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康樂天下 >第四十一章 防拓跋子明遣名將,練精兵幽州待春時(中)
    ”con148783”>

    謝玄一邊向朝廷奏報幽州大捷,一邊安排西路人馬戰事,同時向朝廷請派糧草。

    謝玄上奏的捷報送到建康已是二十二日巳時,因爲北伐事大,無人敢怠慢。王獻之聽說謝瑍奏報到了,看了一遍奏報,心中大喜。顧不得回家,即可進宮求見孝武帝司馬曜。

    司馬曜這會兒沒喝酒,可還沒起牀呢,宿酒未醒。

    王獻之求見不得,跟侍奉的太監小黃門鬧將起來,還好姜常侍來了,聽說謝瑍來了奏報,直接將王獻之引進大殿相候,然後自己親自去伺候孝武帝起來。

    小半個時辰以後,孝武帝才施施然走出來,看到有些焦躁不安的王獻之,就先開口了:“中書令大人,你還不如一個孩子呢,這麼沉不住氣。”王獻之一聽臉一黑道:“陛下,軍國大事非兒戲,何必取笑臣下。”

    “你看看,我豈不知中書令大人耿介之人?”司馬曜笑道:“那日謝子明在此等了一個時辰,朕看不出他有任何不耐之色,你說你是不是還不如一個孩子?”

    “陛下,謝子明有奏報,還有幼度大將軍的奏本,臣特來上呈。”王獻之給司馬曜弄的沒脾氣。

    “唸吧,先聽聽謝子明的。”司馬曜也不再逗王獻之。

    “臣建威將軍瑍奏曰:

    臣蒙陛下恩遣,北上覆國。攜陛下恩威復鄴之後,連收長樂、中山、高陽等十數郡縣,已於十一月七日至薊。苻氏西向晉陽,以太行爲險據守;慕容氏北向及遼水以待;西北拓跋氏有復國之相。然五日大雪,連日不開,大雪盈尺,臣正於薊休整,以待春來。

    北征之行,諸將協力,兵士同心,請陛下以賞。

    首功者,趙印、太史庸,冀州破敵六萬;劉牢之、劉裕、劉毅取上黨。

    次功者,朱序、張虎取東線建興、武邑、章武;桓玄、馬能西線取襄國、趙郡、中山。

    ……”

    “好啦,別念了。”司馬曜道,:“按照慣例賞賜就是。”

    “謝瑍功高,不賞人言陛下不明。”王獻之道。

    “我豈不知,可你讓朕如何賞賜他?中書令大人,謝瑍就沒說自己的一點功勞。可見他根本就不想要什麼賞賜。這個朕比你明白,謝子明乃是一心爲國。”司馬曜道。

    “可是,陛下……”王獻之還沒說完,司馬曜就打斷了他的話。

    “復國之功,自不待言。”司馬曜道:“這樣吧,擢謝玄車騎將軍,假節,開府儀同三司,其餘不變。謝瑍嘛,遷前將軍,江北諸事授臨機決斷之權,其餘不變。”

    “陛下聖明!”王獻之趕緊躬身施禮,“臣下失禮了,請陛下責罰。”

    “朕懶得罰你。”司馬曜道:“怎麼說你也是我的妹夫,聽說你絕了散,還練了謝子明教授的太極拳,身體大有起色。練個讓朕看看?”

    “啊?”王獻之有些驚訝道:“臣所習太極,只爲強身,並無相搏之能。”

    “中書令大人。”姜常侍在一旁開口道:“你可是小看太極了。雜家可是領教過謝子明的太極拳功,了不起!雜家不是對手。”

    “啊?”王獻之又是一驚,他可是知道姜常侍非一般的大內高手所比,絕不會信口亂說:“子敬卻是不曾見過太極之對戰,只是跟隨子明練了些招式。陛下想看,那臣就獻醜了。”說罷,王獻之也不矯情,起身站立,雙臂自然下垂,雙目微眯平視,有頃,雙腿微曲,雙臂緩緩擡起,開始起勢。

    姜常侍沒見過謝瑍練過成套的拳勢,以他的見識,自然看得出一些妙處,而司馬曜就看得乏味至極。原因有二:一個是緩慢柔和,不太適合他的性格;一個是曲線環繞,莫名所以。

    待王獻之緩緩收勢,姜常侍讚道,“果然不同凡響,虛實相間,陰陽相合,一動無處不動。中書令大人練習兩個多月竟有如此水準,可見下了功夫。”

    “子敬腳痛難忍,惟習練方可稍解痛楚,故每日不輟,日練數十遍之多。”王獻之道:“今覺精神大好。”

    “朕沒看出好在哪裏。”司馬曜道,:“且看朕的,如何?”

    說罷,司馬曜就開始屈膝後仰,同時左臂前擡,開始練起了醉拳的招式。司馬曜因爲嗜酒,所以自從得了醉拳,常言此乃上天借謝子明之手授予他,每日酒興所至,即起而舞之。還別說,他倒是深得似醉非醉,隨心所欲之精髓。所以他的醉拳倒是很有些看頭,連姜常侍都讚不絕口。王獻之第一次見醉拳,也是雙眼發亮,暗道一個好字。

    司馬曜停下拳勢,有些氣喘道:“可惜,朕是達不到謝子明之境界了。”王獻之這才知道,原來此拳術也是謝瑍所傳。怪不得謝瑍深得孝武帝喜愛,且信任有加,看來此拳作用非小。

    “陛下此拳,隨心自如,瀟灑萬方,實乃佳術。臣與謝子明也算有甥舅之情,竟然不知有此術。”王獻之道,“看來子明還是心向陛下。”

    “哈哈哈。”孝武帝聽了此言,哈哈大笑:“卿言甚得朕心,朕也從未想到過會有如謝子明這般妙人。真是國家之寶,朝廷之幸。”

    “啓奏陛下,也許有人並不這麼認爲。”王獻之道:“臣風言聽說,有人上告謝子明目無王法,不尊長者,擅行政事。”

    “那些奏本朕早就看了,一切皆在朕之意料之中。”孝武帝不屑道:“還有人奏謝子明年少無知,妄言復國,天下疲敝,當止兵養息呢。如今,謝子明收復幽燕,幷州或明年可期,復長安及西涼或亦不是妄言了。我也沒聽謝子明言糧草不濟,軍士不堪。哼!”

    “啓奏陛下,臣也疑惑。或者謝子明怕陛下爲難,故意略去不提。”王獻之道。

    “他縱不說,大將軍豈是渾人?”司馬曜道:“念念大將軍的奏本吧。”

    “陛下真是料事入神。”王獻之道:“幼度將軍確實請求加運糧草,並提出了暫緩進兵,朝廷派官員接管州郡,待鞏固光復所部以後,再出兵不遲。”

    “幼度將軍所言,確是老成持重體國。”司馬曜道:“有這樣的父子將軍,何愁天下不平哉!我想,謝瑍所謂的在幽州以待來春,也就是鞏固收復各部之時,只是可惜朕無法派什麼朝廷命官去幫他。”

    “陛下,臣以爲當派得力朝臣,接管收復各州郡縣。”王獻之道。

    “王愛卿,能夠完全按照謝瑍的指令做事的,你以爲派誰好呢?”司馬曜笑問道。

    “這個,怕是難。”王獻之道。

    “所以,朕無人可派,一切只能靠他自己。朕只能賭一把。”司馬曜的臉上露出了少有的正色:“中書令妹夫,你忘了他可是帶着天子劍的,先斬後奏,任命之權都有。”

    “陛下,明知道謝子明不會亂用此劍,給他何用。”王獻之不無挪揄道。

    “王大人,正因爲謝瑍不輕動,陛下才肯給他。”姜常侍輕聲道。

    “哦……”王獻之恍然,原來這個陛下雖然嗜酒卻不是糊塗蟲。

    太元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申時,建康。

    中書令王獻之攜聖旨出宮,姜常侍隨行,一同至中書省派人去京口和幽州宣旨。正是寒冬臘月,這可不是個好差事,京口還好,不過二百里地,幽州可是兩千多裏,寒冬臘月,一路上能凍死個人。

    王獻之又去謝府找謝重,轉達了謝瑍讓謝絢隨軍的消息。謝重知道謝瑍掌北伐之牛耳,非常高興兒子跟着謝瑍,遂同行以入幽州。歷史上謝絢根本就沒記載,他是謝靈運那一輩最大的,已經二十一歲了。謝瑍想看看這個大侄子爲何人,史上謝絢的三個兒子赫然有名,他這個父親卻史上無名,謝瑍感到奇怪。

    同日,鄴城守將檀玄與謝瑍派來的姜孝等人交割完畢,送劉淑珍母子及謝瓊、甘越、檀道濟趕往幽州。

    十一月二十六日,幽州城,晴。

    幽州城內,謝瑍正在進行軍演,經過近二十天的訓練,大軍軍列完全整訓完畢,即將進入技能訓練。

    太史庸、趙印、馬能、桓玄等人,全部投入其中,五千六百名廣陵新軍,除去分派各軍的人員,還剩四千三百名“老兵”。這四千三百名“老兵”將成爲此次技能訓練的實際教練和示範教導隊。有了這些“老兵”的言傳身教,謝瑍自信幽州這個冬季,將是非常充實而且必將對士兵個人及陣戰戰力有大幅度的提升。通過進行類似後世的思想教育,讓士兵們對於爲誰戰鬥,如何戰鬥更加明確。這將是來年征戰的資本,也是未來軍隊專業化的種子。

    而特種部隊的組建,正好藉着冬季休整,姜孝一班人進行專業培訓。

    軍訓成效斐然,謝瑍的私事也沒耽擱。臘月初二,姜孝帶領一班遊俠等人,護送劉淑珍母子及謝瓊等人從鄴城趕到幽州,一家團聚。

    相對於部隊戰力,謝瑍更看重的是人心統一。只有統一思想,萬衆一心,才能真正做到無敵天下。但是,人心難測,想要統一,一個字:難;兩個字:很難;三個字:相當難……

    謝瑍很清楚,統一人心需要一個很重要的先決條件,那就是天下大亂。

    從大亂到大治,人心所向。

    而東晉末年,正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之時。那些貧民,最基本的要求不是喫好住好,而是能平安地活下去。這是謝瑍最容易統一人心之時,就像後世解放初期,只要黨和國家一聲令下,全國人民齊上陣。想象那樣的陣勢,全世界都會震撼的,這也是老美爲什麼怕的原因。【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