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科舉爲官指南 >縣試開考
    ”con136211”>

    秦知縣發話後,旁邊的衙役纔下去,將考卷發給下面的正在等待的童生們。

    卷子一發下來,楊雲清就按照夫子所說的那樣,檢查是否有缺漏污跡等,若有的話便可直接找衙役趕緊調換。還好,楊雲清仔細看了一番,沒有出現什麼意外的情況,這才放下心來。

    卷子有十數張,均是界紅線橫直道格,有密封線,另附了數張空白素紙以備起草之用,每頁紙有十二行,每行大概可以寫二十字,按照規定,考生需要填寫楷書,同時不得將答案寫於密封線外,違者成績作廢。

    雖然是考卷,但是上面是沒有考題的。這個時候則是衙役將考題貼在板子上,在考棚中巡迴展示,絕對是確保每一個考生都可以看到。

    楊雲清他看完後,立馬把考題記在空白素紙上,以防忘記或者記錯題目的情況,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楊雲清不希望自己會成爲下一個倒黴蛋。

    各場考試的內容不外乎是四書文、五經文、試帖詩、詩、賦、策、論、聖諭廣訓等,雖然沒有什麼新意,但其中能出的花樣可不少。

    而現在是第一場,也就是正場,需要作四書文兩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楊雲清仔細看了一下考題,興許只是縣試,題目倒出的不怎刁鑽。第一個題目是:“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乎,”楊雲清看完立刻就知道它出自於《論語·述而》。

    將題目又仔細看了兩遍,確認沒有陷阱,楊雲清在構思了一會,很快就開始提筆寫下破題:“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答題要求很是嚴格,除了必須按照固定的格式,也就是八股文寫,還不準有塗改。而平時楊雲清就對書寫方面很注意,所以直至答完這個題目,卷面上也沒有一處塗抹修改的痕跡。

    第一個題目楊雲清思考的很快,下筆的時候也是文思如泉涌,沒用多少時間,但是看向第二道題,“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這出自《論語·泰伯》,但是卻不是原句,而是將《論語·泰伯》前後兩章截搭而成,是一道典型的截搭題。

    出現截搭題,主要是因爲整段整章的題目,幾乎有點新意的早就被出的差不多了,而有門路的考生自然能弄到以往的考題,若是不小心遇到相似的題目,甚至可以直接挪用上去,這種情況下考官也很難判別出文章是否是學生自己寫的,所以後來便出現了許多這種看似缺頭缺尾、東拉西扯的截搭題。

    這個題目是將前面一章句子與後面一章搭起來,是“隔章截搭題”,但是這裏的意思還是有關聯的,因爲兩章裏面,前後出現過堯和舜,兩者是可以聯繫起來講的。遇到這種截搭題,楊雲清他其實並不感到難以下手,甚至還感到慶幸,至少這個不是割裂題,若是那種割裂題,難度便會蹭蹭上去一個度。

    時間還是很充足,謹慎起見,楊雲清首先先在空白素紙上寫了一遍,然後又檢查有沒有犯諱,也就是遇聖賢諸人只用代字,不可直指其名,如堯舜稱“帝”,孔子稱“聖人”,以及還要回避當朝皇帝的名字。這些都檢查完了,楊雲清才謄抄到考卷上。

    兩篇文章都做完後,也快要到中午喫飯的時候了,楊雲清看了看考籃中早上檢查時被掰的稀碎的肉餅,此刻捏起來是硬邦邦的,沉默了一會,終於,他決定把剩下的那首試帖詩寫完直接交卷然後回家喫飯,這點時間他還是能忍得。

    這首試帖詩的詩題爲《湘靈鼓瑟》,要求是五言六韻的長律,頭兩句必須是緊扣詩題,而且全詩不允許出現重複的字。

    詩題“湘靈鼓瑟”,摘自《楚辭》中“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其中包含着一個美麗的傳說,也就是舜帝他死後葬在蒼梧山,其妃子因哀傷而投湘水自盡,之後變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邊鼓瑟,用瑟音來表達自己的哀思。

    詩題一點都不偏,基本上看到詩題聯想到典故,就能明白詩題要表達的意思,這時候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不過就算是這樣,要寫的出彩也不容易。

    還好,這種詩題楊雲清私下也做過不少詩,所以很快就構思出來了一個大概內容,然後趁着有靈感,趕緊寫到素紙上。接下來楊雲清又推敲了一下用詞,改了幾個字,然後心裏默默讀了兩遍,這才提筆:“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曲中人不見,江上數峯青。”

    一切都寫好後,楊雲清又再次檢查了一遍考卷,這個時候確認沒有問題後,才施施然的收拾起東西,打算交卷。

    楊雲清這一起身,考棚裏的人有不少都慌了,這個時候有很多人甚至連第一篇文章都沒寫完,現在見到已經有人起身打算交卷,心態都要變了。

    但楊雲清他可沒想到這些,他直接拿着考卷走了出去。這個時候,巡考的衙役倒是見怪不怪,畢竟每年都有人很快交卷的,那邊的秦知縣聽到動靜,擡頭向楊雲清望過來。

    提前交卷並不特別,但是再加上年紀尚小這一點,就有些特別了,更別提楊雲清那已經初顯俊美的長相,三者加在一起,讓秦知縣眼前一亮。

    待楊雲清走到秦知縣案前,將考卷恭敬地遞了過去後,秦知縣接過後就開始翻看了起來。看到那句破題“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明破“行藏”,暗破“唯我與爾”,聖人就代指孔子,以“能者”代顏淵,簡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破題典範。因爲縣試並不是糊名制,所以秦知縣看了一下姓名,心中暗暗地給這個叫楊雲清的考生拍手叫好,然後再看他年齡僅十二歲,這個年紀作出如此文章,就更是滿意了。

    接下來那篇截搭題,題目也破的不錯,等到看到那首試帖詩,秦知縣簡直不得不拍案叫絕。結尾好一個“曲中人不見,江上數峯青,”這簡直是太妙了!讀完一遍,秦知縣又讀了第二遍,越發滿意,這首詩可謂是靈氣十足。

    只是這個時候,秦知縣還在監考,也不好說太多,只是看着楊雲清笑着說道:“不錯。”然後在考卷上畫了一個圈。

    楊雲清看這個情形,也明白自己是被取中了,只是第一場沒結束,也不能知道自己的具體情況,所以他也沒有露出喜色,只是平靜的朝着秦知縣拱手作揖道:“那學生就先告退了。”

    秦知縣看到楊雲清這不喜形於色的表現,心中對他的評價就更高了。當然這些楊雲清都不知道,他默默的出去了。

    外面海伯一直守着,見少爺出來,趕緊迎了上去,只是具體情況也不敢多問,怕影響了少爺的心態,只是看着考籃裏那量沒少多少的肉餅,海伯立刻讓人馬車駕快一點,好快點讓少爺回家喫口熱飯。


章節報錯(免登陸)