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打攪南宋 > 第392章皇帝南幸、太子監國
    滿朝文武對於皇帝要南幸泉州深感意外,但他們知道皇帝一旦做出這個決定就很難改變,而且朝堂之上左、右兩位相公以及太子殿下都沒有出面制止,即便幾個御史想要勸誡,也都被皇帝駁回。

    “朕已將監國事務交託給太子,還要仰賴諸君輔佐太子,所有軍國朝政大事不必經過朕這邊,由太子一力裁決!見太子如同見朕!”

    見趙竑明確表示,衆人便不可多言,於是口呼萬歲。

    趙誦聞言肩頭一沉,趙竑略有深意地看着趙誦,接着道:“希望太子不要讓朕失望!”

    趙誦拱手:“是,兒臣自當做好監國大任!”

    “今日大朝會畢,散朝!”伴隨內侍一聲公鴨嗓,朝臣拱手拜別。

    大朝會結束之後,其他朝臣散去,趙竑單獨接見了左、右兩位相公。

    賈似道與吳潛也沒想到趙竑要單獨見他們,於是散朝之後便一起隨趙竑去了福寧殿。

    趙誦不知趙竑即將要與兩位相公說些什麼,他暫時沒有被皇帝召見,離開後就去見了劉秉忠他們。

    ……

    皇城南衙口,此處位於鼓樓位置,是朝廷政要之地。

    劉秉忠、竇默等人早早就已經等候在了此處。

    趙誦自出了和寧門之後便去往此處。

    見到劉秉忠等人之後便將大朝會上發生的事情告訴他們。

    劉秉忠等人也沒想到皇帝要離開臨安前往泉州,離開之後將朝政都交給了趙誦監國。

    劉秉忠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他多麼想要將自己一身才華、滿腹經綸全報效給君王,雖然趙誦現在還不是趙官家,但監國的意義非凡,將來某一天就是大宋天子了。

    當聽聞趙竑並沒有對那個改革方案提出任何問題的時候,劉秉忠等人的心情格外激動。

    趙誦卻對他們道:“雖然官家並沒有任何表態,但我們還得細化其中的內容,在實際實行過程中,我們要具體施政,要符合百姓的利益,而不是給百姓帶去災難,否則那樣的施政就是失敗的!”

    劉秉忠等人打起十萬分的精神聽着趙誦說着。

    一直聊到深夜的時候,趙誦才與劉秉忠他們分開。

    此時外面冷風吹來,趙誦抖索了一下,他並沒有回東宮,而是去了城北蘇家。

    蘇婉不知爲何今夜怎麼都睡不着覺,見到趙誦前來便十分欣喜,眯着惺忪睡眼,故作怪罪樣子,問:“外面這麼冷,你今夜怎麼來了?”

    趙誦笑着道:“我是來看你和你肚子裏面的寶寶的,正巧你還沒睡哩。”

    蘇婉道:“可你現在是太子,可不能隨意留宿皇宮外,萬一出現什麼意外。”

    “不會,比起我自身安危,我更加擔心的是你們。”

    蘇婉聽了面色如同一朵粉色的桃花,緊緊地貼進趙誦的胸膛前,發出嬌嗔聲:“外面這麼冷,還是先進來吧。”

    趙誦哈哈一笑,隨後就進來了。

    ……

    那頭,劉秉忠自與竇默等人分開後,卻是急着要趕回現住的地方,他現在最想見的人就是郭守敬了。

    回了西廂房那頭,郭守敬的房門還是緊閉着,只有微弱的燭光透過窗戶紙,還證明裏面的人還活着,據宋懷仁所言,郭守敬也只有三餐的時候纔出來,其餘的時間一直窩在屋子裏面,就好像要將自己與世隔絕一樣,即便外面發生什麼事情也都與他無關。

    但劉秉忠知道郭守敬至少沒有放棄自己,否則早就絕食了,而且帶來的書也都拿了進去,說明郭守敬還是被這些書籍吸引住了。

    按捺不住激動的情緒,劉秉忠終於鼓起勇氣開始敲起門來,他有很多話要對郭守敬說。

    聽見敲門聲,郭守敬放下書本,不過他並沒有理睬,他知道屋外的人是誰,但是他不想見那個人,於是繼續在燭光下拿起書本孜孜不倦看了起來。

    劉秉忠敲了很長時間的門見到對方沒有動靜,他並沒有垂頭喪氣,反而心志更加堅定。

    他知道郭守敬現在一下子也不會原諒他。

    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一直在敲門。

    郭守敬被他敲得有些不耐煩了,才放下書來到門前。

    郭守敬摔門道:“我都睡去了,你一個投降宋國的小人怎麼還有臉來!”

    見到郭守敬出來了,劉秉忠並沒有生氣,反而面色鎮定道:“你怎麼看我不重要,但我現在有事要同你講,此事十分重要,你且讓我進屋。”

    郭守敬知道劉秉忠不會放棄,無奈之下就讓他進了屋去,一方面也想聽聽劉秉忠怎麼狡辯,另外一方面他其實還想勸勸劉秉忠,讓他迴歸蒙古這邊。

    劉秉忠進了屋便道:“若思,我們的機會來了!”

    郭守敬聽了有些不明所以,“你這話什麼意思?”

    “如今皇帝南幸,太子監國,大宋即將推行新政改革,正是我等將滿腹才華報效君王的時候……”劉秉忠沒說幾句話便被打斷!

    “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我是蒙古人,不是宋國人!”

    劉秉忠鄭重其事對郭守敬道:“非也,若思,這天下絕非蒙古人的天下,也絕非宋人的天下,而是百姓之天下,只要老百姓過得好了,還分哪國呢?你是明白人,這個你應該懂得。”

    “你這是狡辯,首先得有國家,然後纔有百姓。”

    “沒有百姓,哪有國?”

    郭守敬憋在心裏的話終於說了出來,他怒道:“那按照先生你的意思,可以隨便投降宋國!”

    劉秉忠的目光很是澄澈,他對郭守敬道:“若思,我等雖然投降宋國,但殿下禮待我們,又重用我們,也讓我們的才華有地方可以施展,而不是白白浪費一身才華。當初你是怎麼對我說的,你那時不是想找一個明君投效麼?”

    郭守敬不知道該怎麼說,他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中,整副身體好像在沼澤地裏面掙扎,要被爛泥巴給吞噬了。

    郭守敬道:“那當初你怎麼說宗王將來必然是明君?”

    “當初我還沒見到太子殿下,但如今我終於找到了,在我看來殿下才符合我劉秉忠心目中君主的形象。”

    “那我祝先生找到了,可我現在只想研究這些書,並不想投效某個君主!”

    劉秉忠略一思索,便只好對道:“此言荒謬啊,我們最終是爲了百姓。”

    “爲百姓?”

    “是啊。”

    “今天我累了,你回去吧。”

    劉秉忠有些落寞只好回自己的屋子。

    ……

    初二一早皇帝輕車簡行,直接帶着親衛人馬匆忙南下,臨安官員親自在麗正門送別皇帝。

    按照皇帝的行程,他上了船後打算沿浙東運河一路去慶元府,再從慶元府轉海船沿着海岸線南下溫州、福州與泉州。

    到泉州之後,趙竑還打算親自去臺灣府一趟,看看臺灣府那邊發展的如何了。

    趙誦出面要送,被皇帝拒絕了,看着船隻從錢塘江上消失之後,趙誦轉身就回了臨安城。

    這次監國使命任重而道遠,趙誦知道他嶄露頭角的機會來了,於是倍加珍惜這次機會。

    回了臨安之後他就開始着手準備起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