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下八門 >第四百二十回:百人斬鄧海山
    “哦?”女人的話讓姓吳的男人和許二爺都是一愣。

    姓吳的男人頓了頓,然後問道:“你爺爺……?你姓什麼?”

    女人看着姓吳的男人微微揚了揚頭,說道:“我姓鄧……我爺爺是鄧海山!”

    “鄧海山”這三個字一出,姓吳的男人和許二爺都是一驚。

    許二爺微微皺了皺眉,沉聲說道:“你說什麼……?你是鄧海山的孫女?哪個鄧海山?”

    女人轉頭看了一眼許二爺,微微揚了揚下頦說道:“還能有哪個鄧海山?當然是那個有着百人斬之稱的鄧海山!”

    說起這個“百人斬鄧海山”,他可算是一個傳奇人物。

    熟悉歷史的各位爺應該都會知道,他清朝末年最後一位“劊子手”。衆所周知,在古代的時候,“斬首”是最常見的死刑執行方式,爲此還誕生出了一個特殊的行業——劊子手。

    “斬首”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不過在當時這並非是刑法,而是一種“祭祀禮俗”,比如在殷墟就曾出土過盛放人頭骨的青銅器。

    而將“斬首”作爲一種刑法,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其中,劊子手作爲這一刑法的主要執行者,其必須要接受過嚴格的訓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斬首時必須要斬在關節之間;二是古人強調“全屍”觀念,故而在斬首的時候,不能完全斬斷,須有皮肉與其相連。

    在古代封建王朝時期,斬首是主要的死刑執行方式之一。不過隨着封建王朝的終結,這種殘忍而血腥的行刑方式,也就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百姓眼中,劊子手這個行當,實在是太損陰德,是必然會遭到報應的,因此除非是那些喫不上飯,爲了活命的人才會去選擇這個行業。

    此外,劊子手一直以來都是“師徒傳授”,許多人就因爲這樣而娶不上老婆,斷了香火,只能選擇讓自己的徒弟接過自己的衣鉢。其實,劊子手自己也很清楚這是一個損陰德的事兒,所以在每次行刑之前都會在被斬首人的腦袋頂上蓋一塊布。

    原本這塊布是白色的,每一次砍完頭便會有一道紅色的血洗飛濺到上面,慢慢的,原本的白布也就變成了“紅布”。後來時間久了,人們便管這塊蒙在腦袋頂上的布叫做“一線紅”,或者“滿天紅”。

    扯遠了,讓我們說回鄧海山。

    鄧海山出生於湖南的一個貧苦農村家庭,由於戰亂的緣故,他生活過得異常窘迫,最後只能選擇做個衙役的差事,後來拜在了當時湖廣行省的行刑人“佟紹箕”門下,學習“斬首本領”。

    而在做了佟紹箕的徒弟之後,鄧海山才發現原來劊子手這個行業的學問大着呢!比如,如何才能乾脆利落地砍下犯人的首級,且又要儘量讓他不覺得痛苦,同時還能給其家人保留下一具全屍。

    爲了讓鄧海山掌握好這些本領,佟紹箕每天讓鄧海山用比行刑刀還要重許多的大鐵刀鍛鍊臂力,還用它劈開數百個冬瓜。同時,還要他在屠宰場義務幫屠夫們宰殺牲畜。這樣過了好幾年,鄧海山纔算真正的出師,隨後在長沙縣的衙門擔任一名劊子手。

    鄧海山一直牢記師傅傳給他的那幾句口訣:“莫與犯人交頭語,不理人犯攀親故,莫視目,斷頭臺前是死人,從峯迴絕天路。”

    此外,在鄧海山出師前,師傅佟紹箕曾告訴他,斬首的人數絕對不能超過100人,斬到99個人的時候就一定要金盆洗手,不能再從事這一職業,否則就會遭到報應,斷子絕孫。

    但是,鄧海山卻並沒有把師傅的話當作一回事兒,在清朝滅亡後的幾年時間裏,很多地方依舊還在使用斬首這一刑罰,因此鄧海山還是受到了聘用。

    他並沒有遵從師傅的教誨,而是繼續投身於該行業中,在此期間,他一共行刑了300餘場,直到1914年國民政府徹底廢棄了斬首的刑罰,此時已年過花甲的鄧海山纔算是真正的失業了。

    而江湖傳言,鄧海山破壞的規矩還遠不止此。

    許多年以前,已然年邁的鄧海山原本打算返回湖南老家,可臨行前的頭一天夜裏,一夥人找到了他,給了他二十枚大洋讓其連夜斬首一個年輕人。

    鄧海山不明所以,處於職業習慣便開口問道:“這年輕人所犯何罪,要將其斬首?”

    來人說道:“這是一個盜墓的土耗子……按照我們國家的律法,偷墳掘墓者是什麼罪?”

    鄧海山想了想,說道:“斬立決!”

    來人點了點頭,說道:“這就對了!”

    鄧海山沒有答來人的話,而是低頭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年輕人。

    只見這個年輕人一臉英氣,長相雖然算不上俊朗,但絕對是那種耐看型的。鄧海山用兩隻眼睛上上下下的打量了這個年輕人好一陣子,又提鼻子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聞了聞,果然,一股子土腥味霎時間涌入了鼻腔。

    “這人還真是個土耗子!”鄧海山雖然是劊子手,但再怎麼說也屬於下八門裏的行當,許多事兒他門兒清的很,特別是盜字門土耗子那一身洗都洗不掉的土腥味兒,打死他都分辨不錯。

    “怎麼?”來人見鄧海山不答話,便開口問道:“鄧老先生你是不打算接這個活兒?”

    鄧海山搖了搖頭,說道:“非也!非也!”

    來人見鄧海山這麼說,便衝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說道:“那就有勞鄧老先生了!”

    鄧海山看着來人問道:“不選一個好時辰嗎?”

    來人搖了搖頭說道:“不必費那個事兒了!趕緊辦事吧!”

    鄧海山聞言也不多廢話,只是應了一聲好,便帶着自己的傢伙事兒“小鑽風”,跟着來人出了家門。

    而這也是鄧海山最後一次行刑,自打那次之後,便再也沒有人見過鄧海山這個人。

    直到很多年之後,有人說在幾座山上見過鄧海山,由於他沒有攢下太多的錢財,又加上當時的時局動盪,致使沒有一個徒弟能爲他養老送終,他幾次想皈依佛門,但由於他“罪孽深重”,並沒有哪一間寺廟敢要他。

    最後,年邁的鄧海山只能依靠政府發放的微薄補貼勉強度日。1925年,鄧海山在一間破茅屋中淒涼地死去,直至身死,身旁也並無一人守孝。

    這就是鄧海山的故事,一個在下八門裏頭傳爛了的故事。

    或許這個故事你是頭一次聽,也或許你早就聽過很多個關於它的版本,但無論那個版本,關於鄧海山最後的結局都是一個,那就是孤苦終老,孑然一身。

    既然鄧海山臨死的時候即無兒也無女,那眼前的這個女人又是誰?爲什麼要自稱是“鄧海山的孫女”?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