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打攪南宋 >第107章 流民問題(上)
    id”con926491”>

    寶祐六年五月初,巴蜀地區已經進入了雨季。

    宋軍利用南方山脈、湖泊河網的優勢,逐漸開始展開守勢,此時兩國戰事處於膠着階段。

    蒙古前方軍隊一直駐紮在合州北部,行軍的路線也因爲連天的雨水而影響了。

    而此時六盤山天高氣清。

    蒙古主軍內,蒙哥依舊在徵召兵馬,打算主力軍在七月初的時候率軍攻打西線。

    屆時六盤山主軍會一分爲三,由他領軍西線。

    蒙哥信心十足,望着合州那邊。

    不過各地官員還是沒能找到孫家父子,但孫家父子早就將製造甲冑的工藝傳授給了其他工匠。

    所以有沒有孫家父子並不重要了。

    他們並不知道此刻孫公亮父子就在臨安。

    ......

    蒙古東路

    東線無戰事,一切都很太平,李璮只是派遣軍隊在海州城內修築工事、加高城牆,至多就是去港口榷場負責與趙誦的交易。

    李璮的效率很高。

    海州灣口,他看着一艘南下的海船正在發呆,目送海船消失在海的遠處的時候,轉頭迎上了王文統的目光,“你覺得這次我做的對麼那艘船上都是一些流民,雖然我也需要百姓人丁充實益都,可眼下流民實在太多了,治下也應付不了這麼多的流民。”

    王文統站在身側,反問李璮道:“世侯看了李嶽的祕奏和那宋人船工的賬簿之後,覺得收穫如何”

    “收穫確實不少,沒想到那趙誦船上的貨物能賣出這麼好的價錢,岳丈啊,這足足是我們一年練兵的支出啊,早知道走私這麼賺錢,當初我應該多弄一些海船去南洋番邦那裏了。”李璮早些年雖有走私交易,但規模並不大,眼見趙誦這次北上海州的貿易數額比較多,李璮很是眼熟。

    王文統分析道:“他們宋人的海貿確實不錯,北方這些年戰打得多,百姓生活窮困。很少見到這麼好的東西,不過對世侯來說,還是兵馬糧草來的實際,那海貿雖好,但畢竟風險太大了,海上經常會翻船。”

    李璮甚是遺憾,“岳丈說的也是,不過我手下沒有這樣的人才。”

    “以後會有的。”王文統看着海州港口的船隻來來往往,陷入了沉思,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那趙誦的胃口居然這麼大。

    居然直接要人口。

    無論是什麼時候,只要有人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兵力。

    只是眼下益都這邊實在養活不了這麼多的人口了,所以他們纔會將流民送給趙誦。

    王文統不知道在將來那趙誦會如何發展。

    但從現在來看,那趙誦的路會走的比他們長、比他們遠。

    這是大幸,還是不幸

    王文統心想。

    ......

    臨安

    五月癸丑,前方戰事膠着,皇帝趙昀下詔:夏貴進官二等,兼河南招撫使,毛興特轉右武大夫。

    歷史上還是按照原來的軌跡發生了。

    趙誦繼續待在樞密院編修兵書,順便探查樞密院的軍報。

    回來後給孩子們上專門的課程輔導。

    除此外,再去餘杭縣的蘇家別院,探討武器的研究。

    至於孫公亮父子,則一直待在城東的別院,偶爾與李彥簡探討未來的蒙古局勢,往往會爭的面紅耳赤。

    孫家父子二人除了爭執外,偶爾也潛心研究趙誦的那副鎧甲。

    孫公亮仍舊不死心地對孫拱道:“兒子,雖然那個趙誦囚禁了我們,但將來還是有希望回到雲中的,等回到雲中,我們孫家繼續早出更好的鎧甲,獻給汗王。”

    孫拱道:“父親,我擔心的是奶奶、孃親、弟弟們,還有芸娘和孩子們,我們不在雲中,他們會傷心難過的。”

    “一入宋國,千里迢迢,你我父子二人都是階下囚,又何談自由之身家人,我只希望他們能平平安安的,不受任何威脅。”

    “父親指的是”

    孫公亮很是發愁,對孫拱說出他的擔憂,“畢竟你我父子負責蹄筋翎根鎧的督造,我只怕朝廷萬一怪罪下來,會連累家人的。”

    孫拱道:“不會吧,畢竟爺爺那個時候可是有恩於成吉思汗的”

    “凡事都有萬一。”

    孫公亮說着這句話的時候,並不知道已經被門外的護衛偷聽到了。

    過了不久,一封書信去了燕京城。

    楊安時開啓書信,交待給了楊光明。

    “孫家一大家子,光明,你有信心麼”

    楊光明走了,往雲中而去。

    ......

    五月上旬,趙竑、桃娘一行人北上,在慶元府轉了海船,沿着浙東運河來了臨安府。

    到了臨安,已經是五月中下旬了。

    這次他們北上,是因爲趙誦的一個決策“流民問題與應對流民的辦法”。

    流民問題是重中之重,如今兩國交戰,流民就會產生。

    所以這次趙竑親自來了,因爲此事對於將來的發展實在太重要了。

    沿着浙東運河,趙竑先在蕭山下船,先去看了蕭山這邊的情況。

    蕭山縣的田地裏,此時地裏的棉花植株已經有一個成年人的膝蓋那麼高了,綠油油的枝葉還在向上伸展着。

    “爹爹,泉州那邊種的棉花比蕭山縣的要好,你看蕭山的棉花還只有這麼點高。”桃娘道。

    趙竑笑罵道:“小桃子,泉州那邊天氣熱,棉花當然長得快了。”

    “哈哈,爹爹,桃娘當然知道啊,只是爹爹自從泉州出來,這一路上臉色都繃的緊緊的,就好像一臉喪屍樣子。”

    趙竑轉頭看着桃娘,一臉狐疑道:“一臉喪屍樣子桃娘這個是什麼比喻”

    桃娘笑笑,“都怪哥哥,桃娘現在說的話都怪怪的。”

    趙竑又想起趙誦,下午回了城,一定要好好問問他。

    桃娘此刻看到黃巧兒正帶着一羣佃戶正在給棉花澆水,在棉花地的西邊,還種了不少的蔬菜。

    蔬菜地的西邊,則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綠油油的水稻了。

    黃巧兒看到桃娘他們來了,立馬放下手裏的活,來到趙竑面前。

    “巧兒見過東家,見過桃娘子。”黃巧兒道。

    趙竑欣喜道:“巧兒,你們做的不錯,這全多虧你們了。“

    ”這都是少主的功勞,要不是少主,巧兒和鄉親們也不會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巧兒又想起了往事,只感覺這短短几個月的生活,就好像是生活在夢境中一樣,巧兒很擔心夢醒了,一切就都沒有了。

    幸好,這不是夢。

    趙竑點點頭,他沒想到在蕭山縣看到這樣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覺得趙誦這麼做是對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