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257節: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3)
    在所城東門外不到二里的地方,千戶周炳林親自下令,在這裏搭了一座接官用的木亭,就是用原木,也不曾上油漆,由着散發着清香的木料味道縈繞四周,勉強把暴烈的日頭給遮住了大半。看娛樂窘圖就上

    自從上個月張守仁稟報上去,登州方面就一直說要來視察,結果拖了這麼久,終於傳來消息,兵備道劉景曜,還有大量的屬員跟隨,除了兵備道直屬的部下,還有包括登州都司和山東都司兩個都指揮使司都派了高級武官過來,動靜鬧的這麼大,饒是周炳林只是一個守禦千戶,心裏大約也是明白,恐怕還是劉景曜在山東和登萊兩地的□□中,略佔了上風。

    事情是明顯的,張守仁的功勞直接就算在劉景曜名下,就是以奉兵備道之命的名義來做的這些大事,至於銀錢物資調配,當然是語焉不詳,反正事情做了,也沒有騷擾地方,激起民變,就算是報到工部和兵部,甚至是內閣,這功勞也是妥妥的到手了。

    以崇禎皇上的性子,巴不得地方官都能這般做事纔好,能不用部庫和他的內帑就能做成事的,更會使性子操切的皇上心中欣喜歡悅。

    前幾年,唐王就曾經上書,要求自己掏錢修南陽城牆,結果地方官,從南陽府到巡撫、巡按都不贊同,因爲以親藩的身份助修城牆,不大合禮法,也容易出事。[

    結果唐王不服,上書給崇禎,皇帝接報大怒,除了允許唐王出資之外,還把地方官斥責的斥責,罷免的罷免,狠狠的出了一口惡氣才罷休。

    皇上這麼一弄,心思也是昭然若揭。

    朝廷太窮,賦稅大半用來當軍費,很多事情是根本無能爲力。要是地方上自己能籌資解決,甚至是捐助給朝廷,那都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事實上,崇禎就曾經動過不少心思,想叫勳戚和官員捐助軍資。結果他的丈人才捐了幾千兩,他的表舅被下了詔獄後才捐了幾萬兩,諸多勳戚以死相抗,就是不捐,官員們也是善財難捨,一毛不拔。

    這些王八蛋在李自成入京城後吃了大苦頭,在夾棍和板子下把家財吐了個乾淨,周國丈一家就抄出近百萬的家資,吳三桂的老子吳襄光是在北京的府邸就被抄出了兩百萬的家產,闖軍佔據北京期間,靠着夾打官員就弄到了幾千萬兩的銀子,可這些人,在崇禎需要的時候,卻是一個大子兒也不願給。

    明季士大夫和勳戚、親藩之愚蠢,自私,卑劣,實在是到了叫人難以理解的程度。

    張守仁以一個副千戶小武官的身份,辦成了重修海防的大事,加上很多民生設施的建設,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功勞,比起野戰功勳來也是一點不差,明朝地方政治原本就是在拆爛污,大家比的不是做的好,而是誰做的更爛。

    象浮山這裏的實打實的政績,算在誰的頭上,都是一筆實打實的功勳勞績。

    劉景曜這個黑的不能再黑的兵備道,看來也是真的能憑此事,鹹魚大翻身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