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410節: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2)
    浮山營的平等是在骨子裏頭,表面上的平等沒有任何意義,軍官騎馬不僅是威儀上的需求,也是現實需要。

    這一次,張守仁是大手筆了!

    事前是託了利豐等諸家商行,買馬這事,其實魯境商行或多或少會接觸點,但正經的戰馬買賣接觸不會太多。

    魯軍是窮軍鎮,戰馬很有限,也沒有多少錢去買和養。

    馬不是買來就成的,要正常有馬伕管理,涮洗,喂料,用的精料也是一筆很沉重的開銷,不是耍的。[

    養活養好一匹上等戰馬,開銷是六到八個長槍兵的費用,養一個騎兵隊的費用,最少是兩個半步兵隊的開支。

    這還是建立在張守仁的步兵隊開銷也不小,待遇也很高的前提下。

    遼西軍鎮,歲耗軍餉三百萬,其實真正養起來的,也就是山海關鐵騎營的騎兵,也就是俗稱的關寧鐵騎。

    這支鐵騎,控制在祖大壽和吳襄等遼西大將門手中,其實就是以家丁的形式存在。

    裝備好,一人數馬,彪悍勇武,是大明最精銳的武力,用一年幾百萬的軍餉養起來的怪物。

    到一片石之戰時,關寧鐵騎全在吳三桂一人手中,數字是在三萬餘人,其中真正的鐵騎戰兵,不過五六千人。

    但就是靠這麼幾千人,吳三桂好歹在一片石頂了李自成的六萬多兵馬,其中還有老李賴以起家的老營精銳,雖然後來決定勝負的是突然衝出來的辮子兵,但關寧兵的戰鬥之強悍,也是使李自成等一直在關外的農民軍領袖感覺十分突然,甚至是大喫一驚。

    騎兵的難養和犀利,大致如此,在明末,各方勢力都是優先發展騎兵,因爲他們掌握和控制不好真正的陣列步兵,不是近代戰爭手法陶冶訓練出來的步兵,在騎兵面前是天生喫虧,很難立足的。

    張守仁養騎兵隊,倒不是看中騎兵迅猛絕倫的突擊能力和強悍的戰略機動能力,這些對掌握了優秀步兵訓練方法的人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

    花費巨資建立的騎兵隊,與其說是殺手鐗或是決勝的力量,倒不如說是勝利後的追擊力量,爲了擴大戰果,或是控制和掌握戰線情報。

    冷兵器時代的大規模戰爭,對戰場情況的把握主要是在斥候偵騎身上。

    沒有上帝視角,戰爭迷霧是存在的,方圓幾十裏的戰場,敵人如何佈置,多少兵力,如何進擊,這些情況的掌握,脫離精銳的騎兵偵騎是不可能得到的。

    僅是爲了這個目的,都得有相當強力的騎兵隊伍才成。

    這一次張守仁託各家商行,在兩三個月之前就已經放了訂金過去,這兩個月,每個月浮山出鹽的收入都在五萬兩以上,再加上其餘各處的收入,去掉必要的開銷和儲備的銀子,整整八萬兩銀子,全數用來買了戰馬和一些相關的物品回來。

    六百餘匹戰馬,分做四匹,由海道運輸而來,等張守仁趕到登州的時候,各家商行代買的馬匹也是全部抵達,除掉沿途各種原因死掉的十餘匹馬,剩下的還有六百五十餘匹。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