的大街上漫無目的的閒逛着,不敢接近自家的綠茶攤位,他已經受不住第二次失敗的打擊了。

    一直到傍晚時分,快要收攤出城了,他才慢慢吞吞的回到原處,還順路捎買了兩塊燒餅,自己和媳婦一人一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