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在大明當暴君 >第91章 一套組合拳!
    第91章一套組合拳!

    東南之害,在於言論之害。

    意識形態領域的畸形,被“所謂的道德”強行綁架的社會,道德便成了有心之人手裏的刀子。

    道德之刃可以殺人。

    例如一切不符合道德的都是錯的,即便這件事對國家有利,但與道德相沖突,一定是要被口誅筆伐的。

    例如女子不遵從婦德,是要進豬籠的。

    可偏偏這種道德又是他們自己定義的道德,他們自己可以不遵守,但別人一定要遵守。

    是不是有一種從太平洋東岸吹來的“皿煮”味道?

    其實,真的要對付東南,有很多種辦法。

    只是崇禎也已經在《矛盾說》裏寫得非常清楚了:當今大明朝最重要的矛盾,是老百姓對喫飯的需求與糧食供給的矛盾。

    這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核心點。

    圍繞着這個核心點開展出來的新農政改革,土地改革,農稅改革,吏治整頓纔是核心。

    每一件事都是一步步來的,處理東南一定是排在後面的。

    因爲現在北方的新農政都還沒有完全落下去,東南如果真的全亂了,那纔是出大問題了。

    爲什麼這麼說?

    北方的陝西、山西、山東和河南,經過去年的整頓,此時都處在一種劇烈改制的過程中。

    吏部在今年大量安排新農政有關的官員的同時,還接到了崇禎的另一個命令。

    對基層官吏的重點考覈。

    基層管理纔是新農政落地的關鍵所在,布政使和知府這種地方中高層官員,其實都是做到上傳下達的。

    落地的核心在基層官吏。

    所以現在的重點根本不在東南,但東南又出了問題,不得不處理。

    這樣就必須保證東南不大亂的前提下處理現在東南浮出水面的問題。

    畢竟東南的老百姓也是老百姓啊,也是人啊,他們同樣是被壓迫的。

    若是稍有不慎,局面大亂,在北方新政落地的關鍵時間,引發了大的政治風暴,朝中的保守派實力必然會抓住政治的縫隙,開始全面反對新政推行。

    一旦形成氣候,局面將會非常被動。

    別說崇禎全力支持就有用了,到時候新政派恐怕都會喪失信心,那樣新政派人心疲敝後,頹勢漸顯,全國隱忍的反對派將會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頭出來搞事情。

    皇帝一個人天天打雞血支持有什麼用?

    如此,就真的成了歷史上的崇禎皇帝了,有心無力。

    這種局面對張凡是致命的,對大明的老百姓也是致命的。

    朝中有些人現在就站在暗處,等着皇帝現在把東南這個炸藥桶點燃呢!

    所以,要處理東南,得用巧妙的辦法。

    有沒有巧妙的辦法?

    當然有!

    一、《金陵日報》背後最大的支持者李元起就自己鑽進籠子了麼?

    二、這不南京吏部尚書鄭三俊已經抵達北京了麼?

    三、這不顧炎武和黃宗羲都在大學成了教授了麼?

    四、這不溫體仁也已經下放到南京搞事情了麼?

    這四點都說明了什麼問題?

    說明的問題大着呢!

    李元起被抓,是以賣國通敵罪被抓的,在這種北邊戰事敏感的時期,必然會有一羣人開始跟他撇清關係。

    別忘了,當人遇到危險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避險,而不是迎難而上。

    舉一個例子,你在公司和一個高級總監關係很好,但突然有一天,這個高級總監被查出賣公司商業機密,你會替他求情,還是默默地祈禱不要有人藉機耍潑把你跟他聯繫在一起?

    選擇後者是人的本能。

    所以,抓了李元起,借李元起案件搞事情,會威懾到一部分人。

    當然,只是一部分在這裏面利益參與不算重的人,促使他們站隊。

    這個局面就已經很好了,至少這是分化東南的第一步。

    對東南的打擊肯定是很大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大到什麼程度呢?

    關閉《金陵日報》就有了藉口了。

    這一點不需要崇禎給溫體仁下指令,卑鄙狡詐的溫部長自己心裏已經有數了。

    崇禎在想着,李元起被抓,我們溫部長現在肯定壓力驟減,大概已經去找他的小紅小蘭們討厭人生哲學去了。

    至於李元起,算是徹底完蛋了。

    《金陵日報》和賣國賊扯上關係,就這個理由,夠不夠被關?

    不僅要被關,而且還要嚴查。

    當然,爲了避免事情鬧大,只以通敵賣國的名義去查。

    這叫對事不對人,行得正坐得直。

    這是其一。

    其二,提拔鄭三俊來北京,一是補充該有的人才,二是給東南的某些人看,朕對東南的人才是非常尊重的。

    不信你看看鄭三俊,再看看溫體仁,這些都是東南的人。

    這叫樹立標杆,東南總有被排擠的人吧?

    來吧,來朕這裏來。

    其三、顧炎武和黃宗羲都是東南讀書人中的翹楚,他們任職了北京大學,也是在告訴那裏的讀書人,朕是尊重你們的。

    其四、溫體仁南下南京,去找那些報紙的麻煩,他是禮部尚書,以他陰險的手段,要在那裏搞點事情起來,還是很簡單的。

    所以,大家其實並沒有發現,崇禎早就在無形中對東南東起了軟刀子。

    在入秋之前,將北方几個省的基層官吏整頓一番。

    與此同時,督察司的人在湖廣的任務應該差不多了,而且人員配置上應該會相對充足許多,這樣下放到江西、廣東、廣西和四川。

    在今年,基本可以確保新農政的覆蓋範圍到全國了。

    今年結束,立法院初版的稅法應該也就出來了吧?

    一旦稅法出來,到時候,再慢慢來找南直隸、浙江和福建這三個最難啃的省算賬,就名正言順了!

    規劃是這麼規劃的,可眼下的事情要辦還是得辦。

    崇禎立刻給溫體仁寫了一封信:查辦《金陵日報》。

    還沒完。

    還有什麼?

    有人把糧食賣到建奴那裏,主要分了三條路線。

    一是張家口,年初已經被皇帝以查辦宣府軍政的名義,把路掐斷了。

    二是大沽口,大沽口在哪裏呢?

    在天津衛東邊,那是個很大的渡口,屬於渤海灣,冉興讓就從那裏賣了不少糧食走了,大沽口有不少官員在冉興讓案中被查出。

    三就是杭州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