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打攪南宋 > 第485章設大軍區
    馬天驥被查貪贓枉法之後,趙誦依照宋律,直接查處馬府所有的財物,收歸國庫。

    等待馬天驥的則是秋後處斬。

    馬天驥一倒下,連同與馬天驥有染的官員也一起下馬了。

    這一次趙誦絕不姑息,他這麼做也是爲了敲打朝廷中其他的官員,樹立皇帝的龍威。

    解決了馬天驥之後,後面的路子就好走多了。

    看似無關,其實對推動朝政也起了助力。

    之後趙誦覺得處理朝政大事的阻力就小了不少。

    趙誦按照之前戰略需求,暫時在現有的宋朝疆域之內劃分了五個軍區。

    即所謂的川蜀、襄鄂、兩淮、兩廣、浙臺大軍區。

    ……

    這一日下午臨安大內

    “我等要見陛下,還請蔡公公入內稟告。”

    趙誦在頒佈這條聖旨之後,宮門口就來了不少臣子的身影,他們想入宮諫言,卻被門口的蔡子義攔住了。

    “陛下劃分大軍區也是爲了時局考慮,諸位也就不必再言了。”

    蔡子義說完這句話之後讓這些大臣一怔。

    “我們今日一定要見陛下,否則不走。”

    蔡子義暗笑,這些文臣是要逼宮麼。

    “至於大軍區總督,陛下心中早有定論,諸位還請回去。”

    陛下這是直接拒見他們,這讓他們有些懊喪。

    覺得這是大宋立國以來文臣地位最低的時刻了。

    這時候李懷恩出來了,他可不想讓這些大臣來煩皇帝,他對這些人說道:“諸位可還記得馬天驥?”

    聽李懷恩說起馬天驥,大臣們的臉上一片慘淡。

    這些大臣也沒辦法,劉秉忠、竇默以及一些朝廷上說得上話的官員都在兩浙路各地巡視,尚未回到臨安。

    現在臨安朝廷基本上都是皇帝直接傳召下去或者皇帝與吳相公商量,啊,不,現在是吳校長了。

    朝堂上文官勢力也被皇帝打壓得七零八落。

    基本上已經對皇權起不了威脅了。

    這恐怕是皇帝期望看到的。

    他們的陛下雖然年輕,但手段絲毫不遜色秦皇漢武。

    若是陛下賢明,恐怕是國家之福,若是陛下後期成爲了隋煬帝,那麼他們一定也要冒死進諫。

    所以不管如何,他們抱團也要見到趙誦。

    但李懷恩豈會讓他們見到皇帝,畢竟吳相公在裏面與皇帝商討大事。

    “諸位再不走,我要動武了。”

    “你—”

    見李懷恩威脅,他們只能言語相對。

    李懷恩見這些老匹夫沒有要走的意思,他心裏還是挺佩服這些老不死的,但爲了執行皇帝的命令,他直接毫不留情就轟了他們出去。

    面對李懷恩以及對面那些虎視眈眈的侍衛,這些人開始服軟了。

    李懷恩見到他們走了鬆了一口氣,轉頭的時候就見到蔡子義豎起了大拇指。

    “李大哥果然牛!”

    李懷恩笑着說:“這些文官最怕的就是動手動腳了,所以有時候必須動武。”

    “如果遇到一些犟得和牛一樣的人呢?”

    “那我真的佩服他們了,也許他們在國難當頭不會輕易屈膝,這樣的人才堪大用。”

    蔡子義不太明白李懷恩說的。

    ……

    此時福寧殿內坐在趙誦對面的人正是吳潛。

    吳潛雖然辭官了,但還是兼了武學這邊的職位。

    殿門外的這一切都被他們聽到了。

    趙誦就事論事就和吳潛聊了起來:“外面這些人太過迂腐了,這世道遲早要大變,遲早會拋棄舊的社會秩序,建立新的社會制度。”

    “制度?”

    看到吳潛不解的樣子,趙誦就舉了個例子:“所謂制度,就像秦朝的三公九卿、隋朝的三省六部,後來的樞密院這些都是制度,至於社會制度,比如之前是茹毛飲血,穿的都是獸皮,喫的都是生的,這可以看做是一種社會制度,之後,開始穿起來紡織的衣服,喫的也是燒熟的飯菜,相比之前的社會秩序,就是一番翻天覆地的變化。”

    吳潛聽趙誦這麼一說,立馬聽明白了。

    吳潛問:“陛下明年要對蒙古作戰麼?”

    趙誦一副肯定的樣子:“那是必須的,我派軍北上就是爲北伐做準備,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爲了將來……如今楊文安趁着關中大亂向北發展,文天祥他們攻佔了唐州等地,山東的王綸、王弢則在練兵、燕京的飛雀以及和林的宋起,他們皆爲大宋做了不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吳潛聽了趙誦說的點點頭:“不錯,現在局勢對我大宋非常不錯,我希望保持這個局面,不過也要小心,千萬不可貪功冒進,否則之前的努力就要毀於一旦了。”

    “現在蒙古的局勢也在不斷變化,我們也會根據蒙古國內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

    “所以這就是變化。”吳潛笑着說。

    ……

    這邊朝廷大臣正在思考皇帝劃分軍區用意,北邊關中地區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此時宗王合丹、巴春已經趕到了延安府。

    汪良臣直接拉着他們入帳內討論關中軍務。

    宗王合丹說道:“區區劉太平,不過蟊賊而已,遲早必敗。”

    巴春說:“合丹說的沒錯。”

    “末將也覺得如此,劉太平畢竟匪患,不會長久佔據關中,必會燒殺劫掠一番,然後再進攻其他州縣。”

    汪良臣這麼有底氣說,主要是因爲阿里不哥以及那些守舊蒙古貴族對漢人的那一套不放在心上。

    合丹、巴春相互看了一眼,覺得汪良臣說的對。

    “劉太平他們必定會棄長安,而去攻打其他地方。”

    這才符合他們的思維。

    合丹說道:“若如此,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現在汪良臣這邊也已經有了六萬兵馬。

    他們計劃收復失地,破了關中的劉太平。

    三人合計之下,立即兵分兩路,一路由巴春他們直接從延安府南下,從西北方向進發,必要時候切斷劉太平西撤甘州之路,另外一路由汪良臣親自統領繞道關東,主要是堵住劉太平東進之路。

    反觀劉太平,他本來打算放棄長安,堅持東出。

    畢竟要守長安需要不少兵力,再說關中被忽必烈經略許久,有不少親忽必烈的勢力。

    劉太平放棄守長安,東出進攻關東,他要破壞忽必烈治下的州縣,讓忽必烈勢力受到損害。

    所以燒殺劫掠是常用的手段。

    但後來手底下有一位謀士告訴他要打就要打長久一些。

    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搶到哪裏就打到哪裏。

    那樣是不長久的。

    而且必要時候還應該爭取宋國武器上的支持。

    畢竟宋國火器可是聞名天下的。

    他們這次的使命可是要逐步消滅忽必烈的勢力,否則回去怎麼和阿里不哥交待。

    於是劉太平聽從了建議,便據守長安城,緩緩圖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