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打攪南宋 >第211章 祭祀媽祖
    id”con1362335”>

    二月初一下午,登基大典之後,趙竑換了通天冠,方心曲領,一襲絳紗袍,親領文武大臣前去城南進行郊祭。

    皇帝趙竑親讀祭文。

    趙竑曾在泉州待過三十多年,以南外宗泉州從龍之地,參考光宗皇帝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爲重慶府,以及寧宗皇帝以明州爲寧宗潛邸,升明州爲慶元府的慣例。

    新皇趙竑升泉州爲府,爲泉州府,然後封媽祖林默娘爲“顯濟妃”,接着祭祀媽祖,也是因爲此番將巴蜀之地的百姓安置到流求路去。

    之後又派出朝廷官員去泉州進行廟祭,擴建媽祖故居,祈禱川蜀流民百姓此去流求路的平安。

    接着又表明朝廷要收復失地、統一國土的願望。

    趙誦看着正在宣讀祭文的趙竑的時候,他知道趙竑等着一日已經很久了,今天積壓在心中三十四年的憤恨全部都宣泄出來,因爲原本宣讀祭文的是禮部官員。

    祭典十分隆重,足足持續了一個下午,趙誦卻覺得有些挺不住了,他穿着厚重的太子禮服,雖是初春,但因爲今天的天氣實在是太炎熱了,而且有些悶熱,他衣衫後背都溼透了,整件衣服都貼在後面,溼漉漉的很不舒服。

    趙誦想着前段時間,臨安還是倒春寒,那種寒冷至今讓趙誦有些心有餘悸,地裏的莊稼都快凍死了,好多百姓家因爲這場雪災,餓死凍死者無數。不過才隔了一段時間的工夫,臨安的天氣就升高了。

    如果天氣真的升高了,那實在是太好了,這對民間春耕十分太有利了。

    趙誦想起超級雜交水稻的種子,到時候將這些種子全部種到地裏,那麼將來每畝土地的畝產量就會比現在的占城水稻還要提高不少。

    趙誦擡起頭看着天空,總覺得今天會下雨。

    還有祭典之外還有臨安城的百姓觀場,那些百姓一直仰天看去,乾渴的嘴脣上彷彿默唸着什麼,隔着這麼遠,趙誦只能才他們依稀的脣語上讀出期盼春雨的熱鬧期望。

    這場一直持續到下午申時末才浩蕩結束。

    皇帝趙竑正帶着太子趙誦以及諸多文武大臣,禁軍將士回臨安城。

    忽然天空之中,烏雲漸漸變多,接着狂風捲來,天色一下子昏暗起來。

    趙誦擡起頭,自言自語:“這是要下雨的節奏麼”

    一旁的吳潛道:“如果真能下雨就好了,也可以緩解旱災。”說着他看着那些圍場面的百姓,只要天空出現一絲的動靜,他們都渴求雨水。

    而媽祖林默娘乃是海神。

    吳潛話音未落,終於一絲雨水從天而降,降臨到乾涸的大地上。

    “下雨了,終於下雨了”

    “是老天爺啊是老天爺幫我們了”

    “不,是媽祖林默娘顯靈了~~~~”

    “......”

    人羣中百姓高興地仰天叫着,然後撲通一聲齊刷刷地直接跪在地上,高呼:“媽祖聖明,新皇聖明。”

    太子趙誦、賈似道、吳潛、馬天驥以及其他臣子都擡起頭看着天空,從去年秋天一直到現在,臨安乾旱持續了許久,只下過零星可數的幾場小雨以及小雪,始終解決不了。

    如今熬了許多日子,終於下雨了,只是這雨水不知道會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就在此刻,天空之中登時從細碎雨絲漸漸成爲瓢潑大雨,細密的雨水讓人睜不開眼睛。

    “請陛下回宮”

    董宋臣催促着皇帝趙竑,但是趙竑沒有要走的意思,反而張開手臂,仰天迎接雨水。

    董宋臣又對邊上的太子趙誦道:“殿下,快勸勸陛下吧。”

    趙誦明白趙竑的意圖,對董宋臣道:“陛下他是與民同樂,你立即去煮些薑茶,給爹爹和大臣們送去。”

    董宋臣搖搖頭,趕緊跑去一旁,吩咐下去煮薑茶去了,邊上的左右內侍請出黃傘蓋罩在趙竑與趙誦的頭上。

    但此刻趙誦卻跑了出去,也張開雙手,手心朝上,接着天上降落的雨水,今天的天氣並不冷,有些熱,即便下了雨之後也絲毫都沒有冷的感覺。

    這場春雨來的很及時,雖然只持續了短短十幾分鍾,但雨量十分大。

    下過雨之後,乾燥的泥土升起了泥土芳香的氣味,鵝黃色的嫩草上沾染了小水珠,池塘、江河湖泊裏面的水也開始充沛起來。

    遠處從錢塘江那邊吹來的江風也帶着一絲絲的爽快之意。

    “阿嚏”趙誦長長地打了一個噴嚏,然後看着渾身溼透的樣子,絲毫都沒有感覺到一絲不舒服。

    邊上的賈似道、吳潛等大臣則看着皇帝與太子二人,總感覺這畫風不太對勁,而且皇帝與太子也不像是故意裝出來的樣子。

    過了一會兒,天空的陰雲漸漸消散,遠處的天邊出現一輪紅彤彤的落日,落日的周圍還留着一圈光芒。

    那不是彩虹,倒更像是一道佛光。

    “天佑我大宋。”高僧偃溪廣聞雙手合十,虔誠朝着那佛光一拜,這位江南五山十剎之首徑山寺的得道高僧,如今被新皇帝邀入祭典之中,雖然佛家與其他幾家的道義有別,但佛家也有釋迦摩尼,如來佛祖,也是神仙的一員。

    “大師,朕希望我大宋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不過眼下大宋多災多難,人心思變,百姓若是有田有糧有屋有家,那朕這心就安心了。”

    “陛下一定會的。”說着的時候,偃溪廣聞的雙眸凝視着趙誦:“阿彌陀佛,殿下,沒想到我們又見面了。”

    趙竑不解道:“大師認識太子”

    “是的,爹爹,我與偃溪廣聞大師父早就認識了,這說來漫長,事情是這樣的......”

    “原來如此,沒想到會是這麼一回事。”趙竑聽了笑道。

    趙誦道:“當日與大師父一別,已是一年有餘,如今在媽祖祭典上再遇老師父,這緣分可是不減啊。”

    偃溪廣聞卻道:“一年之計在於春,這雨一降,臨安周縣衙的旱災可是緩了不少。”

    “春雨貴如油,莊稼需要水才能長大,只要百姓有飯喫,我大宋就風調雨順多了。”

    ......

    二月的泉州天氣很是溫暖,比臨安要暖上不少,地裏的秧苗已經開始生長,已經有三寸高了。

    百姓正在地裏除草,進行插秧。

    一個官員立即將泉州城廂外的情況告訴給趙子安。

    趙子安急匆匆跑去南外宗衙。

    此刻南外宗衙。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