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是宇文泰 >七八0、料敵如神
    我軍進入成都平原後分兵,如今全旭、尉遲迥兩部均報大捷,整個成都的情況應該是這樣,接下來,兩部共圍成都會師城下基本是水到渠成,魏軍已經形成圍攻之勢。</p>

    益州刺史蕭爲弟婿皆死,成都應該是將士奪氣。</p>

    雖然成都外圍,也還有一些梁軍據點,但接下來應該是外圍據點拔除不需要耗費多少心力了。</p>

    也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魏軍突騎也許數十軍馬奔馳,便可不戰而降一些據點;蕭梁部隊這時候按照節奏應該是全線收縮,死守成都了。</p>

    他處戰場已不足慮。全線收縮,這時候差不多該投降的將領已經也投降的差不多了,這時候,收縮在成都的應該是一些蕭梁的死硬分子,比如蕭紀的公子哥等等。</p>

    蕭紀留守成都的兒子叫蕭圓肅,配合益州刺史蕭爲一起守成都。蕭爲是他的堂兄,這兩個人在蕭紀的圈子裏,算是比較聰明而忠誠的。</p>

    不然,蕭紀不會把守衛成都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p>

    不過,宇文泰覺得現在形勢對於他們並不利,而且大梁如今已經殘破,蕭繹又是一個毫無親情的人,他們被困成都孤城無救。</p>

    宇文泰決定給他們一條生路,允許他們投降,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於是,上道具:筆墨書簡,宇文泰微笑:俺要奮筆疾書——寫信招降。</p>

    一封信給全旭,建議每天可以小小攻圍,給壓力,但不要強攻,以免殺傷士卒;</p>

    一封信給蕭爲,勸降。</p>

    信很快就送到了成都。</p>

    這時候,蕭爲形勢不妙,將士逃跑的一串接一串,尤其在弟婿皆死後,一些騎牆派趕緊開溜。</p>

    逃跑當然會影響士氣,蕭刺史於是制定了嚴格的連坐辦法,凡一人逃,誅及一家;凡一兵逃,誅及一伍;</p>

    這道命令下,於是本來一個人逃的,結果一家都逃了,本來一個兵逃的,結果一營兵都逃了,這時候民意洶涌,已經禁止不住了。</p>

    三國時代,曹操也下過這命令,也無效。</p>

    終於到了最後的時刻,該逃的逃差不多了,不逃的堅定分子也紛紛進入成都及成都周邊十餘公里的衛星據點。</p>

    宇文泰的書信就在這時候到了,開出了很優厚的條件勸降,全文如下:</p>

    “今以時自詣,則家族完全;若迷惑不喻,委肉虎口,痛哉柰何!將帥疲倦,吏士思歸,不樂久相屯守,孤之手記,不可數得,若束手來歸,孤不食言,必相保全。”</p>

    宇文泰的南北朝文言文寫的也和大白話差不多,蕭爲自然是能夠看得懂的。</p>

    這是宇文泰的人性面。</p>

    不過,宇文泰也對蕭爲和蕭圓肅是否投降持懷疑態度,這封信也相當於最後通牒,告訴他他們自己不可能老寫信,墨寶很值錢滴,不可數得,要投降得抓點緊。</p>

    要不然,你就是塊肥肉,全旭就是個老虎,你掂量吧,表指望全旭不喫你,絕對把你喫的骨頭渣子都木有。要是發生慘烈的情況怎麼辦?“委肉虎口,痛哉奈何?”</p>

    慘烈,也許在宇文泰的書信裏就已經有一點點苗頭。</p>

    其實,在全旭全殲蕭女婿的時候就有一點點苗頭了,此次戰役,全旭“盡殄其衆”,應該是全殲了,沒有招降或者受降,這是一個下馬威。</p>

    甚至是全旭的一種態度,慘烈,現在正在一步步上演。</p>

    在等待蕭家堂兄弟倆投降的日子裏,即便到了兵臨城下之際,宇文泰還是想不動刀兵,和平解決問題。</p>

    宇文泰馳檄全旭暫緩攻擊,等待蕭家兄弟最後的抉擇。</p>

    蕭爲接到宇文泰的信之後,也長嘆,不打一仗,不堅守,就這麼投降,意味着成都從此淪陷於外族之手,他自然不是不甘心。</p>

    儘管他覺得宇文泰信裏面說的一些事情有道理,比如即便宇文泰不取成都,將來蕭繹也會取成都。</p>

    蕭繹的手段只怕比宇文泰更慘烈,自己幫助蕭紀,到時候估計也是免不了一死的,蕭繹這個人本來就沒有什麼親情。但他還是拒絕投降。</p>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成都糧食器械兵甲都還可以一戰,就這麼投降還是太憋屈。</p>

    於是蕭家兄弟拒絕了投降。拒絕了最後一次和平解決的希望。</p>

    蕭?拒絕,宇文泰仁至義盡再無遲疑,開始了攻取成都的部署:</p>

    宇文泰得報,詔命全旭直取廣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東南),兵不留行,展示點力度給城裏看看。</p>

    全旭大軍現在雖然兵臨成都城下,但這時候,其實外圍也還是有一些據點,只不過這些據點現在都瑟瑟發抖,並無救援之力。</p>

    全旭得詔,還是有點點遲疑,覺得現在取廣都似乎沒什麼必要。</p>

    武陽以東的一些小縣城還城守未下,這些小地方,其實全旭覺得無足輕重,成都一降服,這些小地兒,傳檄而定,根本不用費事。</p>

    現在,就當立即進行決戰。但宇文泰信中口氣無可置疑,必據廣都。</p>

    宇文泰已經看見了蜀軍的多米諾骨牌已經倒掉,成都城外據點已經風雨飄搖,甚至一紙文書,一名突騎即可降之;但全旭卻覺得應該先下成都而這些小地兒自服。</p>

    宇文泰的書信口氣堅決,全旭不敢違,遵命率軍北上,一戰即克廣都。廣都即下,身後蜀軍外城據點紛紛不戰而潰,武陽以東小城皆奔走而降,皆如宇文泰所料。</p>

    距敵千山萬水,而逆料形勢如在眼前,比身在戰場的軍事家判斷更爲準確,當代之軍事家,誰能敵之?</p>

    全旭遂進,大喜,譴輕騎燒成都市橋,蕭爲果然大爲震懼,日夜爲攻守之備。</p>

    此時,宇文泰的麾下各部,在成都平原幾乎所向無前,兵馬旌旗甚盛,這時尉遲迥所部乃乘兵入小雒郭門,前鋒與全旭會師。</p>

    至此,魏軍輕騎前鋒已直抵成都城下,圍之數匝。</p>

    鐵蹄踏破成都寧靜,至此,兩百多年後,起於北方關中帝都的兵馬再臨成都。</p>

    京都。</p>

    宇文泰一瞬不瞬的關注着成都的戰事,畢竟人不在前線,只能依據大勢進行判斷,眼下,他最害怕的事情還是全旭輕敵。</p>

    魏軍如所料佔領廣都之後,其實已經佔據心腹,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前面敕進,需要,現在應敕暫停,同樣需要。</p>

    。</p>

    </p>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