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在大明當暴君 >第809章 西直隸的困局和皇帝帶來的希望(第一更)
    第809章西直隸的困局和皇帝帶來的希望(第一更)

    之所以讓紅娘去取這份機密文件,張凡是想讓紅娘參與進來,給自己分擔一些壓力和事務。

    這種絕密之事,自然還是要選自己最信得過的人。

    田秀英、張嫣、周婉言她們,都太過溫柔,紅娘是領過兵的。

    紅娘湊過來,大眼睛在文件上掃過,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說道:“寫的什麼?”

    “一是發現了皇太極隱蔽的城寨,二是西北的局勢。”

    崇禎看着紅娘,頗有些溺愛的眼神,他知道紅娘其實一直對打仗很感興趣,在北京大學任教的這些年,從來沒有閒過。

    不過紅娘有短板,就是對大局的推斷方面欠了許多火候。

    張凡很耐心地說道:“一是關乎到遼北的局勢,遼北地廣人稀,皇太極要隱藏,我們很難找,而且連修城寨也有風險。”

    “一旦找到皇太極的隱蔽城寨,快速消滅,預備役就可以大膽地在遼北築城,朝廷也可以大膽從關內移民到關外。”

    “二是西北的局勢,喀爾喀蒙古人在西北取得了軍事上的優勢,接下來的局面有這樣幾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喀爾喀蒙古(漠北蒙古)和瓦剌蒙古勢力相互消磨,讓葉爾羌汗國乘虛而入。”

    “二種可能是喀爾喀蒙古擊敗瓦剌蒙古,勢力壯大,重新崛起,這樣大明就多了一個空前強大的對手。”

    “三種可能是瓦剌人反擊,擊退喀爾喀蒙古,維持之前的原狀。”

    “朕最好奇的是,西北的羅斯人此時得知蒙古人在西北大打出手,他們是什麼反應。”

    要知道,瓦剌人在明末是阻隔了俄羅斯人在西北的擴張的。

    現在局勢已經大變,俄羅斯人會不會趁着西北大亂,趁虛而入?

    西北的局勢非常混亂,還有更多信息,是崇禎看不到的。

    紅娘說道:“那以現在的情況,咱們要出兵嗎?”

    “出兵?”崇禎搖頭,“不出兵,現在西部戰區最重要的是做好這樣幾點。”

    “一、陝西到甘肅的交通線佈置起來。”

    “二、養馬場擴編,武器庫建設。”

    “三、嘉峪關到敦煌這一帶是空白,必須建立一連串的城鎮。”

    “四、要開放免稅政策,吸引大量老百姓去河西走廊做買賣,購置地產。”

    “把這四點做好,是目前咱們要做的,且必須做的,玉門關以外的事情,先不急。”

    “那夫君此次來陝西,正是爲了這些事?”

    “沒錯,陝西作爲甘肅的後勤,是關乎到西域的未來,朕必須親自多走走。”

    紅娘感慨說道:“做皇帝好辛苦。”

    是啊,尤其是做明朝的皇帝,是最辛苦的。

    應該說中國帝制時代的皇帝,一年比一年難做。

    秦漢的時候,官府的首腦是丞相,丞相開府治理天下,百官都得向丞相彙報。

    內閣的票擬,司禮監的批紅這些權力,都在丞相手裏,不需要經過皇帝同意。

    皇帝可以在後宮睡睡懶覺,朝政的時候問問大事情就差不多了。

    後來隋唐宋的三省六部,皇帝也不必事事躬親。

    真的累是從朱元璋時代開始,把宰相廢掉了,皇帝既是國家元首,又成了官府的首腦。

    大小事務都要皇帝來御批,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倆還扛得住,後面沒有一個皇帝扛得住這種高壓工作的。

    張凡那也是死撐着的,並且他已經無形之間給內閣和軍委會放了許多權。

    否則許多事擠壓着,根本不可能快速推動。

    其實張凡一直想對中央的權力進行重構的。

    明朝廢除丞相後,成立內閣,內閣就是個閹割版的中書省,只有建議權,沒有審批權。

    千年皇權和相權的矛盾在明朝被徹底解決,但是代價就是行政效率大大降低。

    當國家的疆域和行政,空前擴大,當社會的經濟和文化邁入多元化發展後,所有的審批權全部牢牢抓在皇帝手裏,是不可能的。

    皇帝即便一天24小時不睡覺不喫飯,也不可能處理完那麼多問題。

    當然,這是後話,此事關乎中樞機要,他暫且不提。

    按照他去年年底調度中央軍預備役給的目標,現在遼北的十座城寨應該已經修建完成,並且瀋陽鐵路局也正式成立。

    這些都預示着遼東和遼北的局面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七月初十,崇禎招見了陝西省巡撫施鳳來,布政使伊尹,農務司司丞史可法,西京知府馬士英。

    還有西京軍事學院院長馬世龍。

    沒錯,就是在遼東滅國之戰中失去一條腿的馬世龍。

    作爲前御林衛第一軍團的統帥,馬世龍現在身負中將軍銜,光榮退休,被安排到西京長安的軍事學院來做院長。

    這也足以證明崇禎對西京軍事學院的重視程度。

    據說不少西部戰區的軍官,都必須定期回學院總結、覆盤、分享。

    當然,西京製造局、煤礦局、鋼鐵局等等一把手全部到場了。

    還有西京大學的人也來了。

    其實陝西目前有個很頭疼的狀況。

    什麼狀況?

    迷茫!

    官員們都很迷茫,這是施鳳來多次奏疏裏,朝堂上的人都能感受到的。

    崇禎新政,爲了遏制陝西饑荒,這些年朝廷在陝西是投入了鉅額的錢財的。

    少說也有5000來萬兩了(330億元以上)。

    但是目前陝西的經濟依然要死不活,沒什麼起色。

    這作爲西京,作爲西部戰區的後盾,是絕對無法滿足條件的。

    皇帝對西京官員進行了講話。

    對西直隸明確提出了幾個核心點:

    一、擴大和深化對農業的發展,從水利、肥料、種子培育和農學人才等方面持續推進。

    二、加強對工業的發展,水泥、鋼鐵冶煉、自行車製造。

    三、持續掃盲工作。

    四、落實巡撫制新政,鎮村新政。

    崇禎對西直隸目前的要求也不高。

    主要還是糧食和交通,以及改善農村的現狀。

    至於陝西能否成爲輕工業製造中心,崇禎暫時沒有報太大指望。

    畢竟關中的自然資源開發過度,材料不足。

    倒是湖廣省和四川省在這方面的資源明顯更加雄厚,到時候由這兩個地方承接,完全可以滿足對西域的供應。

    聽完後,官員們還是一陣迷茫。

    崇禎也仔細聽了官員們反饋的問題。

    各種問題都出現了。

    例如鐵礦局說自己找到的鐵礦有限。

    農務司說陝西每年的糧食無用消耗非常大。

    商務部說陝西的私人商社數量很少,很多人根本不願意做生意。

    而所有的問題都在指向一點:陝西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窮,太窮了。

    官員們幾乎在喊窮。

    投了那麼多錢進來了,還是喊窮,還是沒有成效。

    前幾年,施鳳來就帶着一羣官員去湖廣省和河南省分別做過考察。

    武昌作爲經濟特區,是內陸經濟模式的前沿重鎮,本身就是準備打造成標杆,讓各地學習的。

    官員們去武昌和開封考察之後,只有一個結論:這兩個地方......太他媽的的有錢了!

    糧食充足,商業發達,輕工業發達。

    而回到長安,只有一個感覺:窮!太他媽的窮了!

    這幾年,施鳳來和伊尹也是想破腦袋搞發展。

    伊尹說道:“陛下,臣不敢隱瞞必須,咱們這些年,向武昌學習,向開封學習,但進步依然有限。”

    說到這裏,大家都很迷茫啊。

    皇帝你說的那些目標大家都知道,可是具體怎麼實現呢?

    崇禎說道:“你們都記住,做事不能照葫蘆畫瓢,你們得分析事物內在的邏輯。”

    “施鳳來,武昌你也去過了,開封也去過了,你說說這兩個地方有那些優勢,這些優勢有什麼相同點?”

    施鳳來說道:“陛下,開封和武昌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糧食產量豐富。”

    他說的沒錯,開封地處中原,河南是糧食大省,早些年的新政,李巖擔任河南布政使,把河南的農業治理得僅僅有條,這些年開封快速發展其實就是李巖當時在任的時候打下來的基礎。

    而武昌的西面則是江漢平原,魚米之鄉。

    湖廣熟而天下足,這是明朝的諺語,不是說着玩的。

    “所以你們就在陝西各地搞農業,這是正確的。”

    “大力生產日用品,也是正確的。”

    “老百姓現在賦稅很輕,能喫飽飯,但是手裏沒有多少錢。”

    “你們想修水泥路,但是發現水泥路的工程裏,許多工人飯喫不飽,因爲糧食有限,這些都陷入到死循環中了。”

    皇帝平靜的聲音傳達到每一個人耳朵裏,大家都期待地看着皇帝,都希望皇帝能指出一條明路來。

    那到底有沒有解決陝西困局的辦法呢?

    當然有!

    崇禎這一次來,就是爲了激活陝西省!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