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605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3)
    除了空話廢話,一無所出。/首/發>

    而且還超級自信,其實於世務一無所知,就是讀書讀傻了。

    另外一個劉宗周,多次當官多次辭官,一點小事就丟了烏紗帽不幹了,回去講自己的學,然後順道大罵朝廷和君皇無道。

    這種投機家在學術上確實是很厲害,但在救世利國上,一無所長,除了大談修德省身修心之外,真的是一無所出,毫無見地。

    這些讀書人,張守仁是瞧不起的。眼前這位,酸氣不夠濃烈,看起來還能勉強談一談。[

    “呵呵,大人既然問,那學生就如實說了吧。”

    陳公子看起來也是乾燒甲魚——鱉壞了,一聽張守仁問,就是眉飛色舞的樣子,身子一回,指着遠處河邊一座高達七丈的建築物,輕笑道:“這種大水車,高六七丈,以水流帶動,十分巧妙,一座可以灌溉達數十畝,是好東西。不過,這也沒有什麼稀奇,這是嘉靖年間,蘭州人從故紙堆裏翻出來的筒車,水流帶動,利水罷了。”

    “是,誠爲筒車一種。”

    這廝肚裏不是沒貨的,張守仁收起最後一點輕視之意,臉上也鄭重起來。

    這種翻車,其實是他在後世看資料時學習的,具體做法,當時也看了,加上能工巧匠多,所以並沒有費太多的事就造了出來。

    沿河兩岸,近河的叫水田,有引水渠的更是水田中的上田。而離的遠一些,因爲根本沒有任何的水利工程,所以雖然近河,但也算是旱田。

    現在張守仁買了大量近水的旱田,水利工程,就是第一時間上馬。

    這種水車,就是利器之一。這水車叫蘭州大水車,氣魄古樸宏大,在後世,與荷蘭大風車並列雙絕,是讓中國爭光的好東西。原本在唐代時就出現這筒車的雛形,從人力和畜力發展到以水力提水,十分先進。

    但中國的好東西,在屢次不停的戰亂中屢有流失,唐人的陌刀更好,可惜也失傳了,這水車也是在戰亂中斷絕,一直到明朝嘉靖年間,被人仿製出來,用在黃河河道邊上,以之取水,十分得力。

    原本缺水的地方,都該用上這好東西,但古代農業社會,男耕婦織,封閉保守,百里之外消息不通也是常有的事,科技又向來不是中國讀書人所長,更不是其關注的目標,試想,一羣連唐宗宋祖都不一定知道,能把韓愈當本朝生員的讀八股讀廢了的讀書人,又怎麼能去關注什麼蘭州大水車?所以這玩意,在後世知道的人多,也知道大約的製造辦法,但在當時,卻是區域性的產物,就算是在北方大旱的情況下,一無人主動學習,二無官府推廣,多少人因爲乾旱凍餓而死,卻不知道使用水車來取水。

    這很荒唐,但卻是可悲的事實。

    這陳公子居然知道水車的來歷,而且在評點時也頭頭是道,把張守仁引水渠的幾處不合理的地方當場就指了出來,行家有沒有,伸手就知道,這一下張守仁十分服氣了,最少在這種事上,人家明顯就比自己強。

    所以他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正容相向,揖道:“多謝陳兄提點,不過這水車和引水渠改正極易,而且田中我還有舉措,爲何陳兄的結論還那麼悲觀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