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打攪南宋 > 第405章臺北的農業
    暴風雨雖然來的那麼猛烈,但並沒有摧毀他們的船隻,更沒有摧毀他們的意志,在天亮之後暴風雨就偃旗息鼓了,此刻海面上陷入一片平靜當中,太陽昇起來後,天邊升起了彩虹。

    在海域的附近出現了不少海船,大部分都是宋國的船隻,它們穿梭來往於南洋——東洋線路,帶來各地的貨物,往來這條商路在各國各地之間進行販賣。

    趙竑拿着望遠鏡看到不少商號的船隻。

    此時船隻繼續朝東北方向前行,兩三天過後船上工匠指着一片海域,在海域的盡頭忽然露出來一片土地,在衆人的視野中也越來越清晰,趙竑知道他們離臺北城也越來越近了。

    三月底他們終於見到了一片陸地。

    趙竑遠遠就看到陸地探出海岸線的一角上有一處碼頭。

    碼頭上停靠着大型的海船,船工奮力踩槳,過了一刻後終於停靠在了碼頭上。

    趙竑見到碼頭上正在裝卸從南洋那些個國家來的貨物,船工們正揮灑着汗水,忙着不亦樂乎。

    這處碼頭是去年剛剛興建的的。

    趙竑接着見到了碼頭的賬簿,看了最近一年的貿易情況。

    雖然要比泉州、慶元府的貿易情況少很多,但對臺灣府來說是一種進步。

    在進入淡水河之後,他們換了平底船。

    沿河而上,兩岸風光盡收眼底。

    淡水河岸兩岸分佈了一些村莊,村莊邊上的田野都被開墾了出來,種着綠油油的莊稼。

    爲了灌溉這些莊稼興建了不少的灌溉水渠,汩汩清水正在從遠處斗門位置流淌過去灌溉進田間地頭。

    如今田裏已經種植了不同種類的莊稼,當地人正在給趙竑介紹情況。

    而李源則帶着他的人先去了臺北城。

    趙竑繼續視察,他們在當地住了一晚上,感受了當地百姓的淳樸與幹勁,到了第二天的時候一行人繼續出發。

    沿途都在興建當中,原來的森林都被一點點砍伐,在一番刀耕火種之後成爲新的耕地。

    在這裏每一寸土地都種滿了莊稼,每一農戶都在忙碌中。

    在一二日後趙竑他們來到了一處盆地,此處所在的部分就是臺北城。

    下了碼頭之後趙竑見到的是一片連綿起伏的稻田,稻田裏面的稻穀都開始慢慢掛穗了,而水稻植株的色澤也變成了深綠,帶了一些淡淡的淺黃色,趙竑知道這邊第一季的水稻馬上就要收割了。

    他們繼續沿着新開的路走,見到最多的還是農戶。

    今日的天氣甚是炎熱,有些透不過氣來,邊上的趙信等人都在給趙竑搖着扇子。

    趙竑則看着這些農戶,見到他們頂着草帽,底下一兜濞短褲,上面赤着身體在田野裏面除草施肥,黑黝黝的皮膚上滿是豆大的汗珠。

    趙竑生怕農戶中暑就過去道:“這位大哥,這麼熱的天你還不歇息一下再種田?”

    “看天氣喲,再過一段日子就可以收割了,不多做就不行咯,再說馬上就下雨了。”老人黑黑的臉上在陽光裏笑得十分燦爛,皺紋在快樂當中涌動起來,彷彿縱橫交錯的阡陌小道,手中舞着鋤頭,在烈日下絲毫都沒有任何疲憊。

    趙竑也不多說什麼,在田間小道上小步走着,身後一羣人慢慢跟了上來。

    這時候趙信遞過來一碗涼粉給趙竑,趙竑吃了之後心底異常爽快。

    據說這碗涼粉是用去年的番薯澱粉做成的,喫完之後趙竑打算繼續走路。

    走了不遠在一處山坳位置看見那陡坡上的地裏面有葉子和藤條長了出來,這就是種植番薯的地方。

    竇默好不容易趕了上來,勸道:“官家何不歇息一陣子再說?”

    趙竑搖搖手笑着說:“一到這邊我就閒不住了,竇夫子若累了就先回去罷。”

    身爲臣子,竇默聽了有些慚愧,連着天數下來,他的腳確實有些浮腫,但尚能走。

    邊上的趙信小聲道:“竇夫子你這就不知道了,官家要做的事情我們如何勸都不行。”

    竇默沒有說話繼續跟着。

    此時他們的身影沒入農田莊稼當中,這是一片玉米田。

    秧苗也長得有半個人的身子那麼高。

    據農戶介紹再過些日子,半米高的玉米苗會越長越高。

    遠處的向日葵露出青色的葉子,花盤尚未形成。

    淤泥中的荷花也只是開出了小葉子,漂浮在水面上,水面之下還有一些魚苗。

    這些魚苗大部分是一些鯉魚。

    淤田的兩邊都種了一些桑樹,桑葉碧綠碧綠的,上面還留着一些水珠,這些都是蠶的美食,遠處有一莊園內的農婦都在採摘新鮮的桑葉,餵給蠶喫,等到蠶吐絲後用來紡織蠶絲。

    ......還有不少的莊稼,見過長勢喜人之後,人心情都愉悅了不少。

    趙竑擡起頭一看,遠處山峯那邊烏雲開始慢慢聚了起來,烏雲越來越多,天色瞬息間變了黑色,林中的麻雀亂飛,荷葉上的小蜻蜓也飛跑了。

    見勢,邊上的趙信等人準備起了蓑衣......過了一會兒的時候,果然一陣悶雷而來,雨點從遠處山脈那邊一點點傾斜過來,等趙竑穿上蓑衣之後,雨水已來到了跟前。

    趙信等人又拿出雨傘來,將趙竑圍在裏邊。

    下了一刻的工夫,雨水很快就過去了,這時天邊的彩虹來了,趙竑等人繼續在農田裏這邊走着,農戶們也在雨水褪去後立馬進行除草,這場雨水絲毫都沒有影響他們的生活。

    竇默出了臨安之後去一直待在趙竑的身邊,其一是爲了負責趙竑的身體調理,其二是整理一些書籍,其三則是見見大宋現在如何了。

    竇默知道要深刻了解一個國家的發展情況,更好的方式就是親自去下面看看。

    經過這段時間的見識之後,竇默除了震驚之外,他都不知道用什麼樣子的詞彙描述了。

    宋國開放的自由貿易,給百姓讓了非常大的利,帶動了城市與港口的發展,促進貿易的發展,帶給國家豐厚的稅收。

    這與大蒙古國內落後的經濟現狀完全不同。

    在蒙古國內雖然也有一些政策,但比起宋國來說稍顯落後與僵硬。

    例如蒙古雖然在開拓領土上有一套,但在治理之上還是非常不足。

    在國內各地世侯各自爲政,蒙古上層階級在各地的治理手段與陽奉陰違,在蒙古人的心中,他們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而且慣用草原上的那一套方式,處處都透露着一股腐朽落後的氣息。

    竇默又聽隨行的人說當年臺灣府這邊還是一片荒地,人丁並不多,但是短短的一兩年的工夫這邊就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港口的繁榮、市鎮的興起、農業的豐饒、百姓的熱情、政府的開明......而發生這種變化,都是因爲它的締造者——面前的趙官家趙竑。

    竇默不由得深深傾佩起來。

    趙竑也問竇默的感受。

    竇默點點頭,然後道:“我以前只是做做學問,給學子們上上課,教他們孔孟之道,君臣之道,偶爾還會提及一些民間的疾苦,但大多一筆而過,如果他們能來這邊看看就好了,就會見到他們這輩子都沒有見過的一幕,在官家的治下,我覺得大宋會越來越好。”

    聽了竇默說的,趙竑不過微微一笑罷了。

    “現在大宋還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韃子不滅,我大宋還是有危險的,在繁華的背後需要我們付出更多大宋兒郎的鮮血,只有天下穩定太平了,老百姓才能享受到安樂的日子!”

    .....

    感謝白色宇宙風17的月票,綏德侯的打賞。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