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少年帝國 >軍費籌集篇
    “你,過來一下”劉徹將那個養馬仔喊到面前。荷♀包網

    那個養馬仔扭過頭,遲疑片刻,然後走到劉徹面前。接着劉徹問話,對方答話。答話的人相貌莊嚴,一絲不苟;問話的人心特異之,發現眼前這養馬仔的確是個奇才。最後,劉徹說“你回去沐身更衣,朕要拜爲你馬監”從此之後,這個養馬仔就此時來運轉,被命運之風拉到了另一片神奇的天空…

    這個養馬仔,當然就是準備生一窩孩子,讓子子孫孫都準備以養馬爲生的金日磾。

    之後,金日磾再被拜爲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每天工作就是陪皇帝坐車出門,回宮服侍。此中工作可用一個詞形容:前途無量!

    金日磾發達,馬上就有人鬱悶了:長安貴戚是也。他們死活不能相信:像金日磾這等淪落爲低級養馬仔的高級俘虜,竟在他們眼皮底下,這麼沒道理的往上竄升…

    這幫貴戚先是發發牢騷,沒想到一呼百應,發牢騷的人越來越多,最後凝聚成一句憤怒的吶喊“陛下妄得一胡兒,反貴重之”

    這幫長安貴戚還是罵得太委婉了。也許他們應該更潑一點,跑到長安街頭,拉一磚頭墊屁股,開罵皇帝、開罵金日磾“太沒道理了,養馬的都能和皇帝形影相隨,升官發財,美女圍着轉。我們這天天喫飽撐着吹大牛的,怎的見一次皇帝面就那麼難?皇帝的腦袋是不是被驢踢了,還是被馬踩了”長安貴戚的牢騷氣,讓整個京城上空都飄着一股酸溜溜的氣味。然而不久,他們全都後悔了。

    因他們突然發現:發了那麼一大通牢騷,卻全替人家做廣告了。那個被他們詛罵千回的養馬仔,竟在他們的罵聲中越竄越高,屁股簡直要翹上天了。什麼道理嘛!

    元狩3年(BC120)5月,劉徹大赦天下。同時對去年病死、不敢置後的膠東王劉寄網開一面,令其長子劉賢繼任膠東王。又封其少子劉慶爲六安王。

    河西之戰超乎匈奴伊稚斜單于之想象。他當年因聽了趙信的話,遷家漠北。所以河西之戰,他是心有餘而力不及,唯有眼睜睜看着渾邪王叛逃漢朝。當然伊稚斜單于也不是白喫飯的。秋天,他突然又發起報復行動,分兵兩路襲擊右北平、定襄,各數萬騎兵,殺掠千餘人而去。

    消息傳來,劉徹沒反應。他之所以沒動靜,是因他有好幾件事情要忙。同時他又覺得要玩就玩狠的,漢匈之間已到了最後大決戰的時刻!而想大決戰,劉徹必須養精蓄銳、醞釀力量。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皇帝又沒錢了,正在想辦法籌措軍費。

    之前,劉徹通過賣爵籌得了一筆經費。現在爵賣得也差不多了,沒啥好賣了。於是就只能打別的主意了。

    可要用錢的地方還多着呢!秋天,山東大水。劉徹雖緊急派使者前往各郡國督促地方官員開倉賑濟貧民百姓,卻似杯水車薪,全不濟事。劉徹再下令向當地貧民向富民假貸救急,仍然不能相救。不得已,劉徹使出最後一招:將70餘萬貧民百姓全部遷往關西就食。沿途路費由各地縣官供給,這下耗費以億計,不可勝數。

    另一個燒錢的地方是劉徹此時的目光不止盯着匈奴,因迷信於張騫給他描繪的通西域的宏偉藍圖,劉徹的目光還始終盯着西南夷那片方向。他聽說滇國有個方圓300裏的滇池,在那裏,西南夷訓練出了強悍的水軍。想要征服匈奴,劉徹要靠騎兵;想要征服西南夷,劉徹就得靠水軍。於是劉徹下令徵發全國的勞役,在長安城西南15公里處開挖一個和滇池規模相當的大湖,就取名昆明池!

    但這樣燒錢下去,漢武大帝劉徹得猴年馬月才能存夠和匈奴最後大決戰的錢?河西之地既已入漢,與之相毗鄰的隴西、北地、上3郡就不再與匈奴直接接壤,劉徹下令將這三郡戍卒免一半回家種田,以寬天下之繇。但要想攢夠足夠的錢,劉徹還需要一個在漢史上大名鼎鼎的理財專家的幫助!

    本年,劉徹從渥窪水中得到一匹‘神馬’。可皇帝哪知道:這完全是一個叫暴利長的有心人精心設計的一場騙局。暴利長先塑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泥人放在河水邊,做出驅趕野馬飲水的動作。

    起初,野馬望見泥人,自然不敢近前,後見泥人毫無動作,有幾匹膽大的野馬便上前飲水,飲完水後徐徐離去,整個過程中泥人不動。這樣來回幾次,野馬們便也習慣了。暴利長見計已得逞,便將泥人搬去,自己裝作泥人模樣,呆立河邊。野馬們已見慣了這個模樣,便也沒甚防備,仍往河中飲水。說時遲那時快,暴利長一躍而起,撲向那匹他早已看中的神駿非凡的野馬。一番鬥下來,野馬終於被暴利長馴服。

    馴服野馬後的暴利長又去哄騙地方官說此乃神馬,從渥窪水中而出。地方官前往驗看,見到此馬果是驊騮佳駒,便信了暴利長的‘神馬之說’上報中央朝廷後,劉徹也大喜,下令將此馬送往長安。

    本年,漢武帝劉徹設立樂府,任命宦者李延年爲協律都尉,佩二千石官印。神馬既得,劉徹命司馬相如作賦、李延年編曲,謳歌此事。汲黯嘆道“王者作樂,皆上承祖宗、下化黎民。今陛下以得馬以歌,協於宗廟,無論是先帝還是天下百姓,他們會怎麼看陛下”劉徹默然不悅。

    元狩4年(BC120)冬天,劉徹接受有司建議,下令用白鹿皮造皮幣,價值40萬。用銀、錫造白金三品,分別價值3000、500、300。再下令在全國範圍內銷燬半兩錢,改鑄三銖錢。凡盜鑄者皆判死罪。然吏民盜鑄者仍不可勝數。

    這只是劉徹繼賣爵後引鴆止渴的第二步。爲搜刮到更多的錢,劉徹還需要有人幫忙。這時,大漢政府主管財政的大司農鄭當時就不得不出場了,他替劉徹想到了一個找錢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盯緊國內那些有錢人。

    鄭當時發現:當時漢朝有兩類人比較有錢。一是礦主、二是鹽商。長期以來,因政府對礦山及鹽田不加管理,礦老闆和鹽老闆們低頭苦幹,悶頭髮財。所以這些人都成了漢朝的富豪。讓鄭當時不爽的,不是老闆發財。而是他們發財了,卻眼見國家大把大把的燒錢打匈奴,卻不捐哪怕一個子兒。說真的,這也太不像話了!

    鄭當時就給劉徹獻了一策“老闆們不捐錢,不如就將礦山和煮鹽這些私企收歸國有”鄭當時這招很是狠毒,是以國家統治機關爲後盾,來硬的搶錢了!

    鄭當時給皇帝推薦了兩個有錢的老闆:一個叫東郭咸陽、一個叫孔僅。前者靠煮鹽致富、後者是冶煉大王。馬上的,劉徹就將這兩人任命爲大農丞,具體管理鹽鐵官營事務。

    事實上,推行鹽鐵專賣、徵收商稅,將漢朝財政打理得井井有條的,不是這兩人、更不是鄭當時。而是另一個名垂漢史的理財專家:桑弘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