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1336節: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
    “就是污衊又如何?”

    這個浮山軍官的話如同他腳上的黑色皮靴,散發着冰冷而生硬的光澤,將張大臨等人最後的一抹希望也是踩的粉碎。

    “我家大人不過是給朝廷一個臉面,就是跋扈又如何,囂張又怎樣?你們這些人與我家大人過不去,便是自己找死。”

    “來呀,將他們全部拿下!”

    “將預備好的認罪親供給他們畫押,按手印,全部給我趕緊的!”[

    張大臨在內的所有在場的登州文官都是神色呆滯,等特務處的士兵過來按他們的手按手印並且叫他們畫押時,有的人才醒悟過來。

    “我不畫押,我不服,打死也不畫押。”

    “縱死了還有一個好名聲,現在這樣畫押,死也是是東虜的奸細,呸,我死也不會畫押的!”

    那個特務處的浮山軍官在臉上露出嘲諷的笑容,指了指反抗的幾人,令道:“打折他們的右臂,然後拿着他們的手來畫押便是。”

    “你敢?”

    “我當然敢,哪來的這麼多廢話啊。”

    那個軍官十分的不耐煩,做爲特務處的一個後輩被交待了這麼光榮的任務,要是不漂漂亮亮的辦下來,以後還有什麼臉面在特務處立足?

    他可是第一批畢業的特務學校的高材生,大人那點壓箱底的東西全部在特務學校裏頭教導過,什麼方言學和女真話、蒙古話教學,格鬥科目、通信、潛伏、警備、偵察,除了這些硬學問,還有各地的風土人情,特產名勝,追蹤和反追蹤,迅問和反迅問,情報網的建立和管理等等。

    涉及之多,之廣,分科之詳細,學校之外的人都是很難了解了。

    丁宏亮是丁宏廣的堂弟,特務學校一建立他就入學,整整兩年,偏重於情報工作,也兼學格鬥和方言語言學,兩年時間,能用蒙語和滿語進行簡單會話,說的一嘴漂亮的山西話,畢業時所有的老師都表示聽不出他一點口音,而且他能把山西幾個要緊地方的風土人情和特產都說的十分清楚……他是以學校情報科第一的成績畢業的,實習期爲半年,原本應該分配到軍情處去,但軍情那邊的老大林文遠還在京師沒有回來,軍情處的重點工作也是在京師和浮山勢力以外的地方展開,浮山本地留的人反而不多,這就叫特務處鑽了空子,把這麼一個優秀的人才搶到手了。

    聽說林文遠知道後十分憤怒,摔了幾個茶杯,揚言要回浮山踢特務處的館,當然,這樣的話也是不能當真,只是丁宏亮的地位就更加扶搖直上了。

    這一次的任務,也是對他的實際考驗了。

    在命令之下,特務處的人對實際作業還是很在行的,幾個人上來將那個官員架住,用一根包了鐵的棍子用力一打。

    衆人就聽到喀嚓一聲,那人慘叫一聲,臉都痛的變形了。

    “畫押,按手印,嗯,好了,把人帶下去醫治,他的親供交給主辦,再上呈給大人遞送朝廷,這是要緊東西,不要弄髒了。”

    一幕砌生豬肉的活劇就在衆官眼前上演,其實他們對這一套也並非外行,欺壓良善的事大家或多或少都幹過。

    但那是欺負別人,自己輪爲砧板上的魚肉任人擺佈,這對很多人來說是極新鮮的體驗。

    “本官簽了。”

    張大臨面如死灰,終於絕望,將毛筆接過來,漂亮的寫了一個花押,再按上自己手印,丟筆之時,竟是仰天大笑起來。[

    在他的帶動之下,所有官員都是簽字畫押,不少人都是眩然欲泣,一場大風波,最後的結果居然是如此!

    人羣之中,只有錢士祿眼中還閃着陰冷的光芒,在丟筆之時,他悄聲說道:“登萊一帶尚有數千生員,看你張守仁是不是能把他們的手臂也都打斷!”

    ……

    ……

    浮山變亂的消息,也是在六天之後,在七月底的時候,送達京城。

    山東的驛傳是張守仁梳理過的,北直隸也是南北通衢,特別漕運關係到帝國的生存於否,所以交通恢復的也不壞,北京到登州的距離超過兩千裏,這個速度,也不算慢了。

    在登萊是十分勁爆的消息,到達北京時,也就是那麼回事了。

    和張獻忠等農民軍重新造反的消息比起來,張守仁在登萊抓了幾個官員,逮了一些生員的事情,也就是值得兵部和內閣的當值官員們“哦”了一聲,然後大家就是把奏報放在一邊,繼續便是面無表情的去忙別的事情去了。

    只有禮部主事吳昌時關注了登萊過來的奏報,在自己府邸書房仔細研判之後,便是吩咐道:“來人,套車!”

    “是,老爺,是去天官府邸麼?”

    吳昌時搖了搖頭,令道:“去楊相府邸。”

    薛國觀首輔位置不穩,在練餉一事上薛國觀固執已見,但現在的捐輸也是沒

    有成效,京城中權貴對薛國觀意見不小,崇禎因爲這兩年來國事仍然不順,沒有大的起色,對首輔也是十分不滿……換人是肯定的了,只是時間和時機的問題了。

    如果薛國觀去位,最有力的竟爭者當然是楊嗣昌和周延儒,舍此二人外,再無他人。

    而崇禎對“楊先生”最倚重的就是軍事方面,不論是軍餉錢穀,還是練兵,方略,這幾年都是以楊嗣昌的建言爲準。

    現在楊嗣昌舉薦的幾個大臣都不得力,特別是以熊文燦最爲失敗,皇帝心中不滿是難免的,楊嗣昌在前一陣的攻擊下已經被貶官三級,雖然聖眷未去,仍然是十分倚重的樣子,但瞭解皇帝脾氣的人都是知道,楊嗣昌被處分,其實就是皇帝表達不滿的一種手段,若是倚重如初,就算滿朝交攻,也動不了楊嗣昌一根汗毛。

    因此,吳昌時判斷楊嗣昌已經失寵,或是皇帝心意已經十分明顯,當前軍務是楊嗣昌主導,皇帝爲了卸責,楊嗣昌是一定要頂缸的。

    這缸怎麼頂法,也很難說,皇帝的心思尚在兩可之間,有留楊嗣昌京贊襄軍務的打算,也是有將楊嗣昌放出外的想法。

    楊嗣昌出外在即,未來發展也是難料。

    弄好了,以他的聖眷加上所立的戰功,一兩年後回來,便是當之無愧的首輔。

    打的一團糟糕,崇禎可能削他的職罷他的官,但一撤到底,甚至抄家殺頭,這個可能性卻是不大。

    前途不定,楊嗣昌當然也不敢冒險,尚在猶豫之中。

    他如果不走,對吳昌時背後的大人物來說,事情就有反覆的可能,就算影響不大,但總歸是一樁隱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