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我成了張角師弟 >90.突如其來
    十天之後,逐漸完善的十二種部件終於組合在了一起,身長兩尺三寸(52釐米),臂寬兩尺(46釐米),箭匣一次裝箭二十枚,一個可抓握的槓桿連接箭匣的尾端和弩身,擊發後一手握住槓桿向後用力拉動,槓桿帶動弩弦完成復位,同時拉開箭匣底部的兩個木栓讓箭匣內的鐵箭落入箭槽內,箭完全由生鐵所制,重九兩(140克,漢斤十六兩),長度一尺一寸(25釐米),箭簇爲尖銳三棱型。荷包

    羣策羣力之下,這具連弩和劉啓熟知的連弩已經大爲不同,箭匣、槓桿和弩身由金屬部件連接,可以隨時裝卸,這是劉啓根據後世模塊化武器的概念改進的,在戰場上即使某個部件損壞也可以立即更換,大大提高了在戰時維修的效率。

    此外,爲了可以讓騎兵使用更加方便,弩身的握把的位置提前了很多,超過了弩身的中央,這樣持弩弩身的大部分都可以得到手臂的支撐,不但大大提高了單手射擊的穩定性和射擊精度,上弦時也遠比握把在後省力的多,弩弦便可延長加大整體硬度。

    而且由於重心提前,連弩的重量就可以增加,在不影響瞄準的情況下,箭匣的形狀變的扁而寬,多容納了十枚鐵箭,整整提高了一倍的火力!

    讓人驚喜的是,這一系列的改進是一些工匠們琢磨出來的,從前很多人都說諸葛弩是誇大虛構的,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造出那麼先進的武器的,劉啓也曾堅定的贊同,不過現在這個念頭已經完全不復存在,他再也不敢輕視古人的智慧了!

    劉啓捧着由自己主持造出的歷史上第一具真正意義上的連弩激動的雙手都有些顫抖,望着周圍衆人期待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氣舉起連弩來朝目標草靶扣動了扳機。

    嗖!

    當!

    劉啓用力扣動扳機,鐵箭離弦而出,瞬間便抵達二十步外的掛着魚鱗鐵甲的草靶,伴着一聲脆響,鐵箭輕易的破開擋在前面的阻礙,堅決的鑽進了草靶之中。

    緊接着劉啓垂下右臂,左手扳着槓桿用力往後一拉,重新擡起連弩略微瞄準後再次扣動了扳機,然後不停的重複着上面的動作,直到射空箭匣爲止。

    “將軍真乃神人也!”

    特地趕來的梁峯和劉洪等人小心翼翼的接過這具連弩驚喜交加的把玩着,簡直對劉啓佩服到五體投地。

    這具力度大約一百五十漢斤,可在三十米內可穿透魚鱗鐵甲,五十米內可穿透牛皮硬甲的連弩只用了半柱香的工夫就射完了二十支箭,用現有的手弩在同樣的時間裏即使不瞄準最快也只能射四五箭,射速幾乎和弓箭不相上下!

    最重要的是,訓練一名弩手要遠比訓練一名弓手快速簡單,優秀的弓手更看重的是天賦,感覺和意識不是通過學習和訓練就能獲得的,而弩手的要求就簡單太多了,完全不必考慮什麼拋物線,側風對落點的影響,捕捉目標的移動軌跡,估算提前量……,只需對準五十米內的目標扣動扳機,面對初速超過每秒五十米的鐵箭,在低於1秒鐘的時間裏人類幾乎完全不可能有什麼反應。

    擁有這樣犀利的武器,十倍於己的敵人又有何懼哉!

    劉啓一邊得意的將衆人的崇拜照單全收,一邊揹着雙手偷偷揉着痠麻的左臂,暗道不是本將軍體力不濟射速還要更快呢!

    連弩算是順利的定型了,不過可惜的是無法立即裝備軍隊,劉啓大致知道弓弩的製作比較費時費力,但瞭解到實際情況後還是把他嚇了一跳,軍用的弓弩是複合弓弩,由幹、角、筋、膠、絲、漆,合稱“六材”構成,選合適的木材爲幹,貼上製成薄片的牛角,用動物筋腱或魚鰾熬製的膠粘合,再用絲線緊密纏繞,最後塗上清漆完成。

    這個過程不是一氣呵成的,各部分的材料需要在不同的時節進行特殊處理,冬天治幹,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攏諸材,寒冬時置於弓匣內定型,來年春天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

    如此繁複的工藝程序,需跨越兩至三年時間,在制弓作坊中,由於各項工作可交錯進行,故每年都會在不同時段有成批的成品,但就一張弓而言,其工時是無法縮短的,制弩也是一樣的道理,這一切只爲拉開弦後的形成最大程度上的形變勢能,轉化爲讓箭飛的更快更遠的動能。

    高鴻最爲心急,嚷嚷着讓工匠們想辦法加快速度,聽着工匠們苦口婆心的跟高鴻和甘寧他們解釋不按照正規流程製作的速成產品的弊端,劉啓走到草靶跟前轉了幾圈展開了眉頭,他當然更沒那耐心等兩三年,除了弩臂需要的乾材外其他材料都有現成的,先拿來用上,現在正好是冬天,可以大量製作乾材,先做出幾百具連弩來用着!

    軍隊少有少的好處,步兵對連弩的需求並不緊迫,現在當務之急是先給水軍和騎兵裝備起來,至於造出來耐不耐用的問題劉啓才懶得理會,用壞了就燒掉,再造就是了!再昂貴的武器也沒有人重要,速成的連弩再不耐用堅持射十幾匣箭不成問題吧,這十幾匣子箭能殺傷多少敵人,避免多少傷亡呀,浪費再多武器也值得!

    劉啓當即下令立即開工生產,一個月之內就要最少五百具,工匠們暗道這位也太心急了吧,剛纔那幾個將領提出一年時間還讓他們覺得難以接受,這一個月時間造出來的東西不成了一次性的了嗎?

    軍令一出工匠們只有照辦,聚在一起討論着怎樣才能讓一個月就出產的連弩用的更久一點,劉啓索性住在工匠們的營地裏興高采烈的和他們一同討論進一步改進的方法,感到倍受重視的工匠們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很多。

    一個叫李博的木匠提議在箭槽兩端加上卡簧以固定鐵箭,這樣騎兵在劇烈顛簸中也能使用連弩不必擔心鐵箭掉落,卡簧也很簡單就是個銳角三角形,以牛筋和箭槽相連,鐵箭落下時壓動卡簧向下活動,鐵箭得以落入箭槽,之後在牛筋的拉力下卡簧復位後得以牢牢卡住鐵箭動彈不得。

    半個時辰之後一具改造好的連弩便呈現在衆人眼前,李博果然手藝精湛,鐵箭在箭槽內極爲穩固,即使將連弩倒過來使勁甩動鐵箭也不會掉出箭槽,而牛筋的彈性使得卡簧不會影響射擊,騎兵裝備這樣的連弩的確可以提高在複雜地形中的作戰效率。

    可一個叫衛毅的鐵匠則反對說:“不妥不妥,這卡簧雖然精妙,造起來卻太費事,何況直接和鐵箭相接必然容易損壞,小人有一法更加簡單易行也無需維修,製造箭匣時在底部留下兩塊凸起便可。”

    衛毅的方法更加簡單,箭匣底部留下兩塊邊緣吻合鐵箭的凸起,當箭匣上弦完畢復位以後就和箭槽形成一個像槍管一樣相對閉合的空間,只要不把連弩頭部衝下鐵箭就不會掉出箭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