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664節: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2)
    若不是華夏病了,怎麼會如此,怎麼可能如此?

    一個人病了,以藥石醫之,一個民族病了,該怎麼辦?

    唯有浴火重生,重建文明!

    具體怎麼重生,怎麼重建,張守仁沒有說。下頭的人以爲他在忌諱,其實是張守仁還沒有把整個體系弄清楚。

    但平時閒聊時,提起秦人的挾敵人的頭顱,追亡逐北,那種勇於公戰怯於私鬥的嚴苛法紀,張守仁倒是十分讚賞。[

    秦漢之際,其實就是中國古典軍國主義最強大的時候,那個時候,所謂的戰國任何一國都能把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打的滿地找牙,當時同時代的古羅馬,也正是古典軍國主義的高峯……秦漢和羅馬,這兩極究竟誰強誰弱,也是後來的軍史愛好者千百次推演的一個熱鬧話題。

    欣賞秦漢之際漢人的鐵血和重然諾的豪爽性格,張守仁也是奇怪,中國人是怎麼越變越油滑,怎麼越來越沒根骨來着?

    骨子裏頭的東西,怎麼把它重建起來?

    他不希望中國成爲西方那樣,用羊圈人的方法把農民趕離土地,然後把失業農民轉變成小手工業者和工人,小商人,然後用商業契約的辦法構建整個社會,西方文明,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契約文明。

    它不是如何找一個好的統治者,而是儘可能的限制,用限制的辦法,儘可能的不出一個最壞的統治者。

    中國人未必要走這一條路,但重建文明,勢所必然。

    象孫承宗這樣,看似呆,但這樣的呆子要是多一些,恐怕華夏也未必落到如今這種地步……而張守仁沒有明說的就是,華夏在未來會變的更加的糟糕,一個惡夢,做了幾百年才醒,死傷數千萬人的一場血戰後,民族才最終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這個代價太慘重了,爲什麼不在這個時代,把文明斷續重連?

    “唉,我沒見着孫大人,是他的長子見的我。”

    “怎麼說呢?”

    “不走了,他們說高陽人民心士氣可用。況且老閣部把人聚集起來,現在一聲不吭就走,就算能苟活於世,還有什麼臉面見人?孫公子說,咱們將軍情意可感,不過既然是朝廷武將,不必把心思用在他們身上,不如北上勤王,和韃子紮紮實實的打幾場……他說,瞧瞧北直的百姓,被這些王八蛋禍害成啥樣了?我想……”

    話到最後,這個李三狗顯然是被孫家的人說動了,一副義憤填膺,十分贊同的樣子。

    “你這混小子,什麼時候輪着你想了?”

    看着部下不成話,馬三標在李三狗身上重重踢了一腳,喝道:“把咱們的規矩忘了是不是?”

    “不敢忘!”

    李三狗捱了一踢,卻是絲毫不懼,大聲答道:“不過屬下也是真的想殺韃子。”

    “有你的機

    會。”

    這一次馬三標沒踢他,揮了揮手,把這楞小子趕了下去,叫他趕緊去喝一點酒,休息一下。來回奔波,一夜不眠不休,這樣的天氣,也是十分夠嗆。

    他看着朱王禮,攤手苦笑:“怎麼辦?雖然我很敬佩孫老頭子和孫家,按大人的說法,這叫風骨,脊樑,雖然呆,但這年頭就是聰明人太多,呆子太少……嗯,但他們這樣呆法,我服是服,可是我的任務怎麼辦?”[

    “爲今之計,是要想一個兩全的辦法了。”

    朱王禮也是覺着肩膀上沉甸甸的,壓的十分難過。當初出來是四十來人,情報組的十來人已經被丁宏廣帶走了,他們是往鉅鹿方向去,據張守仁和參謀處的判斷,盧象升幾次被分兵,但一直咬着清軍不放,現在看來,盧象升的處境已經很危險了。

    情報組對盧象升的處境是無能爲力,張守仁也無能爲力,但他最少能把自己和參謀處的分析和建議送過去。

    張守仁建議盧象升到河間三府去休整,在那裏,盧象升曾經擔任過兵備道,人脈還有一些,能就地籌集一些糧草。

    只要盧象升到那邊去,清軍對他也無可奈何,如果需要糧草和白銀,張守仁可以用運河運到盧象升的駐地。

    至於一個遊擊將軍來接濟一個掛兵部尚書銜的總督,這樣逆天的事張守仁顯然不會做,他打算用膠州秦知州的名義,地方官員往前線運送糧草,這是一件好事,盧象升會收受的。

    當然,前提是盧象升不要再緊咬着清軍不放,不要試圖和清軍野戰。

    歷史上,盧象升是戰死的,五千餘兵,只有兩個總兵和少數親兵逃脫,盧象升身受重創,戰死在戰場之上。

    如此慘烈的下場,忠臣孝子不得善終,張守仁心實難安。

    而且盧象升和洪承疇一樣,都是明末封疆大吏中的第一等的人才,不論是屯田,練兵,指揮,人脈威望,都是一等一的大吏,洪承疇在後世名氣極大,但在此時,資望上比盧象升還要差一點兒。

    比這兩人差點兒的,就是孫傳庭。

    舍此三人,什麼丁啓睿,傅宗龍,都是尋常庸人,什麼山東巡撫顏齊祖,四川巡撫邵捷春這樣的,真真是幾具枯骨罷了。

    至於東林黨的地方名臣何騰蛟,袁繼鹹,身負重任,毫無辦法,甚至是幫倒忙,做錯事,更是等而下之。

    赫赫有名的史可法,馬士英,捆在一起也不及盧象升一人。

    這人若在此死了,張守仁會覺得替明朝惋惜。

    至於孫承宗,更是威加海內的名臣老臣,一個人的威望就抵楊嗣昌和陳新甲等諸多大臣,盧象升和洪承疇也多有不如。

    這也是他派情報組去盧象升軍中,而馬三標和朱王禮等精銳卻奉命直奔高陽的原因。

    孫承宗,絕不能這麼白白死在高陽城中!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