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長歌當宋 >第四十三章對線
    方林月沒想到江淮安撫使、安撫副使居然會在應天府之中,不敢相信的她仔細確認道:“你着實瞧見了安撫使與安撫副使?”

    只不過原本滿是聖潔模樣的臉上,卻有一種啖食其肉之色,讓人望而生畏。

    手下一邊搗頭如蒜,一邊賭咒發誓道:“回稟聖女菩薩,小人不敢欺瞞,那兩位就南京城中的倌驛落腳,護衛彪悍,一口一個葉侯,一口一個範公,小人不會看錯,若您有圖影那便是最好。”

    方林月立刻道:“有圖影!來人,速將葉賊的圖影拿來與他辨認!”

    葉安若是瞧見自己的圖影定然會暗歎畫師的技藝,這風流倜儻,這惟妙惟肖,着實不錯,可惜他並不知曉自己以莫名其妙的成爲方林月的眼中釘。

    白蓮社的小嘍囉在瞧見圖影后便立刻道:“正是此獠!”

    握着圖影的玉手微微顫抖,方林月嬌媚的俏臉在幕離之中變得扭曲,咬牙切齒道:“德師常言此賊詆譭佛門,侮我白蓮一道,爲了官聲揚言改革東南茶稅,最後卻不了了之,害的數萬茶戶再陷苦難!不殺此賊,天理不容!”

    剛剛那手下立刻道:“回稟聖女菩薩,聽聞此賊不日便要出城安撫災民,正是咱們動手的絕好時機。”

    方林月眼神如刀,她本是東南茶場茶戶家的採茶女,原本家中的日子還能尚且過活下去,可誰知葉安推行茶榷新法,開始東南茶場的茶戶尚且以爲這是好事,爹爹甚至跟隨朝廷的官差前往東京城中做那勞什子的代表,一切都是熱熱鬧鬧的向好發展。

    可誰知那茶榷新法中道夭折,連帶着爹爹也被東南茶商報復,打的體無完膚死在了家中。

    而他葉安卻毫髮無傷,後來從德師那裏才知曉,原來此賊爲的就是自己的官聲,若能成功便是爲國爲民的好官,若功不成便撇清干係,誰會真的在意茶戶的死活?!

    自從自己跟隨德師之後,便看清了此人的真面目,不過是個官場奸佞罷了!國朝的官人哪個不是如此?

    唯有殺光這羣狗官,迎來真正的彌勒佛,世人才能得以拯救,自己的悲劇纔不會在這世間上演!

    德師說過,白蓮社的最終教義便是迎來大解脫,殺人又如何?自己不過是讓他們提前得以解脫罷了。

    十住菩薩算什麼?

    殺一人者爲一住菩薩,殺十人者爲十住菩薩!那些佛門乃舊佛之徒,白蓮社要迎來彌勒降世便要屠滅寺舍,斬戮僧尼,焚燒經像,如此才能迎來“彌勒下生成佛,取代釋迦牟尼佛下凡救世”!

    葉安詆譭佛門,雖說也在無形中助了白蓮社一臂之力,但他對整個佛門的厭惡也將阻礙白蓮社,更會阻礙彌勒降世,若是能乘機誅殺此賊,那便再好不過!

    “南京城城門開了!”

    “城門開了?!莫不是府尊讓我等入城了?!”

    正謀劃着如何誅殺葉安的方林月微微一愣,她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南京城門打開,朝廷一旦救助災民,甚至真的應允減免雜稅,那白蓮社所作的一切便會立刻化爲泡影。

    沒人比她更清楚百姓心中的想法,只要朝廷開恩,百姓活得下去,那些個尋常發牢騷的人立刻便會成爲朝廷的順民,唯有讓他們的手沾上鮮血,這些人才會孤注一擲。

    很快白蓮社的信衆便來報信:“聖女菩薩,不是應天府放災民入城,而是江淮安撫使前來撫卹災民,應天府的禁軍正在那裏搭建高臺,看來是要安撫災民了。”

    方林月長舒一口氣,只要不放百姓入城,那便好辦,眼下災民以達萬餘人,一旦入城被應天府安置下來,這段時間積攢下的怨氣便會逐漸消散。

    看來那位安撫使坐不住了,他葉安也必然出現,方林月很快便想到對策,低聲吩咐自己的手下與虔誠的白蓮社信衆道:“眼下這羣狗官打算安撫百姓,那我等也築高臺,本菩薩也要登臺講經,若災民皆在我四周環顧,則必落其顏面,倒要看看他如何自處!”

    搭臺安撫災民是范仲淹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他相信只要自己這位安撫使親自出面,再讓吳育,葉安配合着講道理,發放糧食,這些災民便會心中安定,也不會因白蓮社妖人的幾句話而發生民變。

    但葉安卻不這麼看,他一邊調遣禁軍加強對范仲淹的保護,另一邊則是帶着應天府的人手開始在城門後的御道上清理準備。

    將所有的攤販驅散,同時在路上安置密密麻麻的木叉,用這些木叉做成隔離帶,一直延伸到歸德軍的大營。

    葉安知道絕不能輕易讓白蓮社對災民繼續蠱惑,而打斷白蓮社最好的辦法就是朝廷命官的親自下場,並且將要災民與白蓮社的妖人分開。

    尋常百姓所組成的災民敢進城,敢在禁軍的“護衛”下進入歸德軍的大營之中,但白蓮社的妖人是不敢的,他們能給尋常百姓洗腦成虔誠的教徒,但卻無法騙過自己,他們就是一羣唯恐天下不亂的妖人。

    先安撫災民,再對災民進行分流,救助,最後從根本上解決雜稅的問題,這纔是葉安與范仲淹想到的對策,他們最終要避免的是災民過多的同時聚集起來的不滿所爆發的民怨民變!

    天災是無可奈何之舉,但人禍卻是可以被避免的,身爲朝廷的安撫使所要做的也正是如此。

    每逢大災必有大變,無論朝堂還是民間都早早的認識到這個問題,白蓮社同樣也知道,葉安與范仲淹商討之後便對吳育擒賊先擒王的手段進行了否決。

    這時候去抓白蓮社的匪首可不是理智的行爲,因爲在城外災民的眼中白蓮社已經成爲救助他們的好人。

    范仲淹登上高臺安撫百姓的目的,也正是爲了讓百姓看清誰纔是真正的好人!

    但讓兩人措手不及的卻是白蓮社也搭建了高臺,高臺之上白衣聖女聲如鼓罄,不斷宣講着白蓮社的教義,四周圍攏過去的災民越來越多。

    還沒等歸德軍的高臺搭建好,白蓮社的高臺下已有近千人圍坐,一臉虔誠的傾聽白蓮教的《十言韻文》。

    這虔誠的一幕促使更多的人蔘與其中。

    范仲淹拉着葉安不解的發問:“爲何這些受災百姓寧願相信白蓮社,也不願相信朝廷?”

    葉安苦笑道:“人皆如此,他們平常便生活在朝廷的治下,地方縣府並未在天災到來時進行救助,自然讓他們心生失望,而白蓮社蠱惑人心之能卻也並非毫無長處。”

    “這……”

    拍了拍范仲淹的肩膀,葉安笑道:“既然如此,那便請範公登臺與那白蓮社的女子一辯高下,朝廷命官豈能不如邪魅宵小?!”

    范仲淹緩緩點頭:“長生所言極是!”

    歸德軍很快便將高臺搭起,范仲淹也登上高臺,有衙役敲響銅鑼鼓譟聲勢,逐漸吸引了百姓的目光。

    高臺之上范仲淹信心滿滿,高臺之下,葉安無奈苦笑,他故意讓范仲淹登高宣講,爲的就是讓他看清事實,接受打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