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1478節:第六百五十八章 相別
    學校,醫學院,包括赫赫有名的浮山醫院……張溥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樣的醫院,中醫是向來分六科,但浮山醫院已經分十餘科,經驗豐富的大夫就有二三百人,學徒也就是醫學院中的學生有近兩千人,派駐在登州和萊州府各地,最遠到青州的醫學院學生有近四分之一,輪流換崗,在老師的帶領下增加實際行醫的經驗。

    每個學生在高強度的培訓下掌握着十分高明和傑出的醫技,在大明,中醫有良有劣,而劣醫尤多,哪怕是有錢的富商或是大世家,有時候也會被害於庸醫之手。藥理辯證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庸醫根本就是靠幾個方子來行騙,一旦遇到不能醫治的重症,便以藥引來爲難病家,最後不治之時也好推託。

    所以一看到浮山醫院,幾個名士也是十分折服,在那個時候,哪怕是心中成見越來越深,對張守仁警惕心已經爆棚的張溥也是由衷的敬服起來……張守仁此舉,是將良醫聘請到一處,改革那種世家相傳的小格局,請來的醫生都是各有專攻,重薪之下,將自家藥方幾乎是全部貢獻出來,再經過藥理和實踐的實驗之後,重新成方。

    “《浮山醫方集粹》已經刊印了,發往江南和北方各地售賣,至於各科專業,十分繁蕪複雜,不是看幾個方子就能有所進益,想要從醫館結業,最少是五年之功,若是資質稍差一些的先生考了不合格,就得延續一年,恐怕六七年不得畢業的都有。”

    陳子龍如是說,張溥等人也自然相信,浮山醫院已經辦了近三年時間,由小至大,學生也是由少增多,最早一批學生已經夠資格當助教了……但就是拿不到所謂的結業證書。[

    “由本醫院出去的,在一個大府裏也得能排的上號,數年之後,天下就知道我們了。”

    面對張溥等人的疑問,感覺浮山醫學院的規矩未免太嚴,而得到這樣的回答之後,便是大大咧咧的候方域也是爲之動容了。

    “今日始知不能成良相,便爲良醫也是浮言亂語了,這良醫,亦不是容易做的啊。”

    能得江南東林四公子之一的候大公子如此一評語,在場的醫院諸多名醫都是一臉得色,爲之驕傲良久。

    而後行程就更加密集,其餘的各學院,各農莊,還有陳子龍自己搞的好幾大塊試驗田,最爲叫這幾個江南名士所心折的便是生態農場。在江南湖廣,稻田裏養魚清理蟲害,多得收穫,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整個配套成體系,用在山東這樣的北方地域,這就叫人十分折服了。

    至於一些保密性較強的地方,如捲菸廠,裏頭有數千工人,但保密性十分強,包括火石機在內,均不準泄露製造流程,不得與外人談論廠裏的事,所有工人都遵守命令,哪怕是陳子龍這樣的身份也不能多問。

    至於綿延超過十里,用過超過萬人的將作處,更是處於浮山□□的□□,就在浮山大營之南,往南是浮山各百戶所和大海,沿海炮臺矗立極多,在光線下可見鐵管炮身熠熠發光,光是炮臺數量,已經足以叫張溥等人驚詫,而炮手每日訓練的景像,更令人不敢置信。

    陸巡營,水師營,沿海各炮臺,這在浮山軍隊系統中是不負責野戰的二線兵種,就算這樣,每日操練,早晨先體能訓練,然後是隊列訓練,接着是技戰術訓練。

    水師練跳幫,炮臺練操炮,一切都有程序口令,隔的遠遠的,就能聽到炮長們不停的叫喊着,而每個炮手都是按指令轉動火炮,每個動作都力求快捷完美,不出差錯。

    至於浮山大營,這裏是整個浮山軍,也是現在的登萊鎮兵的起家之所,也是張守仁居所所在,就算是陳子龍也帶不進去,只能在二三百步外遠遠觀看,呆的久了,就已經有騎兵過來盤問,看到是陳子龍之後,才未被過多留難。

    “氣象萬千!”

    吳應箕只作如此評價,而候方域認真的多,搖頭晃腦的道:“弟曾在左鎮軍中逗留十餘日,觀其操法已經算是嚴格,否則亦練不出強兵來。而以現在觀之,左鎮練兵只是笑話,十餘日才抵得浮山這邊一日,怪不得張大將軍能屢次戰勝強敵,建立不世之武勳,難怪,難怪!”

    張溥神色陰沉,最後點評道:“太祖皇帝與太宗皇帝年間,軍士每五日一操,則蒙古人不能敵,天下安然,今觀大將軍所爲,平定天下不難矣。”

    俗話說殺人誅心,張溥此語一出,吳應箕皺眉不語,便是一向有置身事外之感的候方域也是面色難看,陳子龍沉默良久,終不能應。

    他若應,張溥自然會勸,張守仁如此經略地方,嚴訓軍隊,古今中外千年之下,只有開國帝王和其部屬才

    會有如此的向心力和團結凝聚的力量,不需文官輔助就能有如許基業,唯有本朝的高皇帝在初始肇基之時纔有過這般情形。

    呆在這裏,可能被裹挾,陳子龍不比普通士子,他有功名官職在身,一旦從逆,就是奸逆,要受萬世唾罵。

    這些話很好說,事實是擺在眼前的,但陳子龍不應一語,張溥盯他良久,終也是無力一嘆。

    如此,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心思,陳子龍可以藉口與張守仁有番薯之事的賭約,但男兒丈夫,何必將如此大事推在一個賭約上……他就是不想走,浮山的一切已經吸引和打動了他,在他人身前三十年裏,還沒有一個人和一個團體,一個地方對他有如此的吸引力!

    ……[

    ……

    時光荏苒而過,張溥還要進京,衆人在膠州城外,已經明白彼此別離的時辰到了。

    吳昌時等復社盟友一起聯手扳倒了薛國觀,現在還是爲他人做嫁人裳,得好處的是範復粹,張溥此次進京,就是打算暗中掃平障礙,叫範復粹此老致仕!

    如果是一個身份普通的官吏,想上京做這樣的事,純屬癡人說夢。範復粹雖然老邁昏庸,畢竟資歷擺在這裏,是正經的經過廷推手續推舉出來的首輔,首輔地位尊崇,豈是一個尋常人能扳動的……但張溥畢竟不是尋常人。

    扳倒範復粹,再推周延儒!

    張溥雄心勃勃,他向來是以自己的宗旨爲主張,不會有絲毫動搖的一個人。而且信心十足,熱情如火,頗有決斷與行動力。

    若非如此,也不大可能成爲一個個心高氣傲的青年士子爲主體的社團的首領人物,不論是名聲,才幹,學識,缺一不可,還得有熱心腸,否則只能當學究古董,不適合爲首領人物。

    “天如兄……”看着精力充沛,一心想以一人影響天下的這位社首盟兄,陳子龍猶豫再三,不知道怎麼勸他爲好。

    對東林和復社中人,張守仁豈能無一字評?

    “志大才疏,遲早倒黴。”這八個字便是張守仁評價張溥的話,而這樣的話,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告訴眼前這個夥伴的。

    陳子龍的異樣沒有引起張溥的注意,他此時確實有躊躇滿志之感,不光是入京,還有回南之後的一系列的舉措,他都雄心勃勃,意欲有一番更張。

    張守仁能做的,有一些似乎有益民生,又無礙聖道,不妨可以推行天下。

    要做,就在全天下做,張守仁畢竟是一個武將,格局氣量太小,折騰幾年,不過影響了登萊周邊幾府罷了。

    想到這,他對陳子龍道:“請代我寄語大將軍,登萊幾府民衆到底受他惠極多,我學生十分敬服。”

    聽到這話,陳子龍忍不住哈哈大笑,點頭道:“大將軍在浮山時,常與弟抵足而談,其無賴狀也顯露不少,常常揮臂半圓,自語云:吾不能改變天下,不過好歹已經變革登萊諸府,不少百姓仰賴吾之善政而得改變命運,光此一事,就足以自傲了。”

    聽着這話,想象其狀,幾個書生都是忍不住莞爾一笑。

    候方域道:“若非要陪天如兄,弟都想留在浮山,與榮成伯見上一面了。”

    “只要想,將來怕是有機會的。”

    陳子龍語帶雙關,竟是有替張守仁招攬人馬的意思,在場幾個人都微微搖頭,這裏是呆不得了。

    張溥先行告辭,他和候方域往濟南去。

    “珍重再會!”

    彼此相揖過後,張溥上轎,候方域騎馬,兩家二十幾個僕役長隨團簇左右,簇擁着自家主人往濟南方向去了。[

    時正暮春,清風徐徐,兩邊垂柳綠意盎然,陳子龍笑道:“這樣的天氣做長途遠行,還真是舒服,天如兄和朝宗兄,令人羨慕啊。”

    “何妨隨我同行登州?”吳應箕勸道:“老呆在這裏,格局眼界都是小了。”

    “有幾種作物要試着在麥收後搶種,山東這裏,原本是半年麥子半年雜糧,黍、高粱、豆之類,產量較低,弟想多試試,哪一種產量高,就多推哪一種。”

    看着一臉風霜塵土色的陳子龍,吳應箕感嘆道:“臥子你真是願做實事,也可以做實事的人,相比較起來,我很慚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