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在大明當暴君 >第670章 偷偷笑出聲來了(第一更)
    第670章偷偷笑出聲來了(第一更)

    最後一次遼東之戰開始之前,皇太極派遣多爾袞親赴朝鮮。

    一、爲了糧草。

    二、主要還是爲了牽制義州的明軍,以免皇太極西進,後方明軍突襲瀋陽。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多爾袞在朝鮮打得非常奔放,繞過義州明軍,幾乎是用騎兵犁庭掃穴一般,快速摧毀了朝鮮內部的多出城池。

    (朝鮮的城池一般很矮,攻克難度相對低)

    在義州明軍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多爾袞就兵臨漢城了。

    李朝的使者迅速跑到義州去,要求救援。

    可是當時正值進入臘月,天寒地凍,陳新甲和劉興祚決定等兩個月,溫度稍微緩和緩和再發兵。

    順便派探子去探明建奴真實的兵力,好做打算。

    而且,明軍內部還開了幾次會。

    豈料二月下旬,明軍準備發兵的時候,丫的朝鮮已經被多爾袞徹底打崩了。

    這讓人想起了解放戰爭時期的一件事。

    腳盆雞投降後,兔子和光頭對峙。

    光頭佔據絕對主動地位,因爲利益關係,毛熊和鷹醬都支持光頭,又是給錢又是給裝備。

    直到後來,毛熊和鷹醬開始有冷戰的架勢。

    光頭被迫在毛熊和鷹醬之間選一遍,光頭選擇了鷹醬。

    毛熊被迫開始支持兔子。

    兔子自己也爭氣,打了好幾場逆風局。

    光頭立刻向鷹醬求援,鷹醬也不是不救光頭,肯定救,但鷹醬那種民主制度,做個大決定就得開會,各個部門開會,各個部門扯皮。

    終於達成一致,各種火炮、錢支持光頭,結果因爲會開得稍微久了一丟丟,轉身一看。

    哎喲我的上帝個操!

    老子剛開了幾個會,兔子就過長江了?

    此時的朝鮮也是這樣。

    不是明軍不願意幫啊,尼瑪老子剛準備準備,派探子探了一下情報,開了幾個會,你丫的王城都丟了,王室被剁了一半。

    爛泥都不是你這樣的!

    這也足見多爾袞此次在朝鮮是多麼瘋狂。

    其實這樣的局面,並不是皇太極要的。

    皇太極是要多爾袞去朝鮮搞些糧食,且牽制住明軍,而不是把朝鮮打得稀巴爛。

    朝鮮打得稀巴爛對皇太極一點好處都沒有。

    那爲什麼多爾袞這麼玩?

    當然是有私心的。

    多爾袞期望皇太極在遼東與明軍打得兩敗俱傷,自己在朝鮮培植自己的勢力,甚至稱王。

    可多爾袞也沒有想到,這一次狗皇帝親征了,而且明朝居然在短時間內動員瞭如此空前規模的軍隊。

    他更沒有想到,瀋陽城破,皇太極兵敗下落不明。

    五月的時候,盧象升奉皇帝知名,攜勝利之勢,一路橫掃遼東各地城寨,將瀋陽東南方向大面積的城池全部打爆了。

    那些準備自己招募人手,將老百姓手裏的糧食全部徵集起來的大戶、地主,幾乎全部被砍了腦袋。

    每一個城寨、村子,人頭都在地上打滾。

    六月初的時候,隨着瀋陽之戰的結束,盧象升在義州與劉興祚會師。

    隨即,大軍南下進入朝鮮,隨後朝鮮之戰爆發。

    彼時的朝鮮,在建奴的鐵蹄下顫抖、哭泣,血流成河。

    爲了防止逃走的皇太極與多爾袞會合,當時盧象升接到了皇帝明確的命令,一個月之內結束朝鮮之戰。

    也就是說,在七月中旬,明軍要擊潰多爾袞的八旗軍。

    當時盧象升的三萬天雄軍,加上劉興祚的三萬天武軍,一路急行軍朝漢城挺進。

    七月二十日抵達漢城。

    七月二十三日,雙方在漢城展開第一戰,平手。

    七月二十四日,第二戰,多爾袞親自帶兵突襲明軍後方糧草,導致軍心不穩,明軍敗。

    七月二十六日,雙方決戰於漢城,多爾袞三萬主力大軍全軍覆沒。

    爲什麼?

    擔心多爾袞不願意決戰,七月二十四日,明軍那一場戰敗,不過是故意示弱。

    雙方在二十六日打了一場大會戰,從早上,打到晚上,戰局基本確定下來。

    隨後的兩天是追擊。

    到了七月三十日的時候,明軍確定多爾袞在釜山南渡日本九州島。

    盧象升這才一封快報,走海陸送往天津,再快馬加鞭送到北京。

    終於到了皇帝的御案前。

    那麼問題來了,多爾袞逃到日本,是不是要幹日本了?

    崇禎坐在那裏想了想。

    此時國庫緊張,所有的用度都是先用的國債,如果要出兵日本,從哪裏調兵?

    他站起來,走到地圖前,開始思考起來。

    作爲21世紀的人,如果能幹掉日本,那肯定不會放過。

    不過得找準時間。

    畢竟治理國家不是黑幫幹架,不是情緒上來了就提刀子砍人。

    現在大明朝剛收復遼東,漠北蒙古的情況還不能確定,西北戰線又出現摩擦,南邊海域又極其不穩定。

    中央財政在崩潰的邊緣。

    千絲萬縷,太多事情。

    得梳理順了一件一件的辦。

    從戰略層面來說,打日本最大的好處:

    一、得到大量的白銀,這個時代的日本產銀量非常大。

    二、作爲去美洲的前哨。

    三、消滅一個潛在的威脅。

    正好多爾袞去日本了,可以一封詔令給日本天皇、幕府將軍,讓他們乖乖將人送回來,不然就打。

    而且,也可以藉着這個機會,派人去日本,表面上是交涉多爾袞的事情,實際上是探查日本的情況。

    如果天皇和幕府將軍不交人,就派兵過去搜查。

    按照邏輯來推算,掌握實權的幕府將軍必然是會交人的。

    畢竟萬曆年間明軍將日本打降了。

    問題又來了,如果交人了,接下來還真沒有出兵的理由了。

    想到這裏,崇禎倒是希望幕府將軍千萬不要將多爾袞交出來。

    幾日之後,皇帝與大臣們就此事商議完,便讓人開始擬定聖旨,定欽差。

    就在聖旨剛剛起草完,範景文的八百里加急奏疏送來了。

    皇帝看完後,頓時感覺......

    臥槽!太爽了!

    朕正好想着萬一幕府將多爾袞送回來了怎麼辦?

    沒想到日本人居然敢送西班牙人的錢,刺殺明朝大將?

    這......

    張凡不但不生氣,反而偷偷的笑出聲來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