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實業大亨過關斬將最新章節 >第703章 三十年太長,只爭朝夕!
    李衛東這邊說着自己的觀點,魏總監則低聲的向幾位保險公司的領導解釋着一些專業術語。

    2007年,中國信貸領域還不像後世那麼的精彩紛呈,在那個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沒有興起的年代,諸如P2P網貸,互聯網小貸,消費金融貸,現金貸,各種助貸等等,尚且處於空白領域。

    即便是信用卡的審批,當時的監管也比較嚴格,更別說其他信用消費了。普通人對次級貸款這東西,就更是沒有概念,更何況是次級房貸市場。

    美國的次貸市場卻是氾濫的,那幾位在華爾街工作過的金融專家,自然對於美國的次貸市場比較熟悉,然而保險公司的幾位領導,對此卻頂多是知道一個皮毛。

    李衛東很清楚,要拿到十五億美金的融資,關鍵還是得看這幾位領導的態度,於是李衛東決定,乾脆從源頭講起。

    “諸位領導,我還是從頭說一說,美國即將爆發的這一場金融危機吧,這事情還得從貸款買房說起……”李衛東清了清嗓子,開始侃侃而談起來:

    “老百姓買房錢不夠,便將買的房子做抵押,從銀行按揭貸款,這個各位明白,不用過多解釋。

    雖然房貸的回報率很客觀,辦個三十年的貸款所還的利息可能比本金還要高,但是房貸的回報週期實在是太長了,一個房貸動輒二三十年才能還清貸款。

    美國的銀行覺得三十年太長,我只爭朝夕!於是在六十年代的時候,一個叫劉易斯的經濟學家,發明了一種名叫抵押支持證券的東西,簡稱MBS。

    這種MBS就是將客戶的貸款打包變成證券,用低於按揭利率,但高於本金的價格賣出,以後購房者所償還的本息,都歸債券持有者所有。等於是債券認購者間接的把錢借給了購房者。因此MBS也被稱之爲房貸債券。

    簡單的說,這種MBS讓銀行由出錢的一方,變成了二道販子,銀行將有錢人的錢借給購房者買房,將還款風險專家給債券持有者的同時,還從中吃了一波利差。

    而且通過出售MBS,銀行可以快速的回籠資金,然後再將回籠的資金貸給購房者,再打包MBS賣出去回籠資金,然後再貸款,以此週而復始。

    因此有了MBS以後,銀行受理的房貸就像是滾雪球,越滾越大,理論上是可以無限制的滾下去,而這個過程中銀行也能不斷的賺取利差。

    也正是MBS,將美國的房地產行業,從資本化帶入了證券化,這一創舉給美國的銀行業帶來了空前的繁榮,但是卻給美國的金融業埋下了隱患,這個隱患就是未來所發生的次貸危機。”

    隋主任馬上跟風說道;“是啊,這個MBS對於銀行業而言,真的是好東西,我之前還在銀行的時候,就跟團出國考察過這個MBS。但是考慮到其中的金融風險,咱們國家還沒有這東西。”

    “我記得前兩年國內好像出臺了一個試點辦法吧?”有一位領導開口問道。

    “2005年的時候是出臺了一個《信用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但最終是雷聲大雨點小,畢竟信貸在咱們國家,規模還比較小,具體應用也不成熟,不可能邁這麼大的步子。”隋主任還開口答道。

    亞洲的MBS是亞洲金融危機以後才逐漸開始發展的,最早引入MBS的是港島,隨後韓國、日本、泰國等國也開始在MBS領域的嘗試。

    中國的金融市場比較保守,監管也更加嚴格,直到2015年的時候,央行和銀監會才發佈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信息披露指引(試行)》。

    到了2020年,全國MBS的發行量也只有4243億人民幣,而當年光是公積金貸款就發放了1.3萬億,對比同時期近五十萬億的房地產貸款餘額,還不到百分之一。

    對於銀行業而言,回籠百分之一的資金,只是毛毛雨而已,都不夠付一年期定期利息的。

    但是作爲金融機構,肯定是很希望國家開放MBS的,這東西完全就是白賺利差,國內的金融機構去美國參觀,看到人家的MBS,早就饞哭了。

    之前說話的那位領導接着說道:“李董事長,美國的MBS,我們是有所瞭解的,不過這個跟你所說的次貸危機有什麼關係?”

    “次級貸款也是貸款,一樣可以做成MBS出售的,只不過這種MBS的風險要大得多!”李衛東微微一笑接着說道:

    “我們都知道,美國人習慣了超前消費,寅喫卯糧,今天花明天的錢,因此刷信用卡是美國人日常生活方式,而這個過程中自然會產生很多的信用比較差的人。

    比如我還信用卡稍微遲了一些,信用就會降低,再比如我每一期只還最低額度,雖然不會降低信用評級,但銀行也不會給我提高評級,我就貸不到更多的錢。

    另外像是一些經常失業的人,收入不穩定的人,甚至是根本沒有收入的人,這些人的信用評級也不會很高,他們的還債能力較低,所以被定義爲次級信用貸款者,只能去申請次級貸款。

    次級信用貸款者買房,只能去申請次級抵押貸款,這種貸款利率雖然高,但是風險也很大,貸款者隨時都會有斷供的風險。

    由於最近幾年美國房價一直在上漲,使得很多美國人願意去投資房地產,同時也正是因爲房價不斷上漲,銀行也樂於發放次級房貸。

    反正房價是漲的,哪怕是貸款者還不起錢,銀行把房子收走然後賣掉,也能把貸款拿回來,說不定還能賺上一筆。

    如果房價一直在上漲的話,那麼大家都有得賺,但是如果房價下跌的話,發放出去的次級貸款就收不回來了,最終便成了一筆壞賬。”

    “放貸總是有風險的嘛,只要風險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更何況次級貸款的收益本來就高,可以彌補風險帶來的損失。”有人馬上說道。

    李衛東則開口說道:“我前不久剛剛去了一趟美國,當時美國次級貸款市場的斷供率已經超過了5%,現在肯定更高。我認爲5%的斷供率,已經達到了風險可控的底線了。

    哥哥好坑美國的房屋貸款跟咱們可不一樣,他們的銀行是沒有追索權的,這會增加房貸的斷供率。現在美國次級貸款的炸彈隨時可能爆炸。”

    提到數字,衆人的目光又投向了幾位金融專家。

    魏總監率先開口說道:“5%的斷供率,的確是很高的。不過只要及時出臺有效的政策,風險應該還可以控制。”

    陳愛思則開口說道:“如果放在金融市場上,這個數字的確挺危險的,膽子大一點的操盤手已經可以在次級房貸市場做空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