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打攪南宋 > 第435章宋軍北上
    感謝月是故鄉月明的打賞~~~

    ……

    趙誦也想東面與西面一同出兵,遍地開花。

    不過對蒙一戰非一日之功,後方要跟得上,不單單是糧草和軍械,更重要的還是人。

    武學剛剛重開,尚未招人,此時也並沒有訓練士兵與將官。

    軍中有劉整、李庭芝、李曾伯、呂文德、夏貴、史巖之、王堅、張鈺、陳瓚、汪立信、季文龍、馬塈、姜纔等人。

    但這些根本不夠,去年對韃子一戰雖然俘虜了不少敵國將領,但大多降將不堪所用,還有一些則是硬骨頭,死活不降的還在監獄中待着。

    倒是兀良哈·阿術,雖然投降了大宋,但趙誦知道他一心想要報父仇,但現在徵大理還不是時候。

    兀良哈·阿術現在還沒有職位,不過他已經成爲武學的一員了,等到秋季就要去那裏報到了。

    趙誦也想培養人才,但還要一步一步來。

    打仗不是請客喫飯,要流血、要斷頭,打仗也不是統治者好大喜功,盲目跟進。

    打仗不宜操之過急,但北方韃子之威脅也要時時刻刻在朝野上下,在報紙輿論上動動筆桿子,讓朝野上下始終保持在警惕之中。

    所以說這一切遠遠沒有達到趙誦預期的希望。

    因此趙誦才制定出這個軍事戰略。

    ......

    此時資政殿中

    “諸位若是不贊成朕說的,可提出你們反對的地方!”

    趙誦說完,資政殿內一片靜默,諸位大臣都沒有開口說話。

    趙誦給他們留下時間來消化他方纔說過的。

    吳潛、呂文德、劉秉忠等人都在思考方纔新皇說過的話。

    因爲此事太過重大,而且大宋暫時也不北伐,這是皇帝之前說過的。

    眼下這一番言辭,不啻於北伐啊。

    只不過他們提不出反對的地方,因爲戰略上看很是合情合理,而且對宋國的損失也不大。

    當然還有一些主張不幫助李璮的大臣直接就沒有開口說話。

    新皇支持李璮已非常明顯。

    他們也不好反駁,並且新皇提出的戰略對大宋來說損失也不大。

    當年趙竑成爲皇帝之後就已經對朝堂勢力進行一番調整,現在大部分勢力都支持新帝。

    他們可不想成爲亡魂。

    ……皇帝的手段實在高明,將朝堂上大部分勢力都籠絡起來。

    當年正統帝雷厲風行,一掃而空;乾元帝截然相反,一派春風細雨、和睦陽光。

    呂文德這次來臨安謁見,正好趕上了殿堂大會。

    皇帝果然是要在穩中求穩,最後才謀求勝利。這和賈似道說的一樣。

    不過皇帝也沒否決他的建議,而是將此放在了戰略的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在東線戰局中消耗蒙古戰力,將蒙古死死拖住的時候。

    呂文德還是挺意外的。

    今日上的奏疏是讓王安幫忙擬定的。

    此時呂文德朝着皇帝下座右手方向的位子看了一眼,那是賈似道空蕩蕩的座位。

    賈似道故意稱病,沒想到他早預料到了這一切。

    這時候呂文德又看了看坐在他身後的王安。

    王安坐在那邊一動不動,似乎早就知道這一切。

    呂文德清楚王安在新帝面前的恩寵程度,呂師夔以及呂家其他人加起來都不及萬分之一。

    由此竟然生出一股羨慕嫉妒恨來。

    ……

    時間過去很快,朝廷之上還未提出贊成或是反對的聲音,趙誦的目光看向殿堂內的諸大臣。

    在朝臣中,劉秉忠、竇默等人對趙誦的主張表示支持。

    他們知道李璮日後不成氣候,山東必然空虛,宋國爲了收復中原必將出兵山東。

    將來重心就落在了北方燕山以及隴西、河湟谷底一帶,這兩側就好像左右臂一樣將敵人趕在外邊,宋國可以慢慢收復中原,恢復正朔。

    趙誦聽完之後點點頭,讓劉秉忠他們坐回位子上。

    吳潛朝劉秉忠竇默等人看了一眼,他們都曾是忽必烈手下的人,曾經屬於蒙古陣營一方爲其出謀劃策,現在投靠宋國成爲趙誦的心腹,贊成趙誦也是無可厚非的。

    不過吳潛實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戰略打法了。

    大宋去年雖然打了勝仗,但因爲承平既久、武備廢弛、積弊日深,地方軍隊闕額、訓練不習等問題相當突出,因此宋國直接出兵北伐,傷亡來的更大,還不如先助李璮,明面觀戰、窺探北方,暗中進行下一步的出兵計劃。

    “陛下英明!”今日賈似道不在廟堂,吳潛身爲左相公兼樞密使正好帶頭說話。

    “沒想到左相公也贊成朕說的!”趙誦接着問:“那其餘人呢?”

    趙誦話說完,只見其餘大臣直接從位子上起身,拱手齊喝:“陛下英明!”

    趙誦最後得到了這麼一個結果,甚是心滿意足。

    趙誦想要將朝政達到一個完美平衡,各方勢力都在其下,現在他差不多做到了。

    趙誦接着安排詳細的北方計劃,現在主要是李璮的糧草與軍械。

    戶部、兵部也列出了支援李璮的輜重清單,趙誦看了二話不說就准奏了。

    至於調集多少兵馬,趙誦這次與樞密院吳潛等人商議之後先派一萬八千士兵去北方。

    晌午後,殿堂軍事會議很快就結束了。

    趙誦直接下詔調集臺灣府那邊的海軍過來,作爲此番運送糧食的船隻,給海軍將領發了密旨。

    此番北上可不僅僅只有運送糧草那麼簡單,還有目的就是佔據山東半島的優勢地理位置,趙誦也從風聲給出的情報,準備佔據山東地區蒙古人統治薄弱的地方。

    比如後世膠州灣、即墨、登州海域等附近。

    ……

    八月底快九月初的時候,臺灣府的戰船都已經抵達了臨安。

    各地調集的舊糧都已經徵調完畢,此時在糧工的搬運下運上海船。

    朝廷老式的軍械也被搬運上了海船。

    這些都是交付給李璮的軍火糧草。

    還有其他的則是朝廷的新式武器,都搬運上其他的大戰船上。

    “兵貴神速,你等速速北上,完成陛下聖旨中交待的內容!”

    “這是交給季主事的信函,十分重要,勿要損毀!”

    接着趙誦在港口上親自召見了李源。

    李源沒想到這麼快就到了臨安,見到了新皇趙誦。

    “臣李源見過陛下!”

    “我聽上皇說,你在澎湖訓練的兵馬很好,今日一見果然軍容整齊!”

    “謝陛下關懷,這是臣份內之事!”

    此番李源離開澎湖之前,就將澎湖的軍務交給了姜纔打理。

    “即墨離海州很近,有海道控遏之要,將來可以近攻山東、也爲遠攻燕京府提供兵力支援。此番北上宋兵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即墨,然後佔據即墨,你有信心麼?”

    李源的肩頭忽然擔子沉重起來,他現在是沿海制置使,專訓海軍。

    這些新兵蛋子還沒有出兵打仗的經驗,此番北上正好積累行軍打仗的經驗。

    “臣以及臣率領的一萬八千士兵已經準備好北上了,請陛下聆訓!”

    “很好!”

    當天,五十艘海船升起白帆,迎着西南風快速駛離杭州灣,朝着海洋進發。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